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星
[摘要]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一种最为天然且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促进产妇分娩后的子宫收缩,缩短产褥期子宫的恢复时间,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发生乳腺癌与卵巢癌的概率;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素,它可以在为婴儿提供充足养分的基础上促进婴儿的消化;同时母乳中也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这些免疫物质能够有效的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交流。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大多数家庭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不够全面,对母乳喂养的优势也不是很清楚,因此母乳喂养就被很多家庭所遗弃。在该次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就对乳母喂养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对其影响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 母乳喂养;管理方法;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c)-0058-02
在我国现阶段,母乳喂养的形势不容乐观。但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虽然大多数孕妇以及产妇都知道母乳喂养的显著优势,但由于在实际的母乳喂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母乳喂养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的母乳喂养率比较低。另外,由于医护人员不能对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无法对产妇进行科学的母乳喂养指导,这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到母乳喂养率。因此,加强母乳喂养过程中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1 母乳喂养管理的方法
1.1 母乳喂养安全管理
在新生儿出生后,母乳喂养的安全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就要根据母乳喂养的管理需求喂养来不断的健全与完善母乳喂养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其监管机制,并结合医院实际的发展水平合理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新生儿母乳喂养支持方案,以此来确保母乳喂养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另外,妇产科的相关科室要不断对各种乳品的收集、运送、保存、配制、加温以及哺喂等规章制度进行创新与完善,以此来进一步确保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提高母乳喂养管理的质量。
1.2 母乳喂养管理
产妇在分娩前,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访视以及母乳喂养优势的宣传以及母乳喂养方式的指导,以此来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意识。同时医护人员要告知产妇与家属,在分娩后要使用吸奶器,并一对一的对产妇进行吸乳技巧的指导,在分娩后1~6 h要开始吸奶,特别是要重视夜间吸奶,以此来促进产妇乳腺的快速发育以及乳汁的快速分泌。同时要鼓励产妇及其家属建立完整的家庭支持系统,母乳喂养的顺利实现不仅需要产妇克服自己的身心问题,同时也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因此,医护人员要将与母乳喂养相关的宣传手册以及资料发放给产妇家属,让产妇家属掌握更多的母乳喂养知识,并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母乳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1]。
1.3 母乳不足的临床管理
①医护人员要正确帮助新生儿完成正确的含乳以及吸吮动作;②医护人员要根据母婴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哺乳的次数,以此来促进乳汁的频繁移出;③要尽可能增加夜间哺乳的次数,夜间哺乳可以有效地促进乳汁的分泌;④要确保产妇乳房排空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⑤要对产妇实施心理疏导,并要告知家属多关心产妇,以此来让产妇的心情舒畅,为乳汁的分泌奠定良好的基础[2]。
1.4 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并发症管理
①乳头破裂与疼痛的管理。首先要检查新生儿的口腔是否被念珠菌感染,同时也要对新生儿的舌系带功能进行评估,并帮助新生儿完成正确的含乳与吸吮动作;其次,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要合理使用乳头保护罩,并根据“湿性愈合”原理,利用纯净的羊毛脂以及水凝胶等敷料来加速伤口的愈合。②乳房肿胀的管理:首先医护人员要叮嘱与鼓励产妇在分娩后要尽可能早的进行接触与吸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哺乳的次数,提高乳汁被移出的频率;其次要对肿胀程度严重的产妇采用包心菜冷敷法来进行消肿,将绿色的包心菜叶压软后包裹在乳房上,持续冷敷时间约为20 min左右,2 次/d,直到乳房的肿胀感消失;同时也可以让专业的人士进行乳房反向按摩。③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的管理:首先医护人员要对新生儿含乳的姿势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全面评估产妇承托乳房的姿势以及佩戴胸罩的方式是否正确;其次可以在产妇喂哺新生儿的过程中,产妇可以利用手指轻缓地向乳头方向进行按摩,同时也要注意变换哺乳的体位与姿势,叮嘱产妇要多注意休息,并根据医嘱服用抗生素治疗。
2 母乳喂养管理的影响
2.1 母乳喂养管理可以促进新生儿的喂养进程
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新生儿的开奶日龄与达到足量喂养时间呈正相关,开奶日龄越早,达到足量喂养的时间就越早。因此实施科学的母乳喂养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母乳喂养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产妇实施产前母乳喂养干预指导以及对产妇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从而有利于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家庭支持体系,另外,针对于母乳不足而实施的临床管理可以提高产妇正确的哺乳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产妇的回奶率,同时也有利于增加产妇的母乳喂养量,为新生儿日后的母乳喂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产妇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母乳喂养管理对喂养方式的影响
母乳喂养管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新生儿的喂养方式[3]。一方面,产妇认为母乳喂养会影响自己的身材,并错误地认识到奶粉更加具有营养价值,另一方面,产妇与家属对于国外羊奶粉的喂养价值深信不疑,且由于母乳喂养过程中会出现乳头破裂与疼痛、乳房肿胀以及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等并发症,这就会导致母乳喂养的概率大大降低[4]。通过对母婴实施母乳喂养管理不仅可以让孕产妇以及家属对于母乳喂养的优势有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解决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性的问题,帮助产妇解除困惑,从而就会让更多的产妇选择母乳喂养,并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5]。
2.3 母乳喂养管理对母乳喂养持久性影响
根据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产妇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与不适感,这主要由于婴儿长时间吮吸乳头与抓挠乳房而引起的。在母乳喂养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图片以及视频来更加形象与生动地为孕妇以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要提前告知产妇与家属要养成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的习惯,以此来降低产妇在母乳喂养期间产生的疼痛感与并发症[6],另外,产妇可以在家属的鼓励、支持以及照料下来延长乳母喂养的时间,帮助产妇减少疼痛与不适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乳喂养的持久性。
3 讨论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对孕期的妇女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孕妇产后的母乳喂养能力,母乳喂养管理能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新生儿的喂养进程、产妇的喂养方式以及母乳喂养的持久性[7]。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孕妇母乳喂养的能力,延长母乳喂养的持久性就要不断加强母乳喂养管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通过简单易懂、生动形象语言和方式来正确指导孕产妇进行科学的喂养姿势、技巧以及喂养时间。并根据孕产妇实际的心理状态以及家属的具体要求来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母乳喂养管理制度,并根据孕妇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来对孕产妇实施针对性的孕期健康教育,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母婴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以及母乳喂养的持久性[8]。
[参考文献]
[1] 胡晋禄,肖美丽,张希培,等.持续质量改进加强NICU母乳喂养管理及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7(12中旬刊):56-59.
[2] 孟君,李桂芹,马春丽.孕妇学校式管理对孕妇自我管理、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24):80-82.
[3] 章帮秀,谢彩云,谭润娇,等.优化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疼痛及损伤管理的循证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4):507-509.
[4] 黑明燕,高翔羽,李占魁,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中的母乳喂养结局研究[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8(1):27-33.
[5] 王建英,曹建用,石少权.家属参与孕期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8(7):892-893.
[6] 陆琼,应红华,吕淑芳,等.夫妻參与孕期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16):1520-1522.
[7] 林凤琼.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41-42.
[8] 胡江,张颖,林林,等.家属参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影响评价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S2):295.
(收稿日期:20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