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将它应用到高职院校的陶艺工作室管理上,是为了提升工作室运行效率,使学生体验企业管理氛围,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也有助于探索陶艺工作室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关键词】陶艺工作室;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向分工的精细化、服务质量的精细化等层面延伸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它是启蒙于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的一种管理理念。其倡导人们做事的原则是坚持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用心做事,养成把事做细、做好、做透的良好职业态度和习惯。其主要特点是精、准、细、严。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高校陶艺工作室的管理中,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必定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工作室内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这是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的关于陶瓷制作的记载,说明了陶瓷制作流程的繁杂,为此,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设立工作室时,专门为陶艺教学与创作而兴建了一幢独栋建筑。工作室在设计时做了很详尽的功能划分:包括成型教室、拉坯区、上釉教室、电窑房、气窑房、泥料储藏室、工具材料储藏室、釉上彩区、学习休闲区以及展厅等十个部分,分区清晰,配套完善。进入工作室,你就可以发现常规设施如桌椅板凳、坯架、揉泥凳,工具等的摆放有序,干净整洁。在陶艺教学的下课前二十分钟,所有的学生都要将自己的工作台打扫干净。值日表的分工非常细致,具体到谁负责桌椅、谁负责地面、谁负责设备、谁负责工具等,并配有两个大环保垃圾桶,用于回收泥料。为了避免浮尘,在清理地面时,工作室只能用拖把和吸尘器,不允许使用扫帚。每一块垫布、每一个泥辊都用记号笔写着“陶泥土专用”“瓷土专用”的标记,以防用错垫布与泥辊影响瓷土的白度。每一块垫布都会定期用洗衣机清洗,陶泥专用和瓷泥专用抹布分开摆放在不同抽屉。用完的工具、设备,都要清洗干净,还全部要用干毛巾逐个擦干,并回归原位。这些细节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人的习惯,并更好适应以后的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工作室内教学用具的布置充分考虑到材料的使用节点和学情特点,尽可能的保障操作学习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拉坯教室中除了拉坯机操作台,所有的台面都用厚厚的石膏板覆盖。石膏板可以快速吸干粘土中的水分,这对短时间内得到合适硬度的拉坯粘土完成坯体塑造非常重要。对拉坯学生来讲,可以直接将放在石膏板上的作品拿到指定位置。工作室墙面上镶嵌着大量的釉料试片,每个试片都有编号,对应着不同的釉料成分和烧成温度,学生进行上釉的操作时,学生必须要用测厚仪器检测釉水,可以方便地选择自己需要的釉料。抛光后的素烧坯要尽快上釉,上完釉的要尽快釉烧避免灰尘粘上釉面。如学生喷釉时教师会要求必须打开抽风设备,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吸入粉尘,损害健康。烧制期间,如果不是课程学员,不允许对窑炉有任何操作。电窑房操作起来危险性较高,学生只是把上好釉水的坯体放在指定的坯架上,每一个坯架都有班级的名称,只允许摆放指定班级的学生作业,这避免了作业摆放混乱的情况,等专业管理人员烧制好作品,学生再在规定的时间里从坯架上拿走烧成的作品。所有的设备旁边都有明确的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发生事故的几率。
三、陶艺工作室的精细化管理要大力提倡自主意识
要实现自主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依靠工作室管理员自发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陶艺工作室的管理人员应该是热爱陶艺、精通陶艺制作流程的人。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业余时间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补充,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适应管理工作。其次,在管理方式上要简化流程,给予工作室管理人员足够的自主空间,使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弱化主管部门对陶艺工作室日常管理的干预,给予陶艺工作室适当的独立空间,如建立工作室固定經费制度,逐年拨付一定金额的工作室运行费用,由工作室自主支配,充分发挥工作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在精细化管理上,应探索工作室的全面开放模式
陶艺工作室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是聚集人气,扩大影响范围。一是针对本专业及艺术学院学生。二是向全校师生及社会人员开放,形成学院课程安排外的第二课堂教学,要做到全校师生及社会人员随来,随时能学,随时能做,并且能做出作品,并帮助烧制好的作品。三是定期举行创意集市,创意集市的辅助,聚集更多的人气,通过活动吸引学校以外的顾客,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发展以立足。陶艺工作室自身的优势不应该只是设计系的工作室,更应该成为是艺术学院面向整个学校及社会的一个素质教育的培养基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和各个专业和学科的交流、互动、碰撞中必将激发出更灿烂的火花,获得更大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开放,能够有助于实现陶艺工作室的运营化管理和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在陶艺工作室的管理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注重实践,以学为本,优化管理,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放在核心位置,激发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探索工作室的开放管理模式,让教师为培养更多的优秀陶艺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白明.另说陶艺:关于陶艺教学的实验与设想[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2]张亚军.爱尔兰与中国高校陶艺工作室管理模式的比较和思考[J].保山学院学报,2016(06).
作者简介:陈晓川(1986.07—),男,汉族,浙江温州人,研究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陶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