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路
上小学的时候,我常听大人们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人们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众人的智慧合起来赶得上诸葛亮的聪明。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很多人也都佩服诸葛亮。众人的智慧真是厉害呀!那里的“臭”是手艺不高的意思。小孩儿不求甚解,就这样囫囵吞枣地记住了这句话,还经常运用。
上了中学,我开始学会思索了,偶尔一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讲干活吗?显然不是。三个皮匠再无能,做的鞋也比诸葛亮做得好呀!是讲带兵打仗、讲智谋吗?可是三个臭皮匠,他们可能连行军打仗都没有见过,怎么比得上诸葛亮呢?这根本没有可比性呀!论打仗,他们怎么能顶得上诸葛亮呢?
为什么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而不说三个臭裁缝顶个诸葛亮呢?为什么不说三个臭瓦匠顶个诸葛亮呢?当时我觉得这句谚语的意思我明白,但是它经不住思考和推敲。
看了书,我明白了。原来是“皮匠”被误读了。这个词应该是“裨将”——“裨将”被读成了“皮匠”。在古代,裨将就是部队中分管一方的军官。这方面的出处和典故不少。在这里我说一个当代作家沈从文的例子。
沈从文的自传《从文自传·我的家庭》中有这样的句子:“当庚子年大沽失守、镇守大沽的罗提督自尽殉职时,我的爸爸便正在那里做他身边的一员裨将。”
如果这里是裨将,那么全句就可以这样解释:三个小军官的智慧集中起来就顶得过元帅。
“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这才是这句谚语的原义和原字。也就是说,后人以讹传讹,将“裨将”误传成了“皮匠”。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有专家推测说,皮匠和裨将是同音字,而且容易写、容易记,容易为文化程度不高的民间百姓口头上使用和口口流传。就像中国老百姓许多同音讹用一样,比如将杜拾遗(杜甫)写成杜十姨(见《聊斋志异》)、将梁武帝訛成梁五弟(见《彷徨·长明灯》),又如辛亥革命时期偏僻乡下的农民,像阿Q一样,将自由讹成“柿油”,所以“裨将”被讹传成“皮匠”也就毫不奇怪了。
现在想想,裨将多委屈呀!表扬他的谚语居然被皮匠冒名了这么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还有句老话叫作“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说,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年龄大的“叟”,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后来,“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慢慢地转换了语音,变成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小时候还听过一句更吓人的谚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当时我就想,啊!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代价。
长大了,想起这句话就觉得有些怪了。这个世界有什么比自己孩子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呢?为了抓一只狼,居然用孩子的生命做代价。这家长不是疯子吗?
后来看书了,交流了,我才发现有些地方口音把“鞋子”叫成“孩子”。外省人听了这句谚语吓了一跳。其实说谚语的人的意思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这是因为狼生性狡猾,且体格强壮,能奔善跑,一旦被猎人发现,它不是东躲西藏,就是逃之夭夭。猎人如果想逮住它,往往要翻山越岭、跑许多的山路。走山路是非常费鞋子的一件事情,而古人脚上穿的大多是草鞋、布鞋,很不耐磨。所以,古时候,人们往往要在磨破一两双鞋子之后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舍不得费这一两双鞋子,人们就很难捕捉到狼。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广泛流传开来了。
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
在古汉语中,“鞋子”不读作“xié zi”,而是读作“hái zi”。后来,“há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作“hái”,另一部分则读作了“xié”,“鞋”字即属于后一种情况。但是,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广东等地的一些方言中,“鞋子”就一直被读成“hái zi”。时间一长,“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误记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田宇轩 摘自《中国校园文学·少年号》2018年第4期 图/千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