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习龙
小时候,爷爷喜欢忆苦思甜,讲他过去如何受苦,如何缺衣少食。我不爱听这些老生常谈的故事,幼小的心灵扛不起岁月的沉重。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赶紧找个借口跑掉了。爷爷只好抓住爸爸大吐苦水:“我是在黄连罐子里泡大的,你是在蜜罐子中长大的,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啊!”爸爸比我老实得多,他坐在那儿一个劲儿点头。
爷爷去世之后,爸爸终于登上了咱们家忆苦思甜大讲堂的講台。爸爸的蜜罐子终于熬成了黄连罐子——黄连罐子成了家族身份的象征。爸爸的演讲水平远在爷爷之上,绘声绘色地告诉我,爷爷穿过的一件棉袄传给他,他穿过之后传给大叔,大叔穿过之后传给大姑……足足穿了几十年!我有些不耐烦了,爸爸以为我不相信,赶紧拉过叔叔、姑姑作证。叔叔、姑姑都是爸爸的同党,不假思索地表示爸爸的说法铁证如山。二姑说,那件飘着棉絮的棉袄正放在她家阁楼上。我问,能不能把破棉袄找出来送给我?二姑露出了一脸的不屑,认为我这个书呆子太较真了,这个年头还到哪里去找啊?我真想把破棉袄带回北京,等到我将来登上忆苦思甜大讲堂的最高宝座时,也好拿出来作为教育女儿的道具。
我赶紧从老家逃走,从父辈的目光和追忆中逃走,乘和谐号火车从武汉返回北京。刚刚入座,对面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主动找我搭讪:“小伙子,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我都四十多岁了,哪有这么老的小伙子啊?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问话。我淡淡地敷衍道:“在高校当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撬开了老太太的话匣子,老太太激动地摇着我的肩说:“咱们是同行啊!我曾是武汉大学的教授,当时的教学条件太差了,是你们这代教师无法想象的差!我们每天吃红薯也无法填饱肚子,教师宿舍里冬天没有暖气或空调,你敢想象吗?甚至连热水袋都没有,你敢想象吗?我到医院找了个盐水瓶,灌热水取暖。有一天我的瓶子里结了冰,一个星期也没有融化掉。我们当时待遇很低,教授的工资是44块5毛6分钱,不像你们现在这么好的待遇!”我赶紧恭维老前辈:“当时教授的地位一定很高吧?”老教授听到这句话,苦瓜脸上马上洋溢出一道亮光,好像一根镀金的苦瓜。老教授的嗓门提高了20度,明显是想吸引旁边几个玩游戏的小青年过来听:“那当然,那时工人阶级红上了天,但一个二级工的工资只有34块5毛6分钱,我比他多了整整十块钱!”
晚上回到家,我问女儿:“这么晚了还在做作业,不困吗?”女儿回答:“有压力就不会犯困。您什么压力都没有,自然一到晚上十点钟就开始犯困。爸爸您太幸福了!”我无言以对。
当我幻想何时蜜罐子熬成黄连罐子的时候,下一代已经抢班夺权了。他们已经从我的父辈手中劫走了那个象征身份的黄连罐子。我真的好知足。在这个世界上,我是最幸福的人,一辈子捧蜜罐子过着甜蜜的生活。
(摘自《人生何处不绽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