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阅读:语感理论视阈中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

2018-05-14 10:31陈刚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陈刚

【摘要】在今天这个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语文教育不能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优雅睿智的读者。即既要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更要提升阅读兴趣、开拓阅读视野、享受阅读审美。基于语感理论,语文教学应追求一种感性阅读,着力于放大阅读初感,激活阅读敏感,丰富阅读境感,升华阅读美感,努力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志趣,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服务。这是语文教育的时代命题,也是提升语文素养、造就一代新人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感理论 感性阅读 培养读者

当前的阅读教学大多采取解读式、测试型、程式化的应试阅读,专注于阅读技能的训练,解题能力的提升。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打了一个比方说,测试型阅读就像一个人生了病到医院去查血,你阅读能力怎么样我验证一下、考评一下。这些方式检测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类的基本状况,缺少对阅读态度、习惯及旨趣等阅读素养的全面考量。难怪温儒敏教授这样感叹:“我们教了多年的语文,学生也花费大量心血在这门课上,可是到头来只会做题考试,对读书不感兴趣,也不会读书;即使考上大学,许多学生还是不会读书,也不喜欢读书。这是基本事实。”笔者以为,在语文素养的内涵结构中,应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就是培养优秀的“读者”。美国雷夫老师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在第56号教室,是以“读书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并不是通过考试和答题。这些孩子将终生阅读,并为自己的人生而阅读。“培养学生成为读者”这一点“课标”里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述,但在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涉及“阅读”的条目里都有“具体要求”的相关表述。在今天这个提倡全民阅读、追求核心素养的时代,这个目标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尤其重要。

审视我们的阅读课堂,似乎只为追求統一的答案、公共的话语,孩子在教师的呵护下被动地阅读、细心地寻觅。要么条分缕析地“直奔中心”,要么断章取义地“引导感悟”,要么众口一词地“感情朗读”,在“课堂效率”的指挥棒下,教学流程机械、呆板,缺少旁逸斜出的乐趣,缺少浮想联翩的自由,更难得尽情挥洒的空间。总之,阅读教学难以走出工具化、技术性的怪圈。如何改进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王尚文先生早就指出:“语文学科经由言语‘立人,必须致力于语感的培养,即以语感为中心,使学生的语感由片面而全面、由肤浅而深刻、由贫乏而丰富、由迟钝而灵敏。”但从课堂现状观察来看,老师们实际操作中却严重低估了“语感”理论的方向性指引,忽略了“语感教学”的功效与作用。基于语感理论,阅读教学应着力于学生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全方位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实现人的“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由此,无论是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还是课外的阅读指导,我们都应坚守语感教学的价值取向,摈弃过多的理性分析,让学生与文字相亲,用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去触摸文本,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教师既要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更要提升阅读兴趣、开拓阅读视野、享受阅读审美,在感性的阅读中,追求“阅读解放”的教学旨趣。为培养优雅、睿智的读者奠定基础,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志趣,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服务。

如何实施感性阅读,提升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本文试从唤醒阅读初感、激活阅读敏感、丰富阅读境感、升华阅读美感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唤醒阅读初感

阅读初感是第一次接触文本时,阅读中最原始、最直接的心理反映和情感体验。它是当下的突如其来的理解、觉察,也是对文本语言、形象、内涵和精神的瞬间体验。高质量、富有成效的阅读需要这种原生态的阅读初感作为基础,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初感是进一步深化阅读的基础,也是师生深入对话的平台,因而是十分宝贵的教学资源。但很多教师忽略、漠视甚至否定学生的阅读初感,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不体察学生的阅读感受,否认学生阅读初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失去了阅读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切肤体验和心理感受。

放大阅读初感,首先就要给初读以时间和空间。有经验的教师新授前,他们不急于去讲解或是导引,一定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去接触文本、亲近文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非常重视阅读初感,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书不读熟不开讲”。实际就是说,要给学生充分初读的机会,让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言语图式与文本的意义在某一点相遇或碰撞,以饱和的阅读初感促成更深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质量。

其次,要珍视学生的直觉体验。柏格森说只有直觉能够照见对象的机械外表,直达生命的内在绵延,任何抽象的法则都难以强制干预这种直觉过程和初感。薛法根老师教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在初次接触文本时,一个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的题目叫匆匆,写的也是时间匆匆,但是为什么读起来却感到很缓慢?”这就是孩子的感性直觉,同时也是他对文本语言与内涵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极具个性化的试探和觉悟。正是这种非常单纯而又极具穿透性的疑惑,促使他要努力去探寻文本的内容与形式之间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第三,鼓励学生在初读时进行质疑,提出个性化问题。比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的教学。一位老师这样教: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分析探究“天游峰的扫路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初感,直奔主题而去,“老人”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完全是书本化、概念化的。而另一位老师则这样教:他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天游峰那么美,好山好水作者为什么不写,却要去写那不起眼的扫路人呢?”“游人感到累,而老人为什么不累呢?”“为什么一杯茶就把作者与老人的心灵沟通了?”“老人70多岁了为什么还不愿意退休呢?”等等,这位老师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把学生的众多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为什么这个老人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共同研读揣摩文本,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探讨交流。在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感受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老人。

二、激活阅读敏感

申小龙先生指出:“汉民族从不把语言仅仅看作一个客观、静止、孤立、在形式上自足的形象。而把语言看作一个人参与其中、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释过程。”面对着以感性的语言文字构筑成的汉语文世界,教师需要不断激活学生的阅读敏感,用心灵去观照和感应语言及文字,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主体身份得以确认。

阅读的敏感首先来自于阅读者的忘我投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前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积累,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进行阅读迁移,在阅读中进行角色置换,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共振。因为“对言语作品的意味的准确、灵敏、细腻的感受能力来源于听话人、读文人的生活经验,这是单靠翻字典、词典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其次,在陌生化处理中激活阅读敏感。文学本来就不追求浅表的熟悉,也不寻找已有经验中的真实,为突破惯常的制约,让读者在熟视无睹的事物中有新的发现,作品的表现形式、表达方式往往极具个性。同理,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个人风格、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探究文本的内在蕴含与深层意脉,探究发现文本的意图感、意味感、意义感等。对看似平常的文字采用“陌生化”的处理方式从中发现不平常,于平淡处见奇崛,于细微处见真情。

第三,阅读的敏感更来自学生的自由想象与直觉妙悟。阅读教学不宜过度追求语言表达的准确化与逻辑化,而更应重视言语的情意化、形象化、个性化。引导学生把整个心灵都投放其中,用自己的感官去触摸文字的声音与色彩,放飞自己的想象,抵达语言的深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雾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带进一个童话世界,再让学生想想“镀”字带来怎样的感觉。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我感觉到,这浓浓的雾气中仿佛有无数的手,他们在给柳枝和松针涂上白色,涂了一遍又一遍,越涂越厚。”“大自然仿佛就是一位手艺高超的化妆师,她用白色的化妆品精心地打扮柳枝和松针,她把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就像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世界。”“冬天到了,天冷了,温柔的母亲在给自己的孩子穿衣服。先穿上最里面的,然后再一件一件地加,穿得厚厚的、暖暖的。”……“镀”字本极平常,学生通过想象、联想,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诗意与韵味,体味到了文字的艺术魅力。

三、丰富阅读境感

“境由心生”,境感是读者对言语对象的主观感受,是个人心灵对语境的折射,是由客觀因素呈现出来的主观面目,或是由主观因素改造过了的客观镜像。境感虽依存于语境,但却是读者自然的感觉感受,自觉的思考分析。因此,境感也会因个人因素而深浅各异,甚至发生误差。理想状态的境感必然是对客观语境的真实、深入、透辟、全面的反映,某种程度上,境感的品质决定着语感的品质,境感的层次决定着语感的层次。

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对话孕育境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佐藤学说:“所谓学习,就是同情境的对话。” 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生本对话,把课堂变成生活化的言语场境。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学生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当他们对文本有了真实、适切的语境感受,境感就会慢慢浮现。

其次,要通过反复的言意转换深化境感。阅读的过程是文本之“言”与读者心中之“意”不断交融、顺应、同化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的表面内容,更要读懂附着在文字上的种种潜在的信息、意蕴。要教会学生不断地向文本提问,问得越多,文本就告诉他们越多,在“言”“意”的反复交汇中深化境感。正如伽达默尔所说:“对一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真正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中敞亮,而且新的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

此外,更重要的是,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应从整体入手,在整体感知上提升境感。文本是一个“生气贯注于其中”的完整的艺术生命体,“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和生命完形,是综合运用各种语文手段来表达某个完整思想、传达个体有意味的情致、抒发独特人生感悟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内在完整意蕴,有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无所不在、渗透内外的特定神韵,有体现着创作主体全部生命的内在生活逻辑。”阅读中,只有整体观照、直觉把握,学生才能对文本了然于胸,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形的格式塔,境感也会由此提升。

比如,学校对六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考级测试时,有这样一道测试题:阅读《草房子》,完成下面的题目:纸月的爸爸是: A 慧思和尚 B 蒋一轮 C 桑乔 D 不知道。 关于标准答案引发了两派争论,一派认为是“慧思和尚”,理由是文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在多处已经暗示读者,慧思和尚就是纸月的爸爸。一派认为是“不知道”,理由是文中既然没有点明,就只能说“不知道”,况且也不需要知道、不需要点破。其实这样的测试题正反映了出卷人对文本整体境感的漠视。《草房子》作为一部纯美小说,通过一连串平凡的故事,呈现的是毫无瑕疵的纯情,与命运抗争时的悲怆与优雅,还有垂暮老人最后时刻的人格光彩,以及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等等,这一切就是作品带给我们的氤氲着无限美好的完形的境感,还需要在细节上纠缠不清吗?还需要在这些无聊的小问题上喋喋不休吗?正如鲁道夫·斯坦纳谈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时指出:“从远处看到一片森林,它显现为一个整体,而不管它是由多少棵树组成的。”

四、升华阅读美感

常态的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知识中心说”“技能中心说”的层面。这样的教学“从表面现象看,人掌握语言工具,人是主动者,语言工具是人操作的客体,因而是被动者。然而在实际上却是工具对人的‘操作,因为语言作为工具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性能,也有一套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操作规程、操作技术,人只能听命于它的指令,稍有违反,它都将严惩不贷。”阅读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程式化的运作,特别在这个多媒体信息时代,孩子们几乎不接触课本,只需看着大屏幕,为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而阅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个性化探究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消解,严重导致阅读的碎片化、浅表化、无意识化。

语感即人感,审美是语感的最高层次,对美的放逐即是对人的放逐。语文阅读应该致力于追求审美的境界,对美的追求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应然选择。“语文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一个美的使者。激起学生心田中美的涟漪,使之产生一种向善向美的内驱力,达到人格的完善,让语文学习成为富有生机、充满诗意的美妙旅途。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着生命的美丽、灿烂和辉煌。”

“美是一种精神的动力学。”“它不是作为过去事件的结果而静态地存在的。美是作为未来创造的动力因而动态地存在的。”因此审美化教学不仅在于追求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审美特性,如语言美、教态美、结构美、节奏美等,而更注重追求内在的“精神动力”。阅读是打开未知世界寻找自我的过程,深度阅读更是一种审美体验。它在于情感的共振、精神的相遇。只有钟情于文字,才能体验“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只有沉迷于书本,才知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也只有陶醉其间,才能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自由境界。

笔者有过这样的体验,一天执教老舍的《草原》,我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带进了那片神奇的土地。当读到“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一句时,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叫道:“老师,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写出来?”我望着学生们热切而期盼的眼睛,说:“是啊,草原太美了!我们尽情地读一读课文,看看草原到底美在哪儿,然后把这首小诗写出来吧。”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行动起来。由此我真正理解了黑格尔说的:“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只有人的解放才能带来感觉的解放、阅读的解放。恰如美国学者威廉F.派纳提出的“概念重建课程”,强调以“解放兴趣”为旨归,注重“个体”内部经验的追寻,着力自我意识的提升,实现“个体”在课程建构中的价值,实现个体经验与外在世界的融合。

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良好的阅读必须从感觉起步。感性的阅读,它会在生命的过程中留下印迹,在自我的寻觅中找到归宿。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