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编故事”习作指导教学品评

2018-05-14 10:31王泽海顾小春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南郭先生故事情节农夫

王泽海 顾小春

一、引出续编

师:自从四年级我们学习了续编故事《受骗以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建议老师讲讲怎样续编故事。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

(板书:续编故事)

【评析】“续编故事”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说说写写”《受骗以后》一文中有所涉及,用这样的话题,既引发学生对续编的思考,又明确本节习作指导的重点。

二、指导续编

师:说到续编故事,同学们有哪些经验呢?

生1:要在原来故事基础上继续编写故事,不能另起炉灶。

生2:续编故事要和原故事中心意思保持一致!

师:他们其实说出了续编的一个基本要求——尊重原文。(板书:尊重原文)

师:所谓原文就是原来的材料。尊重原文,要求遵循原故事的基本脉络(思路),与原文的写作意图保持一致。

师:同学们,如果说尊重原文是续编的前提,那么合理想象就是续编的关键。

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先听一个故事,这是《滥竽充数》续编,写得很有意思,谁来读一下?请大家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设计故事情节的?

出示课件:

【话说南郭先生在皇宫无法再混下去,只得逃之夭夭。躲到一个边远地区,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积攒的俸禄很快就要用完了。

为了生存,他只得外出打工。可是,他什么也不会,没有哪个老板愿意留用他。

“唉!”他深深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没有一技之长寸步难行,看来我还得从头学起呀!”

正巧一个老艺人在招收徒弟,南郭也报名参加了。

转眼五年过去了,南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不但学会了吹竽,而且笛子、萧、琴等样样精通。于是,他拜别了师傅,开始了街头卖艺。他的演奏时而委婉连绵,时而铿锵激将,似高山流水,又似和风细雨,跌宕起伏、抑扬顿挫,让人如痴如醉。路旁的行人纷纷停下来,侧目聆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南郭先生便家喻户晓,甚至传到齐湣王耳中。

南郭又重新被齐王亲自聘请到王宫,而且成为首席音乐家呢!】

师:我们现在来谈谈故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生: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之夭夭。他卷走了全部俸禄,根据他的行为举止,应该是好逸恶劳的那种,很快挥霍一空。为了生存,不得不打工,但是没有一技之长,處处受挫。他不得已拜师学艺,再后来,学有所成,家喻户晓,功成名就也自然水到渠成了。

师:这些情节变化,跌宕起伏,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怎样认识这些故事情节呢?

生:南郭先生逃走,是因为没有真才实学,混不下去了。后来机缘巧合,拜师学艺,最终成为首席音乐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到真本领。

师:故事前后一正一反,从正反方面告诉我们要有真才实学!既合理想象,又体现对原文尊重。看来,我们在续编故事时,合理想象设计曲折的故事情节,会使故事一波三折。

师:《滥竽充数》续编片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谁来读一下?

出示课件:

【话说南郭先生在皇宫无法再混下去,只得逃之夭夭。躲到一个边远地区,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积攒的俸禄很快就要用完了。

为了生存,他只得外出打工。可是,他什么也不会,没有哪个老板愿意留用他。】

师:此情此景,南郭先生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

生1:他沮丧极了,想走招摇撞骗的老路,不过转念又想:“我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就真的没救了,况且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也学些真本领?”

生2:他会说:“我现在一无所有,没人敢用我,要想改变命运,只能从头再来,学会真本领了!”

生3: “唉!”他深深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没有一技之长寸步难行,看来我还得从头学起呀!”

师:南郭先生对谁说这句话呢?

生:对自己说。

师:又叫自言自语,这是——(语言)描写,这句话写得妙极了!既流露出南郭先生真实的心声,又塑造了悔过自新的人物形象,还和原故事的寓意保持一致。

看来,在续编故事时合理想象特定情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会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评析】指导合理想象,借助于《滥竽充数》续编故事,引导学生读、说、探究情节变化,体味特定情境中的人物描写,既获得感性认识,又学到切实可行的续编方法,而且巧妙渗透了尊重原文的要求。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合理想象,现在再来学习怎样出新。(敢于出新)

师:知道什么是出新吗?

生:就是别人没有写过的,把它写出来!

师:说得真好!记得清华大学著名学者陈寅恪给学生上课,就有“三不讲”的习惯,书上有的他不讲,别人讲过的他也不讲,自己以前讲过的他还是不讲,用时髦的话说这就是“出新”,所以他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教授中的教授”。

老师以为, “出新”是内容和形式的新颖,新奇,让人耳目一新。它与“旧”相对,要求避免人云亦云。

师:怎样出新?我们先学习《守株待兔》续编故事。

出示课件:

【看着邻居田里沉甸甸的金黄稻穗,而自己家田野里杂草丛生,谷物全毁了,他才如梦初醒。

怎么办?眼看庄稼颗粒无收,一家五口来年的口粮可全指望它啊!

他垂头丧气走在回家路上,无意中看到村里的王二小在放羊,他灵机一动,我田里那么多杂草,何不也养上几十只山羊?说不定还会发笔羊财呢!

说了你还真难以置信,由于这一年风调雨顺,庄稼获得大丰收,但是粮价却大跌,而这个农夫因为改养山羊,却意外发财了。】

师:谁来读这个故事?请大家思考故事中什么地方体现了创新?

生:故事结局与众不同,农夫最后发财了!

师:以正常的思维,这样的结局正常吗?

生:不太正常。

师:是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农夫为他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不是全家饿得面黄肌瘦,就是沦为乞丐,流浪街头。

师:乍一听,这一结局太反常了,但是仔细揣摩,却不无可能。知道为什么吗?

生:原来农夫从王二小放羊受到启发,发现野草也可以变废为宝。

师:正是这一发现逆转了情节,改变了农夫的结局。老师也突然发现,农夫受到的启发,不也是一种有效的脑力劳动吗?机会总是属于肯思考的人,他的成功一点也不意外!这一点可以说和原文不劳无获的寓意不谋而合。

看来,在续编中设计反常的结局,会让人耳目一新,终身难忘。

师:我们再学习《狐狸与乌鸦》的续编片段。

出示课件:

【狐狸的噪声大大影响了乌鸦的食欲,乌鸦干脆耳朵塞上耳麦,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津津有味吃起肉来。一向有高血压的狐狸气得急火攻心,吐血而亡。】

师:谁来把它读一下?知道它创新在什么地方吗?

生:语言很有意思,用了“耳麦”“高血压”等词语,感觉亲切。

师:在以前有“耳麦”吗?

生:没有,现代社会才有了。

师:我们把这些以前没有,现代產生的词语叫现代词汇。知道在古代寓言故事中用上这些现代词汇有什么妙处吗?

生1:用上这些词语就和现代生活巧妙联系上了,读起来感觉亲切!

生2: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生3:把这些现代词汇放在动植物身上就有了拟人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师:看来在古代寓言、童话故事中穿插现代词汇,能使故事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师:我们再学习《神奇的森林之旅》续编。

出示课件:

【接着,我们又跑到了一棵特粗的大树旁。可可说:“到了。”“咦,真不可思议,餐馆竟然在树上。”这不,“森林国际大酒店”的金字招牌还赫然在目呢!……】

师:知道什么地方体现了创新吗?

生:大胆想象,森林大酒店到了树上。

师:还真是异想天开!那么大家知道现实生活中酒店在什么地方吗?

生1:在平地上。

生2:还有的在船上。

师:现在,森林国际大酒店竟然迁移到了树上,真是奇思妙想,它创设了一种美妙的童话境界,让人神往。看来,恰到好处的迁移嫁接会使续编锦上添花。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续编出新的几种方法,我们如果灵活运用,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老师想提醒你们可不要为出新而出新,还要尊重原文哦!

【评析】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续编故事,设计具有指向性的话题“故事中什么地方体现了出新?”让学生在师生对话,自主探究中潜移默化学到了出新的方法。

三、现场练笔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饶有兴趣学习了怎样续编故事,接下来就实战训练,续编《取经归来》。

“话说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各自回到原来单位……”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续编精彩故事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王泽海,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台南小学 顾小春)

猜你喜欢
南郭先生故事情节农夫
唉,真是报应啊
躺在树下的农夫
农夫和蛇
遗失的斧头
滥竽充数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续写《滥竽充数》
农夫卖猫
南郭先生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