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院校专业标准建设探析

2018-05-14 09:38傅建钢
职教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摘 要:专业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其关键环节在于专业标准的开发。开展了高职专业标准建设策略研究,分析了高职专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情况,明确了高职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关系。确立了“职业能力→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前后衔接的高职专业标准开发技术路线。从确立具有教学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到遵循职业教育特点设置课程,再到对课程内容作教学化处理,从而完成了高职专业标准的开发。

关键词:高职;专业标准;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模拟公司 + 实战项目双核驱动的‘模具CAM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kg20160816);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试点招标项目“高职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B3201509)

作者简介:傅建钢,男,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4-0019-04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逐步迈入更加关注教育品质提升的新阶段。专业建设则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品质提升的抓手,其主要环节在于专业标准的开发。专业标准是指导高等职业专业教学开展的重要文件,是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等的重要依据。

一、高职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

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对专业标准建设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从不同视角研究与探析专业标准建设理论。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张庆玲教授就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专业标准编制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制定专业标准时,应从企业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开展调研,定位专业;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构建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从教学组织、教师要求、教学设施、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教学条件保障。[1]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张福堂教授对专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要求,专业标准应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2]华东师范大学徐国庆教授等完成了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需求调研报告,文中揭示了职业教育对国家专业标准的客观需求,指出了国家专业标准开发中潜在的一些问题。[3]另一类则从实践应用角度,结合专业对专业标准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如王红梅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研究。[4]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李龙根教授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对基于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进行研究。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根据职业标准,通过专业岗位调研、职业标准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内容组织等步骤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并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研究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提出必须在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衔接,形成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5]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元兴教授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突破与重构,他认为,在“互联网 + 大数据”的背景下,要突破高职会计专业原有的教学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职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突破点主要包括拓展就业面向、提升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培养以及完善课程资源等方面。[6]

2012年,教育部组织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其中,包括全国400余个高职专业标准。该标准旨在解决不同高职院校专业之间边界不明、核心课程不清等问题,试图一举改变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十多年来缺少国家标准的局面,从而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但是,由教育部组织的本次专业标准制定,在过程中存在不够规范、不够严谨和前后衔接不当等方面问题,其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到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我国高职专业标准的研究任重而道远,本文力求有所突破,能为高职专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高职专业标准建设策略分析

(一)专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

1.两个标准拥有相近的目标。不管是专业标准还是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其终极目标都是使将要或正在从事一定职业的员工,满足工作单位对从业者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以专业标准指导教学过程,以保证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满足工作单位的需求;而职业资格标准则是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来促使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达到工作要求。此二者在根本目标上基本是一致的,而专业标准对教育性具有更高的要求。

2.两个标准最终都指向职业岗位。职业标准与职业岗位的关联度更为密切,它直接反映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高职教育为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需要将专业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对接,即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对其做教育化处理,使其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

3.两个标准拥有相近的对象。两个标准所指向的主要对象都是与职业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标准以职业院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因为他们是职业院校对工作單位最直接的成果输出。职业资格标准指向的对象则是准备工作或正在工作的人员,而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就是比例最大的准就业人群。由此,决定了两个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对接是一种必然要求。

“双证书”制度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是,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都未对职业资格证书提出强制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一项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物化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职院校应当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纳入毕业资格条件。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引入模具工和模具设计师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从而有助于明确专业定位,进而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技能要求与知识要求;将模具工、模具设计师等岗位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与模具专业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有机结合,使职业、专业和课程有效对接,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与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模具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为其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和今后成长为专门的职业人员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当前,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追求“双证”,往往选择某些容易通过但含金量不高的证书,也就是说,学生尚未入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已经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专业标准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了一个蓝本,要求各专业选择政府的权威证书。高职应该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上与中职教育区分开来。因此,对高职学生提出高级职业技能的要求是高职专业发展的一种必然。在模具专业标准中,应当明确针对模具工、模具设计师等核心职业岗位所必须取得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并建议将此纳入学生的毕业资格管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相关度比较大的专业往往设置相同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比如都要求考取某两本职业资格证书。从表面上看,可能只是证书要求的一致,但其背后传递出的信息却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对本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不清、对专业特色提炼不明这样的事实。

(二)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

高职专业标准在多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诸如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等。然而,当专业标准与本专业现行做法(如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设置等)存在较大差别时,必须进行分析和权衡。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已拥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历年来,所培养的学生均受到铁路局的欢迎,对毕业生的需要供不应求。但学校的某些专业,尤其是老牌铁道类专业与专业标准却存在较大差异,那么,该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是以专业标准为基础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还是基本维持现状仅进行微调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7]

高职专业标准重在标准的普适性,而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则需以此为基础加以细化。高职教育与当地区域经济拥有极为紧密的关联度,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对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普适性的专业标准显得偏低;但对于经济发展较缓慢地区而言,普适性的专业标准仍然显得偏高。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依据专业标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高职院校制定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区别并不是根本性的,也没有背离专业的本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专业标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成为专业建设的引导,而不是变成一种束缚。各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从各校的实际出发,完成专业标准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准确对接。

三、高职专业标准开发技术路线

借鉴国内外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方法,本课题确立了“职业能力→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前后衔接的专业标准开发技术路线,搭建起就业岗位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桥梁。以职业能力为对象,设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并最终落实到教学实施的层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确保教学的可操作性

根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开发出学生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以此为起点是一种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有效手段。要确保以此为基础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操作上的可实现性,从而搭建起由學校向工作过渡的桥梁。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要以目标职业岗位为依据确立总体目标,还应当罗列出职业能力条目。这样,将有利于教师全面细致掌握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使培养方案更具可操作性。

同时,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以学生作为主体来解释需要达到的目标。比如,对高职模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可界定为“理解模具结构基本原理,掌握模具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方法,能对产品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开展模具结构设计”,而非“教会学生模具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

(二)课程设置应遵循职业教育特点

如何处理好国家层面专业标准的统一性与地方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成为专业标准开发设计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专业大类进行专业标准的开发,是世界各国在专业标准开发时的普遍做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建议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开发设计,采用课程模块而非课程作为最小组成单元。以课程模块作为最小组成单元,能够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组合问题。

在专业标准开发中,应当突出课程设置的职业教育特色。课程设置的逻辑直接反映了专业人员对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解。根据“从职业能力到课程设置、由课程内容到教学实施”这一路线开发专业标准。通过对专业大类面向岗位群的划分,实现从专业大类向工作岗位的转化;由工作岗位向工作任务转化是对各相应工作岗位内的工作任务的细分;从工作任务到课程模块,是对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一个课程模块就是一条职业能力,所有职业能力的累积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由课程模块按照一定的逻辑组合而成,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内企业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等因素,通过模块的自由组合,形成兼具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对应,那么,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某一工作任务与某一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而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项工作任务与其他工作任务的关系。通过把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设置,从而达到了将真实工作岗位之间的逻辑关系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的目的。由此使得课程定位更加清晰,而教师则能更好地理解所教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所教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施时,能够有意识地将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融入到课程设计中。

(三)课程内容应作教学化处理

按照专业标准开发技术路线,由职业能力到课程设置、再到课程内容,旨在将真实的工作现场转换成教学现场(虚拟的工作现场)。以模具专业为例,真实的工作现场是由熟练工人通过工作完成模具零件的加工,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而校内教学是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废品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生搬岗位工作到教室,势必大大增加教学成本。况且,有些模具零件的加工需要花费几天时间方能完成,而教学时间却是有限的,不可能用几天时间去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过程。因此,真实岗位工作内容不能生搬到教室,而要通过对真实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将需要掌握的职业能力转化为具备教学性的目标能力,并且还应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对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养进行整合,使其成为符合职业教育和学生学习规律的课程内容。为此,教师应编写更为实用的、承载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内容的教材,并依据课程内容,重视整合教材以外的多样化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庆玲.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编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266-267.

[2] 张福堂.专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分析[J].职教通讯,2012(34):23-26.

[3] 徐国庆,唐正玲,郭月兰.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需求调研报告[J].职教论坛,2014(34):22-31.

[4] 王红梅.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7):45-47.

[5] 李龙根,刘志伟.基于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 2016(3):67-70.

[6] 马元兴.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突破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6(20):34-37.

[7] 付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探析[J].高教论坛,2014(5):105-107.

The Standard of Major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National Occupation Standard

FU Jian-ga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Shaox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Shaoxing 312000,China)

Abstract: Major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key link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jor standards. Firstly, the strategy analysis of major standards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jor standards and national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s analyzed, and the doc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jor standards and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is defined. Then the thesis explain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jor standar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line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curriculum,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major standards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operabi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curriculum setting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jor standard; occupation standard;talent training plan

[責任编辑 盛 艳]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