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宛毅
【摘要】教育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理念会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哲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价值论哲学。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方面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传统教育的内在价值主要是探究知识。在当今时代,许多人更加关注高等教育外部利益的价值内化,即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教育需要更多地关心大众需要,关注公共利益。
【关键词】教育;高等教育;价值论;哲学
一、教育与教育哲学
中国早期的一些思想家,例如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等人,曾经從各自的哲学观、政治观、道德观、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出发,论述过教育问题。在欧洲,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曾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论述过教育问题。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育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学科。比较早的教育学术活动,是德国哲学家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设的教育学讲座。
在20世纪初期,产生了实验教育学,主张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与此同时,教育哲学仍然在继续发展着。
根据相关的著作,教育哲学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不同的体系:一是以研究教育基本问题为主;二是以研究教育流派为主。前一种以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代表,论述了教育的本质、作用、教材、教法、知识和道德等问题。后一种以当代美国教育哲学家G.F.尼勒的《教育哲学导论》为代表,讲述了实用主义、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几个主要的教育哲学流派。其他的一些教育哲学论著,则兼有这两种体系的内容,如美国的教育哲学家J.S.布鲁巴克的《现代教育哲学》,不但论述了学校与社会、教育目标、课程、方法论、职业权利与义务等问题,还对当代各个教育哲学流派做了介绍和分析。
二、教育哲学与教育价值论
教育价值论是教育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哲学观会产生不同的教育价值论。不同的哲学对于价值的意义、层次、衡量,以及主观客观,内在外在,相对绝对等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在对于教育的评价方面,有社会的与个人的,理想的与实用的,先验的与经验的,内在的与工具的等不同的价值主张。另外,还有知识的、伦理的、美学的和宗教的价值等等。
“价值”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使用非常广泛。人们很早就重视到了价值问题。不论是哲学、宗教、伦理学、美学、经济学,还是教育学,都会涉及价值问题。而“价值哲学”或者“价值论”的形成,则是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哲学家P.拉皮埃和!国哲学家E.哈特曼曾经采用过这样的概念,后来,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著作包括《愿望的逻辑》(拉皮埃,1902年)、《价值辑学》(赫森,1937年)和《价值的学说》(杜威,1939年)等。
根据其哲学基础的不同,价值论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主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观。他们认为价值是主观的、相对的、因人而异的,价值是由人的利益和欲望决定的。代表人物有迈农、杜威和刘易斯等人。
第二类,客观唯心主义价值观。认为价值是客观的、绝对的,同时又是超现实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主要流派包括人格主义、新托马斯主义。
三、高等教育与价值论哲学
当代高等教育有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研究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众多问题,进而寻求很好地解决问题。在历史上,教育与哲学曾经是合而为一的,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后来,教育从哲学中分离了出来,但是哲学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以及变革。
哲学需要解决三大基本问题,即世界是什么样的、怎样认识世界,以及世界存在的意义。与此相对应,在哲学体系中,就有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
人类的思维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哲学是其中的一种。和其他一切思维一样,哲学起源于经验材料中的那些不确定的事情,目的是要找到造成人们产生困惑的性质,并制定出消除困惑的假设,还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加以检验。哲学思维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所要对付的种种不确定性出现在了广泛的社会情况和目的中,这里会有经过组织的兴趣,还会有制度上的要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冲突。为了使各种对立趋势能够重新调整为趋于和谐,就需要改变情绪和理智的倾向。所以,哲学就需要表述人生的各种兴趣,并且提出相应的观点和方法,使多种兴趣实现更好的平衡。另外,通过教育过程可以完成相应的改造,而不是只提出假设,所以哲学可以看作是实践着的教育理论。
认识论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传统。认识论研究的是,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也属于哲学理论。在19世纪后半期,认识论哲学越来越式微了,价值论哲学渐渐兴起。价值论也是哲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探讨价值的性质、构成、根源和评价,主要是从主体的需要出发,从客体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并评价各种事物、现象以及行为对个人、阶级和社会的意义。相比较而言,认识论强调人对世界的认识,价值论则要凸显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
价值论强调,人们从事认识活动,其根本目的不是只为了丰富认识内容,而是要依照人们所树立的尺度来重新建构“应然”的世界和社会,以实现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人有价值和意义、更符合人的本性。在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极大的普及,高等教育逐渐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起探究知识这样的传统的高等教育内在价值,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的外部利益怎样进行价值内化,也就是怎样来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所以,大学必须更多地关注社会的需求,关心大众的需要,关切公共利益。
四、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多个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价值诉求。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方向。
(一)学生的价值诉求:全面发展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就是学生的基本价值诉求。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的独立性和心灵的开放,而不是训练人力。就像英国学者富雷哲所说,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的质量,也就是说,学生所学到的,所知道的,所能够做到的。衡量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是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
(二)教师的价值诉求:事业发展
教师也是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他们的基本价值诉求就是事业上的发展,也就是在教育事业中,自我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彼得·德鲁克曾经提出过知识工作者的概念,知识工作者是指那些熟练掌握并运用知识工作的人。他们一方面能够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知识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玛汉·坦姆仆则提出,知识工作者受到激励的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教师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教师会对自身专业发展路线进行调节和监控,这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积极的循环。
(三)高校的价值诉求:发展力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另一个利益主体。高校的基本价值诉求是发展力。高校发展力也就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态势。大众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就要求各高校应该有符合各自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政府的价值诉求:竞争力
政府也是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之一。政府的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追求竞争力的提升。政府竞争力是指政府领导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持续增长的国民财富的能力。在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与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知识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了出来,国民财富的增加,人们生活的改善,都越来越有赖于知识财富的积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表面上看,这是经济差距,从本质上来看,则是科技差距和教育差距,尤其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差距。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那些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了优势的国家,才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掌握主动。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质量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评估,政府可以对高校实施监督和调控,也能加强对高校的问责。高等教育越来越深地卷入社会发展的事务中,也就越来越有必要用政治观点来看待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来决定,政府也要深度参与。
(五)社会的价值诉求:贡献力
社会也是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其基本价值诉求是追求贡献力。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包括有“公共服务”。对于推动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高等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更加彰显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为此,高校不仅要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还要探索新知识。在这些方面,高校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责任。公众想要对大学的运转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大学应该向公众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以帮助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回报社会。进入21世纪后,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所以,应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升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人才、智力等方面对于社会的贡献力。
参考文献
[1]НемецкийфилософКантоднаждыпреподавалв педагогикевУниверситетеКенигсберга,Германия,в 1776году.
[2]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72~78.
[3]Какобщеепониманиемира,философиявключаетвсебя триосновныепроблемы:какмир,мирпонимаети значениемира.
[4]陈玉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9.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1.
[6]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14,32.
[7]唐納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5.
[8]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