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
最近将《朗读手册》重又翻了出来,封面上“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吉姆·崔利斯写的這本书和其他的书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书中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确切的数据佐证事实,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和学术功底,处处折射出深思熟虑后的简洁与深刻。看完整本书,我受益匪浅。
首先,它让我知道阅读能带给孩子很多好处。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高尔基也说:“一个人想聪明,得多读书。”《朗读手册》里面很多小故事都是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只上过小学的,住在贫穷、治安很差的社区的单亲母亲却培养出了全美首席小儿眼科医生;一个从小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孩却在入学的时候智商高达111分;一个被医生判定终身智力高度残障的男孩,最后却从常春藤联盟的优秀大学毕业;一个父亲早丧、母亲离弃、从未上过学的,跟着年老的亲人生活的孩子,最后成了大学教授……这些奇迹都是源于持续的阅读。书中这样概括阅读的好处:1.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2.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读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还可以为孩子增加知识储备,“读得最多或旅行最多的学生往往是班上知识最渊博的学生”,他们拥有大量的背景知识,因此对老师或课本所教的内容理解得最多。比如当学生读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他会一边在脑中解读所读到的文字,同时在想象有关登山的场景,可能是他原来登过高山,有这种现实经验;也可能是他读过类似的文章。这样他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其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指导阅读的方法。《朗读手册》通过各种实验数据、案例推导出一个结论: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过去我一直认为让学生自主阅读是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基本途径,我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也确实有一些学生在我的带动下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这在时间和数量上仍然是十分有限的。《朗读手册》告诉我: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时间的最好方式是读给孩子听。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除了可以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外,同时也将较复杂、高级的词汇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他们会把这些词传入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样的阅读中,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会越来越长,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每次上课前,我都利用几分钟时间为孩子们大声朗读,这时候他们往往坐得端端正正,连平常最不会听讲的孩子也听得有滋有味。读了一段时间之后,班里就有孩子自发买来老师朗读的书籍。或是跟着我的朗读进行阅读,或是在我读后进行进一步的阅读。这说明,我的朗读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
此外,我还积极努力地为孩子们营造阅读的氛围,班级的图书角成了孩子们阅读的乐园,我积极动员学生们将自己心爱的图书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一同分享,将班级小小的一角装扮得充满浓郁的书卷气息。小小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有童话故事,有文学名著,有科普知识……书架虽小,却容下了一个大世界。我将全部图书编码,贴上标签,按类别整齐地摆放在书橱里,方便同学们借阅和查找,我还充分利用课间、中午课前、晚读课的时间,鼓励学生阅读,孩子们和书交上了朋友,课间、中午、活动课,人人捧着书,或专心致志,或津津有味,或兴趣盎然。读书的孩子是最美的:有的神情严肃;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忍俊不禁;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开怀大笑。更可喜的是,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在学生的发言中出现没有学过的成语。可见阅读正在让孩子们慢慢发生变化,也许这个变化会很缓慢,但终究有一天,他们会在书海中发生蜕变,破茧而出,成为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点起的是一盏盏阅读的灯,是一盏盏让人成长的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优秀、优雅和美丽。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