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的运行效果

2018-05-14 15:20李洋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9期
关键词:医联体

李洋

[摘要] 目的 探析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的运行效果。方法 于2015年2月起,将该院作为核心构筑医联体。并对医联体前后不同时段医务人员与患者对诊疗体系营运满意度,以及业务收入和双向转诊情况实施评价比较。结果 医联体后一年、两年不同时段,相比医联体前,职工对医院管理层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医联体后一年、两年不同时段,患者的非常满意度提升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医联体前,医联体后一年、二年不同时段的下转患者数量、门诊预约患者数量及转诊患者数量增多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區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既能使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升,而且还能使医疗资源的应用得以优化。

[关键词] 医联体;区镇紧密型一体化;运营情况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b)-0083-03

医联体全称为医疗联合体,它属于医疗共同体,其组成是由一定区域内层级不同、类型不同的功利医院经共享的方式产生[1]。该院为将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在2015年2月时开展紧密型医联体模式,经统一管理与技术协作,可有助于自愿利用率及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经转诊协作,在区域内将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体系初步形成;在推行此就医格局的基础上,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需对自身定位进行逐步明确[2]。对此,该文探究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疗体的运行效果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2月起,将该院作为核心构筑医联体。对医联体运营前(即2014年4月—2015年2月)、运营一年后(即2015年3月—2016年2月)、运营2年后(即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收集,评价医联体的运营效果情况。

1.2 方法

①骨干领导的分配。医联体总院需派设有较强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专家到分院就职妇产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业务副院长和综合病房主任,将分院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提高,通过测评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对其结果情况进行评价。

②合理分配专业医务人员。医联体总院需向分院派设有较强业务水平的儿科和外科、内科和妇产科专家进行工作,支持分院的全院性业务学习、疑难病例管理及专家门诊,从而能使医院业务有所提升,分院医疗水平得到提高。分派具备较强业务水平的技术骨干到分院实施工作,不仅能使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安全性提升,同时还能使分院病房原理更具规范化。根据晋升前下派基层实施锻炼,能使人员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保障,总院技术骨干基层工作经验有所提升。从业务讲课和门诊、转诊率和手术量、住院业务量和新激素开展做统计,对比2015年同年数据情况。

③构建医联体运营路径与网络。探索技术、设备和药品进社区工作。将医联体内信息化系统进行完善,并对远程会诊中心和心电诊断中心、区域影像和临床检验中心进行建立,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能使诊断水平和效率有效提升。经总院采购药品供应平台,将部分分院无法自制采购的基本用药目录外药品引进,将分院药品目录增加,使群众就医需求得到满足。构建大型检查预约平台,和总院联网,对于条件不具备一些大型检查的分院,在完成缴费后可预约登记工作,或者到总院直接进行检查,这样能使患者的费用负担减轻。以总院治疗点名义,将一些特殊诊疗项目规范开展,如妇产科、骨科手术,便于患者就近治疗,使患者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提升。而且,还能有效延伸总院医疗范围,逐步扩大其影响力,提高业务量。

1.3 观察指标

每年底,评定门诊、住院患者和职工对医联体运营体系满意度情况,设专人调查,对于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随机抽取门诊患者45例和住院患者45例,随机抽取后勤和医技、临床和护理各科室成员35例,调查职工满意度情况,其中,非常满意是评分不低于90分,满意是评分在90~75分区间,不满意是未超过75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患者、职工满意度情况

医联体后一年、两年不同时段,相比医联体前,职工对医院管理层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医联体后一年、两年不同时段,患者的非常满意度提升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医联体前后年诊疗情况

相比医联体前,医联体后一年、二年不同时段的下转患者数量、门诊预约患者数量及转诊患者数量增多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几年患者愈发要求医疗服务体系质量情况,以及不断提高的国家亟待优化医疗服务体系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医疗体系改革中,医联体已成主要方向[3-4]。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医疗体系改革中,“医疗责任组织”模式已成改革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以实现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资源优化和医疗成本控制作为目的[5],和我国开展医联体的模式相同。

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分析于2015年2月起该院紧密型医联体工作的开展,经协作管理,使医疗水平与基层人员素质提高,对医疗人员共享平台、检验共享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搭建,能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手术人次、住院量和门诊量,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有所提升,大幅度降低患者医疗费用[6]。经转诊协作,区域内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初具雏形。不同层级医疗机构能对自身功能定位进行明确,患者通过直接医院进行下转或上转,能使上级医院床位紧张情况有效缓解,减少基层医疗资源浪费情况发生,从而实现有效利用与合理布局医疗资源[7-8]。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知,医联体的应用,能有效增加住院患者、显著增加社区医疗机构业务量、大幅度提高床位利用率,且小病进基层、大病进医院和康复回社区的局部已初步形成,此举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医院管理层的总满意度及非常满意率。

另外,改革医联体方面,医院还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从政策角度对各地医疗主管部门加强顶端设计,依照区域特点,从各医疗机构患者分布特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病症分布等,将区域划分工作做好,将医联体各机构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②对医联体各机构权责管理实施加强,将现有体制的约束突破,经营管理分歧消除,使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有所提升。③将医联体内部医师执业地点的壁垒消除,医联体内部医疗保险险种障碍清除,从而可有助于医务人员在医联体改革中的参与积极性提升。

综上所述,开展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既能使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升,而且还能使医疗资源的应用得以优化,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丽娜,葛孟华,郑国平,等.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3):125-128.

[2] 黄培,钱红英.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半紧密型医联体构建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3):2075-2077.

[3] 黄良棕.紧密型医联体-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7):195-196.

[4] 刘文广,王洪,董杰昌,等.市、区、镇、村一体化中医医联体建设对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119-121.

[5] 谢明均,杨利,谢钢,等.地市级城市构建城乡区域紧密型医联体的实践探索—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7,15(4):18-21.

[6] 周建芳,甘红霞,杨志兰.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7,32(11):47-49.

[7] 肖俊辉,陈琴,安然,等.从新医改政策效果论医联体模式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4):22-29.

[8] 何水红,高长林,杜彬,等.医联体建设模式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7,15(1):32-34.

(收稿日期:2018-07-24)

猜你喜欢
医联体
探索医疗联合体内的分级诊疗
医联体—家庭签约服务制家庭式慢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析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
徐汇区在分级诊疗制度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松散“医联体”困境
医联体—家庭签约及个性化中医养生干预在慢病中的应用效果
成都受央视关注 建“医联体”为分级诊疗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