任怿辰
【摘要】皴法在中国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历史上主要的皴法进行大概归类分析,对不同历史时期皴法的发展进行纵向性研究,以及对同一时代不同画家的表现手法的不同的横向性研究。了解对皴法发展形成主要影响的因素,发现不同皴法所存在的特征,梳理皴法所固有的、潜在的共性,阐述皴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及其在写意画中的地位和影响,以便与对中国写意画皴法的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皴法;对比;特性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中,中国画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它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塑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类艺术形式。
写意山水正是中国古代先人们以画面来表达对大自然美的一种意象表达,而皴法又是画家们将意象付诸于画面的一种艺术手法。
一、皴法
(一)何为皴法
在历史上“皴”字首次被提出是与“擦”字共同使用来表示绘画上的新技法。随着绘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了成熟的写意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皴法”。
(二)皴法的种类
皴法的主要类别包括斧劈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拖泥带水皴、披麻皴、解锁皴、米点皴、荷叶皴、折带皴等。
(三)皴法的产生
山水画最早是作为人物背景的山石树木,这段时期属于山水画的萌芽时期。山水画从隋代开始发展,到唐代受到普遍重视和喜爱。五代、两宋时期是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皴法定型和发展的顶峰时期。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山水画派中皴法的对比
(一)五代时期的皴法
五代时期,荆浩首次在山水画创作中创造使用皴法。南北方的山水画派都具备各自的特点。北方画派亦作大气磅礴的画,山石勾、皴、擦、染、点等技法都在画面中得到体现。南方山水画派更易作苍茫古朴、怪石林立,或是烟雨江南、山水淡墨的浑朴自然的画。
(二)宋代时期的皴法
北宋前期,山水画尤其繁荣。南宋时期,较以前更为具体和分化,布局则更为奇巧,独具匠心,有意趣有意韵,用笔大胆随意。
(三)元、明、清时期的皴法
元代时期的绘画是以山水画最为繁荣,创作性的思维,艺术风格上的追求,风格面貌上的创新,均反映了当时画坛的主要趋势。他们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技巧,代表着山水画在当时发展的主流。如在这一时期中,黄公望得到赵孟頫的传授,融合宋代各大家之所长,披麻皴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明代的画家亦较为重视师法古人,同时又主动创新,反对单纯模仿。在有选择的取舍,并融入自己的创意后,使山水画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清朝时期的山水画派多以“四王”为首,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点是多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同时多描摹元宋时期的名迹,既师法古人,又注重写生,笔法融会贯通,笔墨含蓄,苍劲松秀,浑厚清逸,皴法娴熟而细密,书卷之气盎然纸墨之外。
三、皴法在写意画中所表现的特性
(一)造型性——源于现实,反映生活
皴法在写意画的发展长河中,在画家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中不断提炼,皴法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形成了愈见精妙且拥有独特风韵的艺术语言形式,也具备着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表现性——主、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皴法,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反映了自然界的不同风光,这是艺术家们对待眼前的客观世界从现象到本质的真实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皴法,以不同形式的皴法来描绘自然风光时,更是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真实。
中国绘画历来注重“以形写神”,通过事物的外形表现画者的精神、气质等。只有两者达到完美的统一,或者各有侧重的程度不同,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作品的思想。
(三)意象美——审美情感与画面美感
对于一幅写意画作品,画面美感固然重要,但在画面中加入画家的主观审美情感,建构一个意象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前者。写意画中,皴法的存在不仅是成熟的形式,更符合形式美的艺术特征,而且也是画家表达内心情感,建构审美意象的途径和载体。
山水画在强调内在与外在、精神与物质的沟通时,山水画的意象化也随之而生。皴法也正是表达意象的一种方式,是传达写意画的内涵和加强艺术表现力的一种艺术语言。因此,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为画家们传达其思想的一种途径。
(四)革新性——形式革新、自我革新
皴法的形式不断发展,日益成熟,为学习者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地方,同时也对学习者们提出了很多的要求。皴法的革新可以表现在写意山水画中的内容革新和艺术形式的革新,亦或是在他人的创作基础上革新或是对自我创造的再革新。只有不断地對一门艺术或是某一艺术手法进行革新,才能不断促进其发展与成熟。
在写意画创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然之美,更要学会用心去感悟这份美,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在历代画家先人们对皴法的完善后,我们要吸取前人的画法的精华之处,同时在皴法的使用中不断地去发现它的精妙之处,去探索皴法的新的表现形式,用更新颖的方式来表现写意山水画的意境美。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