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别太执着于孩子的“听话”

2018-05-14 17:56郑渊洁
家教世界·V家长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盗窃罪期末考试刑法

郑渊洁

我们通常相信,成绩好、工作好的人都是小时候特别听话的,某些情况下确实在理,但并非百分百准确,甚至有时还与大家的经验习惯正好相反。

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吗?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夸孩子:“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但好孩子的标准真的是听话吗?

一些家长或老师认为,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是不听话的结果。

不听话的孩子普遍有这几个特点,比如调皮、好动、爱胡思乱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脑洞大,甚至喜欢恶作剧,但是却很重感情。据说学生长大后,能去看小学老师的,大都是当年学习成绩不特别优秀的学生,甚至是经常被老师贬低的学生。而当年学习优秀甚至是班干部的学生,长大后看望小学老师的并不多。

事实上,成功人士当中,有相当多的人小时候属于调皮的孩子。对于孩子学习成绩中下的家长,很可能因祸得福。

最珍贵的素质是质疑

我的女儿在小学时遇到不称职的老师,那老师曾经用手指戳我女儿的头,还在教师办公室当着我女儿和同学的面长时间抽烟。

一次,那老师在课堂上用恶语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贬损一位学生,我女儿看不下去了,当堂放声大哭,老师问我女儿,”你哭什么?” 我女儿不回答,继续大哭。老师给我打电话。

女儿放学回家我问她为什么在课堂上无原因大哭,女儿说老师用那么难听的话骂同学,她没有别的办法制止老师,只能用大哭的方法制止老师。

我同那老师沟通无效后,对女儿说:“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然而女儿是全中国最喜欢上学的孩子之一,她坚持要上学。我很无奈,当时北京有了国际学校,有的国际学校招收一定比例的中国籍学生,于是,我将女儿从公立学校转到北京一所国际学校就读。

一天上课时,外籍班主任生病,临时由一位中国老师代课。那所国际学校每个班12位学生,上课时学生可以走动、去洗手间、喝水,甚至交谈。那位代课老师不适应这样的课堂环境,对学生说了一句话:“学生要听老师的话。”

校长知道后很是吃惊,立即将临时代课的老师叫来,对那老师说:教师对学生说“学生要听老师的话”属于严重错误,学生身上最珍贵的素质,是敢于质疑老师,敢于和老师辩论。念你刚来学校是初犯,给你一次改正的机会。

不盲从权威,敢于质疑,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应该是一个人能获得人生成功的基本素质。能拥有以上素质的人,是从小日积月累形成的。家长如果将“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天天挂在嘴边训导孩子,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逆来顺受、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人。

惊天地泣鬼神的父爱

我的儿子郑亚旗上小学时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某次他放学回家,对我说:“班主任老师将期末考试题以及答案告诉全班同学了。老师还让我们背下来,还说不许告诉家长和外班同学。”

儿子的班主任参加出题,所以知道考试题。我大吃一惊,脱口说:“这是漏题啊,老师这是教你们干坏事啊。” 亚旗问我:“为什么是干坏事?” 我说考试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应该知道考题和答案。否则考试就不公平了,不公平的考试,就是干坏事。

亚旗问:“老师为什么这样?” 我说:“她应该是想在和其他班的老师竞争时胜出。” 那时评判老师的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就是老师所带班的期末考试成绩。

郑亚旗说,“这么严重的坏事,你应该去告诉校长了吧?” 我想了想,说:“如果我向校长举报,咱们需要事先做好离开这所学校的准备。否则你在班上将度日如年。” 我还记得当时亚旗说他本来就度日如年了,应该是度日如十年吧。

当时我还没做好将孩子领回家自己教的准备,只好选择了另外一种和老师漏题作斗爭的方式。我认定,如果我屈从老师漏题并同意我的孩子参与期末考试作弊,对我的孩子是负面教育。

于是我告诉郑亚旗: “期末考试时,你故意答错题,拉她的分。但前提是别低于六十分,低于六十分要补考,划不来。”

学生考高分不容易,其实,故意考低分又不能低于六十分要求自己正好考六十分更不容易。

我听说有的家长用物质手段刺激孩子考高分,我就借鉴了这个方法。我对儿子说:“如果你期末考试考到六十分,我就给你买你觊觎已久的数万元的烧油的遥控直升机。考六十一分,奖品的等级下降。六十二分之后奖品等级逐级递减。” 我认为,这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父爱。

人只应有一种禁忌

尽管我从来没对我的孩子说过你要听话这句话,但我认为孩子也要听话,听谁的话?听法律的话。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清楚,对爸爸妈妈最大的爱,是看好自己别惹事。

有一个也是未成年人聚集的地方邀请我去讲课,这个地方叫少管所,全称是少年犯管教所。可能少管所觉得请两院院士去给孩子们讲课差距太大,请我这个曾经被学校开除的人给他们讲课没有多少反差,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我第一次去少管所是1980年11月17日,那天和我一起去的还有作家萧军。我在少管所目睹了被管制的孩子和爸爸妈妈的泪眼。在那一刻,我就意识到,作为孩子,对爸爸妈妈最大的爱是看好自己别惹事。

一次我应邀去少管所讲课,讲课之余我和一位个子较小的孩子聊天。我问他是犯了什么罪进来的。他说是盗窃罪。我问, “盗窃罪应该有年龄限制吧? 你看上去很小呀。”

他告诉我,《刑法》规定年满16岁的人,一次盗窃了五百元,就构成盗窃罪。当年的规定是500元,现在应该提高了。我问他:“你是在多大的时候偷了多少钱?”

他说:平时同学过生日会请大家吃东西。他家穷,他过16岁生日时,也想请同学,但没钱。他就在上学乘公共汽车时偷了一个钱包,被当场抓住,钱包里正好500元。他当天又正好16岁,于是犯了盗窃罪。当时规定年龄按当天零点计算,现在好像改为晚上二十四点。

我当时就说抓错了人了,应该把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抓起来,因为他们没有告诉你什么是盗窃罪。他问我:“您告诉自己的孩子了么?”

我惊。离开之后马上买了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时咱们中国的刑法有419个罪名,有的罪名到了14岁就要判刑进少管所,其他罪名到了16岁就会被判刑。

我将儿子叫过来,给他念《刑法》,想让他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刑法》比较枯燥,大家知道考律师比较难。郑亚旗摸我的额头,说你没事吧。

后来我就将《刑法》的419个罪名编写成419个寓教于乐的故事,作为给郑亚旗的家庭法制教材,取名《皮皮鲁和419宗罪》。这样,郑亚旗看起来津津有味,同时知道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我在作品《我是钱》里有一段话,同样适用于学习成绩中下的孩子的家长们: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越少。人只应有一种禁忌:法律。除此之外,越肆无忌惮越好。

猜你喜欢
盗窃罪期末考试刑法
我国刑法立法效益提高的制约因素与实现途径思路构建
论盗窃罪的秘密性
刑法修正案研究述评
期末考试
中国刑法立法晚近20年之回眸与前瞻
盗窃与诈骗
从“占有关系”重新界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
十年
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方式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