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起步 轻松开始

2018-05-14 17:11刘久香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9期
关键词:校服写作文习作

刘久香

“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这恐怕是现在学生习作的普遍而又真实的现状,更不必说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的三年级学生了,叶圣陶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種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这样说来,学生作文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化难为易,让学生感觉写作其实并不难呢,我想作为起始学段的老师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妨淡化习作的概念

只要我们把平常说的话写下来,就是在作文了!我们应当尝试用新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作文:每个学生都会说话,那么他们一定会写作文。因此,开始写作文时,有意淡化这是写作文,强调作文就是写话,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出了方向:“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求我们对习作的内容和形式不作过多的限制,让学生自主发挥,充分自由地写出自己心中所想,将想说的话说出来,写在纸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2内容是仿照例文的写法作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其实在低年级经常进行口语交际,所以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作文的要求要高于低年级的口头介绍。孩子来说,习作的选材、介绍的内容,以及先后顺序等习作的技巧就有待他们学习。这时候,我并不急于给学生提出习作技巧方面的要求,而是先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你想认识他吗?你最想了解他的哪些方面?”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感兴趣的内容,老师没有刻意要求,但不知不觉,学生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已经找到了自我介绍的内容,孩子最想了解的,“他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也是一会自己在介绍时可以侧重描写的。

回答好这些问题,一篇习作也就完成了。原来习作就是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写下来。这样的教学淡化了习作的概念,降低了孩子的恐惧,令学生的思维打开,不受拘束,反而更加富有生气。

二、寻找学生习作的源头素材

(一)命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 ”。作文的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更有话可写。如果我们一味地拘泥于教材的命题,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可选的内容单一,内容也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当尽力拓宽视野,站在儿童的角度,蹲下身子,用儿童的思维,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题目,要命题的措辞要形象,具体可感,这样孩子就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开学真好》《冬天也快乐》《狐狸和乌鸦新编》等。这些题目贴近生活,新鲜有趣,学生马上就找到了共鸣,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二)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写作契机

生活每天都在变化,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往往出现一些习作训练的机会,老师们可能忽略了。其实这些机会可能比课堂上的指导要更加珍贵,更加事半功倍。比如有一次,学校要发新校服了,大厅里早就堆满了校服,孩子们早就奔走相告,在老师领到班上之后,我看到一张张兴奋,迫不及待的笑脸,那可真是“眼睛都放光了!”这个时候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写作训练的机会。于是我并没有急着满足孩子,赶紧把校服发下去,而是先让学生描述一下当时的场面还有此刻的心情,因为极强的现场感,孩子们几乎是脱口而出:“堆积成山的校服,摞得跟小山似的”“恨不得马上穿上衣服”“我真有点迫不及待啦”“老师您再不发下来,我可就望穿秋水啦”“我也是望眼欲穿了哦”“渴望”“热切”等等这样的精彩词句从孩子的嘴边一个一个地蹦了出来,紧接着,我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应景的词语或者成语,学生很自然地就用起来了,真可谓活学活用,真实生动,生活是习作之源。

(三)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丰富的生活,学生自然而然就有话可写,而且真实可信,流畅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在《蓝天下》这篇文章中讲到,一次他带孩子去果园上学。孩子们被蓝天绿树的美景所吸引,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这时候,一个叫卡佳的孩子说:“太阳在洒火花呢”。太阳为什么会洒火花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编起童话来。12年后,卡佳即将毕业时,在一篇习作中再次用这一比喻来抒发她对大自然的喜爱。一次真实的学习生活给孩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为此我深受启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4时,我就带领孩子走出校门,去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很袖珍的农民公园,当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公园,面对波光潋滟的小池塘,婀娜多姿的柳树,以及园中那独特的蘑菇亭,他们的小手指指点点,小脸上神采飞扬,一个个优美的词句从他们的小嘴里蹦出来,身临其境,自然就有感而发:“池塘里的水真清啊”“是的是的,老师还能看到底下的水草呢”“那边还有几条小毛鱼,我真想去抓一条鱼呢” “芦苇丛里还躲着几只鸭子呢,真是太可爱了”!面对大自然,孩子的真情在流露,语言在流淌,每个孩子的感受是独特的,新鲜的。

三、课文是习作最好的范文

习作是什么?习作怎么写?我想这是每个初学者的困惑。其实课文就是习作,课文就是习作最好的范文。儿童有一个天性就是模仿。小学生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要有一个模仿写作的过程。从说到写,从句到段到篇,循序渐进。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就可以多问几个问题:他做了什么,是怎么样做的?他说了些什么,是怎么样说的?他想了些什么,是怎么样想的?例如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一课第二段,就可以问:这一段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夜叉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哪吒呢?在写他们的时候,抓住了哪些动作?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学生可以读本段的全部内容,既弄清了课文的内容,也明白怎么写人,怎么写动作,怎么写清楚一件事情。学生就有了示范,知道怎样来写人写事。

再比如三年级上册《西湖》一课第二段,就可以问:这一段抓住西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的?重点写出了哪几个地方的美?怎么写出美的?学生可以读本段的全部内容,既弄清了课文的内容,也明白怎么写景物,这样在本册教材习作4中走出校园,观察景物,学生就有了示范,知道怎样来写景物。

四、不必苛求习作的完美

三年级学生初学写作,刚刚由口头表达转为书面表达,对他们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坎。不少学生的习作只是三言两语,那也是正常的。首先要让他肯动笔写,只要肯写,接下来就是要挖掘他的闪光点,老师应该带着放大镜来寻找孩子习作中的优点,应尽量去挖掘他们的闪光之处,激励他们写好作文。比如有的孩子的习作虽然很短,句子也不通顺,里面的错别字也不少,但是他选取的内容很有新意,那就要鼓励他把内容写具体。还有的学生虽然写的比较平淡,但有个别句子写得比较生动形象,那就可以给他圈出来,予以肯定。我想这样时间长了,他会慢慢知道,好的句子是什么样子的,好的作文是什么样子的。老师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更不要苛求孩子习作的完美。

徐迟曾经对一个学生刊物编辑讲过一段话:“小孩子的作文,病句不要改,错别字也可以放宽,千万不要把小孩子的文章改得太完美。”发表的作文都没那么严苛的要求,我们老师就更应该放宽心,放宽要求,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不怕写,不怕写不好,只有敢写,愿意写,才有进步的可能。只有乐于写,才会慢慢发现习作的乐趣,一步步提高写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我想如果在孩子刚刚接触写作,刚刚动笔的开始阶段,努力在以上方面帮助孩子建立习作并不难,习作就是在表达的意识,我想一定会给孩子的习作过程带来一个简单而又轻松的开始,那么未来自然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校服写作文习作
我的校服我做主
写作文的烦恼
锐角
记忆深处的校服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