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学徒制在东西方的形态变迁及其对技术传承的影响

2018-05-14 09:38滕金燕陈明昆
职教通讯 2018年17期

滕金燕 陈明昆

摘 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东西方传统学徒制的不同形态变迁为依据,将传统学徒制的形态发展分为形成-成熟-衰落三个阶段,分别对各个阶段学徒制的发展状况、形态变化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学徒制的形态变迁对技术传承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社会分层、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从这个视角说明学徒制不同形态变迁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影响价值。

关键词:传统学徒制;形态变迁;技术传承

作者简介:滕金燕,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陈明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7-0068-06

学徒制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顽强生命力。从久远的过往到现代化的世界,它依旧焕发着光彩,正如学者所言:“学徒制系统的最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生生不息。”[1]虽然在工业化进程中,手工学徒制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淹没,但它却依然顽强地生存着,而今又焕发出新的光彩,适应时代需求而重生,发展为“现代学徒制”。正是由于学徒制的经久不息,才能够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培养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的技术劳动者和技术创新者,使得古代技术、传统手工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看,学徒制又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存在,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其所折射出的历史文化特征也具有异质性。笔者拟从历史文化及发展变化的视角看,比较分析传统学徒制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与西方(以英国为代表)所表现出的形态变化及其对技术传承的影响。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学徒制在东西方的发展变化,力求寻找出变化规律,构建出学徒制形态变迁对技术传承及社会构成要素的潜在影响。

一、传统学徒制在东西方的历史演进

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最早最原始的存在形态,长期成为社会手工业生产和技艺传承的最主要形式,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学徒制才走向消亡。工业革命在东西方发生的时间不同,所以传统学徒制在不同国家衰亡的过程和时间也不相同。在率先爆发工业革命的英国,传统学徒制也最先衰亡。但直到一次世界大战前,当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传统学徒制相继消沉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此时中国的工业革命还处于起步阶段,且进展很不顺利,学徒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很多领域还占据主要地位。

(一)学徒制在中国的传承

在中国古代社会,奴隶制和封建帝王统治延续的几千年间,技艺传承一直是靠学徒制来完成的,比如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纺织、印刷及冶炼技术等均体现出古代工匠师傅的高超技艺。无论從制度层面,还是从技术层面,中国传统学徒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

1.形成于古代中国的“垂直单项式”技艺传承。从原初意义上讲,“技术”是沟通人与自然的媒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充当着工具和手段的角色。[2]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为了抵御自然或外来侵害,就必须群居在一起,衍生出不同氏族部落,为了生存,氏族首领或有经验的老者就带领部落里的年青人进行生存技术或劳动技巧的训练,如狩猎、搭建房屋、耕种等。这可以看做是古代学徒制的初始状态,即在群体间、家族血亲之间有意识地传授劳动生产技术。这种存在于家族内部的垂直单一式学徒方式,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手工技艺的延续。后来,为了防止一些技艺失传,除了“子承父业”的家族技艺传承之外,还有拜师学艺。通过招收养子(学徒),将技艺传授给家庭以外的人员,向他们传授职业劳动生产技术和技艺,是当时学徒制的主要表现形式。这打破了学徒制囿于家庭的传统格局,并形成了未完全制度化的学徒制形态。[3]受当时生产力水平影响,拜师学艺在当时十分盛行。一方面,通过技艺传授可以使被传授者依靠所习得的技艺或技术维持生计和实现人生抱负;另一方面,拜师学艺之后师徒双方签订协议并互相遵守,使得技艺传承“后继有人”。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授徒式的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生长土壤。[4]

2.成熟于封建社会的技术标准化。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先世代相传的家庭技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当时除了以家族为主的私营手工作坊之外,还建立起了相当大规模的官营作坊。[5]在官府手工业内部实行严格有序的岗位分工,为工人设置了专有岗位和专有工具,以保证生产顺利有效进行,并且为了保护手工技术为一家所用,要求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不能“迁业”,保证了技术的专有性与垄断性。这一时期的社会处于成熟、稳定、快速前进的状态,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社会分工更加明细,加之中央集权逐渐完善,统治者对教育生产发展的控制力度加强,使职业教育逐渐出现制度化的趋势。如,唐代设立了掌管百工的少府监和将作监,要求学徒的学习和制作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和典范,其标准有“砖瓦之作,瓶缶之器,大小高下,各有程准”[6];到宋代,由于官营作坊发展更加成熟,出现“法式”授徒法,“法式”即是一种传授技术的规范标准,由此可见,在宋代艺徒训练已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庞杂,并且出现大量的工艺教本和著述,最具代表的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百科全书之祖。至此,我国古代学徒制在这样肥沃的土壤中,逐渐成熟发展,并趋于完善。

3.衰落于近代资本主义入侵。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不断活跃,资本主义萌芽逐渐萌生于东南沿海各地,商品流通与技术交流合作空前繁盛。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对学徒制的冲击,使得传统学徒制在社会发展面前渐渐“力不从心”,其弊端逐渐暴露,如学制长、效率低、规模小、学习场所限制等因素导致其在新兴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促使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传统学徒制的手工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工厂规模化发展的生产需求,在社会变革发展潮流的冲击下,传统学徒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传统学徒制在西方的沉浮

1.形成期——中世纪行会学徒制。“学徒制”一词真正出现并使用是在13世纪前后,它是伴随着中世纪行会组织的建立应运而生的。中世纪行会组织是一个享有封建特权的封闭性组织,对外拥有就业垄断权,对内实行超经济的强制性管理和监督。[7]学徒制被纳入了行会的管理范围,使得“学徒制从私人性质制度向公共性质过度”。[8]学徒制是行会组织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行会组织里将手工从业人员分为学徒、工匠和师傅三个等级,师傅可以招收学徒,其学习期限为五到七年,学徒学习期满由师傅向行会提出申请,行会审查合格可转为“工匠”,工匠在独立完成一件杰出的工艺作品后方可评为“师傅。”学徒制在行会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下逐渐朝着规范、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行会组织为学徒制制定相应的学习年限,并要求学徒和师傅之间签订契约;每个师傅只能带2-3个学徒,师徒之间的学习以获取技艺为主;在成为师傅之前要对学徒(工匠)进行层层考核等。这些规定都使学徒制更加规范,并且在14~15世纪发展到顶峰。

2.转折期——工业革命时期的学徒制。工业革命爆发后,机器大生产逐渐替代传统的手工制作,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在这种境遇下受到严重的冲击。一方面,受当时社会因素影响,师徒之间除了技艺传承式学习关系之外,还夹杂着一种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关系,长此以往,师徒之间在这种利益关系之上形成一种利益竞争机制;另一方面,由于机器生产代替了人工制作,师傅不再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导致学徒获得师傅技术指导的机会减少,学徒制的质量逐渐下降。加之,随着日益激增的市场竞争力使得行会内部逐渐腐败,表现为师傅开始违反行会规定,招收更多的学徒,并把他们当做廉价劳动力。与此同时,行会组织为了自身利益与少数特权机构勾结,严格控制行会会员数量,掌控学徒晋升师傅的机会。此外,随着城市自由经济主义兴起,人们要求接受正规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使得政府不得不考虑让穷苦大众子弟接受学校教育。为此,传统学徒制在新办的职业学校浪潮中渐渐失色。

3.二战后学徒制的复兴。西方国家的学徒制自工业革命后至二战后一直处于低迷、衰微停滞不前的状态。[9]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国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兴建职业学校,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保驾护航。英国在对传统学徒制进行精良改革后,形成一种“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并在工业化社会中取得了不少成就,成为其他国家的模仿对象,被称为“新学徒制”。

二、东西方学徒制的差异比较

从东西方学徒制历史形态变迁来看,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制度规范与管理主体、师徒的契约签订、历史转折点三个方面。

(一)制度属性与管理规范

在制度属性与管理规范上,东西方学徒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形式。古代中国,由于统治者对权利的绝对控制,传统学徒制从形成到后来的发展一直都是以官府经营与管理的形式存在,并在中央集权的控制与管理下逐渐向规范的制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学徒制管理组织机构。如唐朝的少府监,是建筑、纺织等官营作坊学徒制的管理机构,负责对官办学徒的发展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10]而在西方,行会组织是管理和监督学徒制的主要机构。行会组织之于中國官府不同,它是一种社会公共的管理与监督组织,对学徒制的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师徒契约、带徒人数、教学内容以及出师标准等都做了一系列的规定与要求。这种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标准是学徒制走向繁荣的硬性指标之一,也是在这种监督与管理组织之下使得西方学徒制逐渐走向制度化。

(二)师徒的契约签订

西方传统学徒制的契约需要师傅、家长以及学徒来共同签订,以保证在技艺学习过程中师傅和徒弟的权利和义务。契约不仅是处理双方发生纠纷时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学徒制规范化运行的内容之一。师徒双方签订契约之后,严格按照契约要求进行学习。而在我国传统学徒制的发展过程中,契约的签订是通过拜师仪式确立,通过道德习惯约束学徒的行为,并形成观念上的权利与义务,而没有具有实际法律效益的协定。

(三)历史的转折点

西方的学徒制发展自中世纪到工业革命爆发之前都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两次工业革命爆发使得传统学徒制受到了致命的锤击。工业革命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原先的手工劳作技术,使生产活动中心由家庭转向工厂,促进了工厂内部分工,直接导致学徒制在西方的快速衰败。中国虽然没有爆发工业革命,但是学徒制依旧逃脱不了衰败的命运。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及民族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实业救国,大力兴办工厂和学校,用机器化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传统学徒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再加上当时职业学校的兴起,使得传统学徒制由于自身弊病逐渐消亡。

三、学徒制变迁对技术传承的影响

学徒制之所以能够在历经时间的考验,尤其是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冲击之后依旧焕发光彩,保持生机,主要是因为它身上承载着技术传承的使命,可以说,技术传承是学徒制价值所在。从一开始人们基于技术生存的需要在氏族、代际之间作为技术传授而存在,随着社会分工逐渐深化而使技术渐渐专有化、技术化,到工业革命后出现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而学徒制的形态变迁不仅反映出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变迁。学徒制的形态变迁对技术传承的影响无论是对研究学徒制还是对研究技术变迁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也是现阶段值得我们讨论的话题。因此,笔者将从学徒制形态变迁的视角出发,探讨学徒制对技术传承的价值影响,其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分层以及职业教育等方面。

(一)学徒制的科技影响

早在石器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在改造自然、制作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以口传手授为主要方式的技术传授形式。这是学徒制的雏形,也是科技发展的原始状态,其自身蕴含着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反映着这一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技术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中介,也是人们用来抵御自然灾害的器械。如古代用来浇灌的水利器械是人们用来获取水资源,利用水力、牛力或其他节省人力的器械进行浇灌的工具。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分工不断精细,学徒制也由原先以满足基本生产劳动需要的技术发展到更广泛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这一时期的手工制品也由原先的粗糙加工逐渐转变为精细生产,不仅样式精美工艺精湛,而且在生产效率方面也大大提高。因此,可以说,学徒制是历史进步发展的一面镜子,而科学技术则是他们的产物。据《农政全书》上记载,明代丝绸生产技术已经达到高峰,生产方法也比较先进,如“以一锅专煮汤,供丝头,釜二具,串盆二具,缫车二乘……二人直釜,专打丝头,二人直缫主盆,即五人一灶可缫茧三十斤,胜于二人一车一灶缫茧十斤也。”[11]同时,在学徒制的传承下当时的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稀缺性。即由于统治者掌握着官府手工业的绝对控制权,而且手工艺的使用对象主要是面向王公贵族,贫民百姓基本使用不到,因而技术生产在当时保有垄断性。同时,有些手工技术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可以掌握,因此,手工艺品的质量呈现出一种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技术不能批量生产,而传承人的独有技术制作便是它的科技价值体现。

(二)学徒制的经济影响

经济价值是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直接的价值体现,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形成经济价值,以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学徒制产生初期,主要是生产满足物质生存需要的生产资料,除此之外,人们还通过“物物交换”获取一些带有娱乐性质的其他生活需要,这其中蕴含着一些基本的经济属性。随着社会分工加细,生产力不断提高,手工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农耕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一些手工作坊业主通过不断扩大市场将产业做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有些地区的业主依据自己所处的地位优势和地区特色拓展市场使经济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如江南地区的丝绸业、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等。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带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学徒制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制造产业的发展上,工业制造首先意味着依靠工厂的熟练工人,并在其知识储备以及工厂机械的帮助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崛起,主要得益于它所奉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因“双元制”沿袭、传承和发扬了德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学徒制[12],职业院校联合企业进行办学,双方共同承担育人责任。校企联合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使德国的机械制造产业在短短几十年的蛰伏中迅速发展壮大,也使“德国制造”享誉世界。

(三)学徒制的文化影响

学徒制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起着传递技术工具的作用,而且它在漫长岁月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社会文化。(1)学徒制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一种规范和精艺的技术精神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德艺兼修的工匠精神。“以德为先,德艺兼求”[13]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最主要的体现。为保证工艺品的品质,在官营手工作坊实行“勒名制”,师傅们脚踏实地地进行工艺创作,追求独具匠心的设计、精益求精的品质和不断创新的技艺制作,体现出工匠毫无保留的将热情和精力倾注于工艺制作当中的信念,更传达出一种积极的责任感。(2)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天职观”是学徒制千百年来传递的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勤劳、敬业、职业平等是“天职观”的主要表现,“所有的职业都是上帝创造的”正表达出一种人人都应该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德国的工业制造取得了不可藐视的成效。(3)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学徒制还营造了一种师门文化。即在师门之间保持着一种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师傅是师门的权威,除了向徒弟传授技术技能之外还兼具管理作坊的重任,同时,要求徒弟保守师门技术不外传,以形成自己师门的独有技术文化。

(四)学徒制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无论是在东方的官营手工作坊,还是在西方的行会制度,学徒制的内部系统中都保持着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大概可以分为工徒、工匠和师傅。这是一种逐渐递升的等级秩序,即工徒完成学习年限并考核成功后可以升为工匠,工匠经过考核确定其具有师傅的技术技能时方可升为“师傅”。另外,在古代中国还存在一种“艺士”,这不是一种技能等级,而是一种官职,是对技能出色、教徒有功的师傅的一种奖赏,并且对艺士选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要求具有三年经历以上的师傅方有资格入选。[14]在这种严格等级制度下,再加上传统学徒制学制长的局限性,使得从学徒晋升为工匠再晋升为师傅或者是艺士并不是特别容易,工人的待遇也是依等级而定甚至有些学徒是免费替人做工,工人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以及教育的发展,促使工人们向上流动发展的机会增多,地位也逐渐提高。如现代学徒制中聘任工厂里有经验的技术师傅担任学徒的技术指导和教学指导。一方面,这些师傅是工厂里有经验的技术员;另一方面,又担任学徒的技术指导,不仅是对师傅技术的认可,也是提升师傅威望的机会,在无形中提升了师傅的社会地位。

(五)学徒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传统学徒制主要是通过师傅的口传手授的方式进行小班教学,不仅封闭性强、规模小,而且学习年限长,始终没有进入到正规教育的行列中来。在工业革命时期,甚至由于它自身的缺陷使其沦为行会制度的附庸,在社会大发展的冲击逐渐覆灭。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做中学”,即寓技能于生产劳动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使得二战后不少国家纷纷对它进行改革,并根据自己国家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将企业岗位训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并且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其保驾护航,探索出了一条高效运行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称为“双元制”;英国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依靠政府政策支持,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自制课程计划,实行“学习——实践——实习”工学交替的课程模式,称为“三明治”教育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到工厂实习,然后再回到学校,学校和工厂交替教学。我国在借鉴国外优秀发展经验之后,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使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以上这些案例无不体现了学徒制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

四、结语

传统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原始形态,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对当今职业教育历史形态变迁的部分映射,同时,也反映了当今社会技术的发展与变迁过程。在探讨东西方学徒制形态变迁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对技术传承的影响,了解到学徒制的变化发展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81-90.

[2] 贺世宇.《天工开物》的技术观及其职教的意义[J].职教论坛,2016(28):87-90.

[3] 陈明昆.中外职业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

[4] 刘建新,于珍.中国古代学徒制的变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4):62-65.

[5] 郭守佳,赵冬梅.试论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起源[J].蘭台世界,2011(6):71-72.

[6] 米婧.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4-85.

[7]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6:3-5.

[8] 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M].肇永和,王立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19.

[9] 芮小兰.中西方学徒制的比较及启示[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6):84-89.

[10] 赵雪瑶,于萍,林若鑫.中西方传统学徒制的比较研究——兼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34):35-40.

[11] 王翔.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31.

[12] 陈明昆,颜磊,刘亚西.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诠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6):48-52.

[13] 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14] 王星.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中国工厂师徒制变迁历程的社会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