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惠
[摘要] 目的 探討研究医院目前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结合实例找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应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冷藏药品作为观察对象,从2015年6月—2017年5月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通过对目前该院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和出现的冷藏药品管理问题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并比较采取对策前后药品出现不良现象和失效药品的数量。结果 经在采取相应冷藏药品管理对策前共出现药品不良现象188例,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481支,在实施相关对策后,药品不良现象出现61例,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255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医院在冷藏药品管理方面有许多不足,应根据具体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来完善对冷藏药品的管理,从而减少药品出现不良现象的几率,减少因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药品数量。
[关键词] 冷藏药品;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a)-0057-02
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该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它是控制药品质量的指标之一[1]。药品的储藏温度一般有3种,第一种是常温保存,一般要求的温度为10~30℃;第二种是避光保存,一般要求的温度为20℃以下;第三种为冷藏保存,一般要求的温度为2~8℃[2]。冷藏药品的保存相对较难,影响药品的因素较多,冷藏药品容易发生药品失效、变质甚至出现毒性反应等现象,从而引发医疗事故。该文通过对该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冷藏药品为期两年的调查分析,探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和提出相关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冷藏药品作为观察对象,从2015年6月—2017年5月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观察各科室对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记录各科室发生药品不良现象原因和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药品数量,并探讨相应管理对策。
1.2 方法
首先成立调查小组,由医院药剂科主任担任组长,从调查的各科室中选取一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组成员,调查小组主要负责调查分析该院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冷藏药品管理现状,调查内容分为两个阶段,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首先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阶段,主要找出冷藏药品的管理漏洞,并对出现的药品不良现象和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药品数量进行统计,采取每周不定期检查形式对各科室进行检查,通过病例检查、询问患者和实地药品保存处检查等方式进行调查[3]。自2016年6月—2017年5月为第二阶段,此阶段主要针对调查出的冷藏药品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合各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同时观察实施相关管理对策后各科室出现的药品不良现象和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药品数量,并和采取对策之前进行对比分析[4]。
1.3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录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冷藏药品相关对策实施前后不良现象原因比较
在冷藏药品相关对策实施之前,该院神经科和精神科共出现药品不良现象188例,其中药品摆放混乱占21.3%,温湿度管理不到位占18.6%,冷藏药品记录不全占19.1%,过量用药问题占39.9%,在实施相关对策后,药品不良现象出现61例,其中药品摆放混乱占19.7%,温湿度管理不到位占19.7%,冷藏药品记录不全占14.8%,过量用药问题占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冷藏药品相关对策实施前后失效的药品数量比较
在冷藏药品相关对策实施之前,该院神经科和精神科共出现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481支,其中药品失效占71.1%,药品变质占23.9%,药品产生毒性占5.0%。在实施相关对策后,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255支,其中药品失效占74.9%,药品变质占22.0%,药品产生毒性占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一般需要冷藏保存的药品主要有生物类药品、育苗类药品和血液药品等,有研究表明,药品保存温度每升高2℃,药品有效期就会减少25%[5],医院对冷藏药品的管理是保证药品有效期关键环节,应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我院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冷藏药品管理,发现冷藏药品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为①药品冷藏的温湿度条件,一般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和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的药物需要在20℃以下,干燥、阴凉和密闭的环境中保存,超过温度时间过长会造成药品失效、变质或者产生毒性,目前医院主要采取冷藏柜对药品进行冷藏,冷藏柜缺少实时温度监控和温度报警系统,出现温度异常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此外多数医院对冷藏药品的保存缺少对湿度条件的考虑,没有进行湿度监控,在湿度较大的保存条件下,冷藏药品也会出现失效、变质等现象。②对冷藏药品的监控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对冷藏药品的记录不详细,相关人力短缺或者药品储存库房空间有限,造成了冷藏药品不能有效的、规范的保存,并且很多时候出现了冷藏药品未先进先出的现象,导致了很多药品产生过期现象。③冷藏药品衔接和摆放混乱问题,部分医护人员对冷藏药品不够了解,为了工作便利提前将冷藏药品从冷藏柜中取出,长期将需冷藏药品放置在室温下,有些医院的药房中,药师将冷藏药品和常温药品混乱放置,没有分类保存,不能有效保证冷藏药品的有效性,在护士取药时,对于温度要求较高的冷藏药品,未按照药品要求全程采取保温箱保存药品,从而造成药品疗效降低[6]。
通过对该院冷藏药品管理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了几条相关措施,具体为:①完善冷藏药品的保存条件,增加冷藏保温冷库的面积,采用温湿度记录监控系统和自动温度报警系统,增加病区和和药房的冷藏柜数量。②重视冷藏药品的出入库管理,采购上尽量减少数量,只要达到医院的最低用量即可,入库后应由专门人员进行登记和发放,出库时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放,可采取相应计算机数据软件进行辅助管理,从库房到各科室,特殊药品要采取使用保温箱进行运送,并加强药剂师与医护人员的沟通。③定期检查,定期组织专人对各科室的冷藏药品进行抽查,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7]。通过该文对比发现制定相应措施后,减少了药品出现不良现象的几率,同时也减少因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药品数量。措施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虽然一些因素会导致冷藏药品的管理出现问题,从而出现不良现象,但通过一些相应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减少药品出现不良现象的几率,能有效提高冷藏药品的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亚莉,季恺绮.药品流通环节冷链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84-285.
[2] 胡金成.新版GSP药品冷链物流质量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科研,2016(9):13.
[3] 陈慧.我院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168-169.
[4] 方智勇,刘念.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10):36-37.
[5] 樊爱珍,张翠花,高红英.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6(9):20-21.
[6] 戴媛媛,王长艳.我国药品冷链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6(15).
[7] 陆辰铭,范国荣,陈童,等.药品流通环节冷链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6):197-198.
(收稿日期: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