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个阶段积极展开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提高思想品德。以识字教学为例子,由于《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出要提倡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而生活则是一个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品德。
一、分析字理,力争正直做人
在识字教学中若能结合字理分析进行教学,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教师可以将思想品德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字理分析中,这样能让学生在认识汉字,理解造字规律的过程中也懂得做人的道理。
在学习《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有两位学生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发生争执,一名学生认为小羊很可怜,而另一位学生则认为小羊很笨,所以不可避免会被狼吃掉,学生在争执中互相辱骂了对方。面对学生的争吵,教师并未直接指责学生,而是以课文中的汉字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让学生尝试说说“骂”的意思,并说说其字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骂”的上面有两个“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一句,如果大家都不知道让步,那么就会变得不可收拾。可是,如果‘骂上面的两个‘口少了一个,大家说还会‘骂得起来吗?”这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分析“骂”的词形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此时有学生提出:“如果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也不能说吗?”教师继而给学生展示“争”的甲骨文,“从爪从又从手”,上下两手双向持引,表示坚持的意思。学生由此认识到,要想争取到什么事物,必须要靠双手堂堂正正地争取,而不能靠“口”的辱骂来获取利益,一定要正直做人。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汉字的结构和实际生活讲述小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清楚地辨析各种形近字,而且还能从中得到启迪,明白要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更能让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显著提高。
二、指导组词,引导与人为善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为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在教授生字后指导学生进行组词活动。在组词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进去,用循循善诱的问题指导学生思考,这样能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为善,将“善”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
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教师组织学生用学到的生字组词,在用“找”组词时,有学生用“寻找、找到”等组词,此时有一名学生用“找麻烦”组词。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德育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找麻烦这个词的确是组得不错,可是大家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别人找麻烦呢?大家是否曾经做过给别人找麻烦的事情呢?”这样便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要与人为善,不能给别人找麻烦。此外,教师还让学生尝试思考“办法”一词的贬义词是什么,如有学生尝试组词“诡计”,教师继而让学生思考“办法”和“诡计”的区别是什么,在生活中如果要体现出与人为善的生活准则,应该多给别人想“办法”,还是多出“诡计”呢?这样便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组词的过程中区分褒义词和贬义词,讓学生将词义相近的褒义词和贬义词组成一对进行记忆。这样能让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能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要如何正确选择用词才能让对方感到心情愉快,从而懂得如何通过语言传递真善美。
三、组织造句,形成良好习惯
造句也是识字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造句能营造出一定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对生词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教师在营造情境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传递一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尝试努力地造出内容更健康、思想更进步的句子。
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教师发现一名学生在没有好好完成预习任务时欺骗教师说完成了预习。为了让学生改正说谎的不良习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谎言的故事,狐狸为了吃到肉,对乌鸦说了一个谎话。大家尝试以‘欺骗和‘信任为主题进行造句,说说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当学生造出“乌鸦如此信任狐狸,可是狐狸却欺骗了乌鸦”这个句子后,教师借此提问:“老师也很信任大家,相信大家完成了预习作业,但是如果有同学欺骗了老师,大家说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教师继而让学生思考预习对于学习有什么积极作用。这样便利用造句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便会积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若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又或者教师发现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握住有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围绕该事件进行造句。这样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不良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将德育教学和识字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则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意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这样能让学生在习得汉字的同时也逐步成长为拥有良好品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