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摘要] 中药材包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淀粉、糖等多种药效成分,在临床应用中具备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先天优势。中药材中蕴含的多种药效成分如不加科学合理保管贮藏,极易由于环境因素致使中药材疗效下降。经科学实验研究证实,中药保管中如对温湿度、贮藏环境等要素未做动态跟踪管理,中药质量会受到明显影响。基于中药保管贮存的重要性,本文重点分析研讨中药保管改进措施方法。
[关键词] 中药;保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R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b)-0048-02
中药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构成,其凭借自身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在促进我国医疗事业进步发展上起到积极助推作用。在中西医发展的融合上,西医体系具备见效快的特点,而中医则更为注重整体,主张辨证论治,在一些疑难杂症及传染类症状的治疗上独具优势[1]。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社会人群遭遇慢性病的概率增加,个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时间增多,此时借助医食同源理念的中药药物进行防治及保健,效果好,成本低。
1 中药保管必要性概述
如前所述,中药内含众多的药效成分,如蛋白质、鞣质、维生素、纤维素、淀粉、脂肪、糖等成分元素,这些元素需要在良好的环境及温湿度条件下贮藏,如贮藏条件不符要求,极易导致诸多药效成分出现变质现象,突出表现在中药药品的变色、虫蛀、霉变、起油、色泽变差等几个方面,受此影响,中药药物的疗效会急剧下降,药品的药用价值会丢失。从中药保管场所来看,作为存贮中药的主要区域,仓库的环境及仓库的管理,对中药保管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药的有序流通作用显著。中药仓库管理者在中药储存保管及中药药效保持上也起到至关重要的职责作用。而在当前药品管理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基于中药贮藏保管,其中罗列明确了更多的标准规范,中药保管更显重要性。
2 中药保管质量标准及中药保管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中药保管质量标准
在中药保管质量标准上,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四类中药药材保管存贮质量效果标准规范,分别为优、良、中、差。在保管质量标准的评定上,参考依据主要是中药药材在虫蛀、霉变、色泽、起油等方面的指标[2]。中药保管存贮质量标准为优类时,主要表现在中药药材具备相当好的色泽表现,并且无起油和虫蛀现象;中药保管存贮质量为良类,反映在中药药材无起油和虫蛀现象,但在药材的色泽度表现上存在些微变化;中药保管存贮质量为中类,此时中药药材伴有轻微虫蛀现象和起油情况,并且在药材色泽度这一指标上存在较大变化;中药保管存贮质量为差类,中药材既存在严重的起油及虫蛀现象,同时又不具备较好的色泽度。
2.2 中药保管贮藏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药药材具备了品种种类众多,药品药性及理化性质各异的特点,在保管及贮藏中如出现问题或保管不力,一方面会对中药药材的外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更会波及中药药材药效成分,使其有所损失,严重时,会导致中药药性由良转劣。概而论之,中药保管贮藏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2.2.1 中药药材颜色变化 中药药材颜色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化学反应影响,药材在颜色上具备各自的特殊性,中药药材颜色变化,简称变色,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中药药材存贮地点阴凉效果不佳,药材在空气中过长时间暴露,会由于氧化反应而使药材变色,或药材本身如遭受过长时间放置,在酶作用下也会引起药材变色;涉及到药材的加工时,如设置的烘焙温度不合适,出现过高情况,会引发药材变色现象。
2.2.2 中药药材霉变 导致中药药材霉变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存贮条件不佳而引起受潮现象,通常而言,如温湿度满足条件,中药药材在其表面部位及内部就会有霉菌繁殖的可能[3]。外加上如中药存贮区域周边有霉菌孢子活跃,由其产生菌丝及酵素,中药药材的表面及内部会遭受到侵蚀危害,一定时间后,中药药材就会出现霉变现象,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中药药材药效成分流失散轶。此外,中药药材保管存贮区域一般在室内,如室内较为阴暗潮湿,通风条件不好,当室内空气的温湿度达到一定数值(温度达25℃,湿度超80%)后,中药药材发生霉变的概率就会大增。
2.2.3 中药药材散失气味 中药药材气味散失的主要誘因是外界因素的制约影响。外界因素涉及了温湿度,环境空气等诸多要素,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中药药材自身具有的油类药效成分会持续挥发,受此影响,中药材的气味会逐渐变淡,与此同时,中药药材的药效成分,也会逐步流失。中药药材气味散失与贮藏时间也有较大关系,提高中药药材保管贮藏质量,就尤显重要。
3 中药保管质量改进措施探析
中药保管质量关系到中药药材的药效发挥,需要在中药保管及贮藏方面进行质的提升,以此保障中药药材质量标准始终处于稳定可靠状态。当前,在科技进步的助推下,中药保管和贮藏在技术形式上也变行更便捷、更有效。
3.1 采用蒸汽灭菌技术提高中药保管质量
蒸汽灭菌技术有赖于科技的发展,借助于超高温这一形式,在气力输送高科技方式的辅助下,使超高温蒸汽可以发挥其瞬时加热功能,在短时间内(5 s)内,可使中药药物达到120~150℃温度,进而起到杀菌灭菌效果。在中药保管中采用蒸汽灭菌技术:①起到能源节俭作用,降低中药保管的成本;②借助此方法可以使中药药材中的药效成分能够得到较为完整的保护。
3.2 采用低温冷藏技术保障中药保管质量
低温冷藏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可靠性,在仓库保管中得到普遍应用。中药保管中通过采用低温冷藏技术,也能够有效提高中药保管的质量。其技术原理及实现形式主要是借助于机械制冷装置,使中药药材贮藏仓库的温度得以降低,藉此来对中药药材贮藏仓库进行细菌抑制及杀灭,最终能够预防中药药材出现霉变现象。在中药药材低温冷藏技术的适用对象上,主要以较易变质及抗热性能不佳的中药药材为主。经由低温冷藏技术来保管中药,一般效果较好,但在害虫的处理上往往无法全面将其杀死。
3.3 采用气调养护技术确保中药保管质量
药材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概率较高,此外,某些中药药材自身的呼吸作用也较为明显,这就给药材发生霉变现象提供了温床[4]。采用气调养护技术,借助密封措施,使中药保管贮藏区域内的氧气含量得以下降,然后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气加以填充,可发挥出这些填充惰性气体的性能属性,使中药药材呼吸作用得到抑制。中药保管气调养护技术在预防及降低中药药材霉变方面作用较为显著和突出,在抑制及杀害中药药材害虫上也有可取之处。此外,中药气调养护技术在成本上极具优势,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环保性表现较好,在具体实施操作上也较为简易。从实践看,借助气调养护技术,中药药材的新鲜度能够得到最大限度保障,中药药材的药效成分能够完整保留。
3.4 采用远红外辐射干燥技术稳定中药保管质量
在中药药材及其他贵重易受潮物品的保管存贮中,或者在工业生产物资存贮中,采用远红外辐射干燥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质量稳定作用。远红外辐射干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红外线的作用,激发中药药材分子活性,使其产生剧烈运动,进而释放热量,借助中药药材自身温度的提升,增加中药药材内部水分蒸发的频率,从而使中药药材能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减少药材遭遇变质及霉变问题的概率。通过远红外辐射对中药药材进行干燥,榨取中药药材内部的水分,或引导水分扩散,相比其他干燥手段,干燥的效果更好,干燥所耗时间也更少。此外,远红外辐射干燥技术还能够对中药药材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但相比低温冷藏技术及蒸汽灭菌技术,远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在成本比较上优势不大。
3.5 采用机械吸湿技术加强中药保管质量
涉及到中药药材的日常保管管理,采用其他方式成本略高,此时采用机械吸湿技术,可以达到经济性效果。该技术在实现形式上主要是采用常见的空气吸湿装置,对中药存贮区域的空气水分进行吸收,从而使存贮区域的空气湿度达到理想状态,进而起到抑制中药霉变的效果。机械吸湿技术成本极为低廉,环保性较好,易操作,在日常中药保管中应用频率高。
3.6 采用气幕防潮技术改进中药保管质量
气幕防潮技术较适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主要是在仓库的库门部位设置气幕加以防潮,通过自动门阻断原理,使中药存贮仓库内部的干冷空气能够及时排出,与此同时,也能够阻断中药存贮仓库外部的潮热空气,通过两相阻断隔离,使中药存贮仓库的空气温湿度保持平衡,避免中藥药材受潮。气幕防潮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雨季多发时节的负面作用,使仓库温湿度能够保持在稳定区间内[5]。
3.7 采用微波干燥技术提升中药保管质量
微波干燥技术现已趋于成熟,这种干燥方式有别于传统干燥模式,具备了节能性强,干燥均匀性佳,干燥速率更大等显著优势,同时可节省人工,更多地适用于自动化控制。微波干燥技术在提升中药保管质量上,凭借较高的干燥速率,能够有效减少中药药材成分的损失。而在中药药材的除菌灭菌方面,其作用也较为明显。如中药药材内菌体的含水量较高,采用微波干燥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对其进行除菌,如中药药材内菌体含水量不高,则采用此技术进行灭菌,效果会同步下降。
4 结语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据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要保证中药医学文化及技术渊源流传,做好中药药材的保管贮藏至关重要。在开展中药保管实践时,应借助传统养护手段与科学养护技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从中药性质属性出发,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形式的保管技术手段,从而使中药药材的质量得到保障,中药有效成分得以留存,为提高中医疗效,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汤传生.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3):198,200.
[2] 朱日明.中药保管存在的问题及方法改进[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2):313-314.
[3] 成国富.医院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贮存保管对策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99.
[4] 郑娜茹.医院中药贮存保管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6):121,123.
[5] 白文荣.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中医临床研究,2018(3):139-141.
(收稿日期: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