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当下的课程改革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一是姜大源先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二是华师大徐国庆博士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三是北师大赵志群博士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三种课程改革虽有一些小的区别,但其实本同而末异,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这些模式虽好,但很难适应全部课程改革的需要,无法以不变应万变。所以,经常有一些老师问专家我这门课程能改吗?怎么改?尤其是一些语文、数学、政治之类的基础性课程,没有“工”的背景,也少有“项目”支撑,被许多老师视为课改的“死角”“盲区”,存在着很大的迷茫与困惑。
诚然,与专业课相比,文化基础课有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改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但并非不可以改。理论上说,创新是无极限的,没有不可改的课程,只有不想改的惰性。惰性窒息创新,放大改革的难度系数,使人见难思返,退避守成。而这又将进一步强化难改、不可改的认知,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些老师是被改革的难度、创新的挑战吓趴了。如果能勇于面对挑战,知难而进,释放创新潜质和活力,基础文化课同样可以改,改成功的。兹举一例证之。
北京劲松职业高中是有着30年烹饪办学经验的老中职学校,烹饪是他们主打的品牌专业。他们的“烹饪语文”课程改革成效突出,根据他们课改实践编著的《烹饪语文》这本“课程改革创新示范精品教材”,已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说,它是课程改革创新的一个精品案例和典型范本。其创新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语文与烹饪的整合创新。烹饪语文是烹饪与语文的整合,烹饪是技能、是职业,语文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化。烹饪与语文的整合,打破了传统语文与烹饪、与专业的割裂、疏离和隔膜状态,使语文走进烹饪、融入烹饪。这样的语文才是职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语文、零距离对接的语文。这一课改的创新在于他们所选学篇目,都是从古今名家的烹饪论述和篇目中极尽搜刮、探驪得珠,遴选出的与烹饪语文相适配的佳作名篇。如汪曾祺的《五味》《寻常茶话》,陆文夫的《壶中日月长》,丰子恺的《湖畔夜饮》,舒婷的《春卷》,梁实秋的《狮子头》,苏轼的《猪肉颂》,林语堂的《中国人的饮食》,袁枚的《随园食单》等。这些篇目分散到12个单元中,构成“主题阅读”板快核心内容。
2.结构方法的重构创新。《烹饪语文》最大的职教特色在于它把语文学习转换成活动学习,使二者有机结合。书中与12个“主题阅读”相应,配套了12个语文实践活动,这是课改创新最大的改革“亮点”和过人之处。如果说“主题阅读”还是传统语文的套路,“实践活动”则是基于“做”和“行动”职业教育逻辑的。主题阅读的字词句篇等,在教材中都落得很实,实践活动也都设计周密可行。可以说,二者配搭都十分得体,整合得非常自然。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新、传统方式的变革和施教方法的升华。更值得称道的是,这样的活动设计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化、体系化的构成。体现了改革者和编写者的匠心智慧和创新精神。
3.课程实施的范式创新。一门课程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施课改,是由课程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显然并不适宜用工作过程或项目化课程予以开发,这也是许多人认为这类课不适宜课改、甚至无法课改的理由。烹饪语文找到了最适合课改实施的抓手和范式,即“主题—活动整合式”课改模式。主题是知识,活动是行动;主题是学,活动是做。主题决定活动,活动成就主题;主题给予学生知识,活动应用和检验知识;主题确定学习方向,活动抵达学习终点。12个主题阅读学习单元,分别配置了12项实践活动。比如:一单元活动是,写味觉词语“酸、甜、苦、辣、咸”的小的调查报告;二单元,改写成语故事;三单元,饮食语言(口语、成语、名言)知识竞赛;四单元,比拼饮食顺口溜;五单元,给菜品起名并配诗;七单元,我来写菜谱;八单元,我讲拿手菜;九单元,写一篇秀家乡美食的文章,并在班级展示;十单元,撰写中国饮食文化的小论文;等等。而且活动设计步骤分明,环节严谨,要求明确,验收严格,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深受学生欢迎。
我坚信如果你有机会读到这本教材,也一定会大开眼界,为之叫好!
(作者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