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亮 姚远
[摘要]东北大学创立于1923年,是立足于东北三省的一所高等学府,亦是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首个内迁的高等院校,其迁校之路格外崎岖辗转,先由沈阳迁北平,继而迁西安、开封、三台,抗战后又将分部迁回沈阳、长春,其间又有再迁北平之举,可谓峰回路转、治学维艰。作为东北大学主体院系之一的工学院在抗战期间乃迁西安与西北联大同院办学,此后并人西北联大并一直作为西北联大及其后继院校的组成部分,再未迁回东北。全面梳理东北大学辗转迁校的历史及其与西北联大的密切联系,认为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是其辗转迁校的深层次历史原因。东北大学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抗日保种的历史紧紧联系,其迁校过程亦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展现出全校师生爱国求知的优良传统,是抗战期间全民族奋起抗击侵略者的缩影,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东北大学;西北联大;西安临大;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张学良;抗战;迁校
东北大学创立于1923年,是立足于东北三省的一所高等学府,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其历史没有京津沪一些大学悠久,但是由于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与东北大学的创立背景,该校从建校伊始就担负着弘扬爱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提升国民素质的特殊历史使命,并在发展过程中将其不断传承与发扬光大。因而,东北大学的创立与发展史,尤其是抗战期间的发展史,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抗战期间,受战局影响高等院校大多内迁,处于日本侵略者人侵中国的肇始之地,东北大学在1931年即成为首个内迁的高等院校。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东北大学迁校之路格外崎岖辗转,先由沈阳迁北平,继而迁西安、开封、三台,抗战后又将分部迁回沈阳、长春,其间又有再迁北平之举,可谓峰回路转、治学维艰。作为东北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厘清东北大学迁校始末并探讨其历史原因,对深入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抗战期间中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作为东北大学主体院系之一的工学院在抗战期间乃迁西安与西北联大同院办学,此后并人西北联大并一直作为西北联大及其后继院校的组成部分,再未迁回东北,因而东北大学与西北联大亦有无法割裂的联系。
有鉴于此,本文意在厘清东北大学辗转迁校之脉络,探索其与西北联大的联系,追溯其爱国求知的优良传统,并在历史与時代的视角下探究其辗转迁校的深层次原因。
一、建校初衷与“九一八”后迁校北平
东北大学于1923年4月26日正式创立。当时,“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东北大学创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地方人才,建设东北,保卫东北。”为此,校长张学良提出“教育兴国,抵御侵略”,“振兴东北,培养各种人才乃当务之急”,并指出创办东北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以促成国家现代化,从而消弭邻邦的侵略野心。”可见,东北大学从建校伊始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其特殊的政治和文化意义,抵御外来侵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地方人才是其基本任务。
东北大学初创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亲任校长,逝世后于1927年11月8日由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短暂接任,并于1928年8月16日由张学良继任,从此与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结下不解之缘。“至‘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子弟就有387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开办之初,全校分设文、法、理、工四科。”可以说,初创时期的东北大学校长规格之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对其非常重视,力图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东北落后的面貌,并力争实现建校初衷。
1923年7月录取学生共310人,合沈阳高师、公立文专未毕业学生480余人,10月24日举行开学典礼。建校期间,张学良对一手创办的东北大学非常重视,一直给予大力扶持和大量投入,不仅投入巨资建设“大楼”,而且重金延聘“大师”,促成了东北大学的快速发展,使得东北大学虽然创立较晚,但“论规模、设备和教授阵容方面,与关内历史悠久的大学相较,毫无逊色。”及至1931年9月1日,“本校第九年度开学,有文、理、法、工、教育五学院及农科,计中国文学、英文、俄文、哲学、史学、物理、数学、化学、生物、法律、政治、经济、机械、电工、土木、采冶、建筑、纺织、教育、农艺、园林、畜牧二十二学系及法律、政治、国文、英文、英文、数理、博物、公民、史地、体育八专例科。学生两千余人,教授多为海内名宿,循循善诱,弦歌时雍。……除附设工厂、农场,专供学生实习兼事生产外,又设置理工各学系实验室,……各学系研究室多间。图书仪器设备均及齐全。”可见经过短短8年的发展,东北大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学科体系,学生规模较大,且教学设施已经较为齐备,可以比肩创立较早的关内大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大沈阳校园被日军侵占,成为日军的兵营。全校师生连同教职人员家属1000余人“乃于同月二十六日集团乘北宁路专车西上,仓促就道,校中印信档卷,以及公私图书衣物,均未及运出,全部损失,不可亿计。车行三日始抵北平,师生中多囊空如洗,沿站乞食,有忍饥数日而未得一饱者,其颠沛情况实难罄述。”据统计,由于校中的档案、图书、仪器设备等均未及运出,合计损失793 134 191.74美元。
1931年10月18日,东北大学在北平开学复课。张学良指出:“保持东北大学,不是由于封建思想,而是因为东北土地亡了,要用东北大学做联系东北的生命线。在国家可借此以维系东北人心,在东北人民可借此知道国家不忘东北;在国内同胞,借此睹物份情,痛鉴前车,可愈知效忠国家。所以东北大学除了它的本身使命之外,实具有最深远的国家民族意义,一定会受政府的维持及国人的捐助的。”因所至匆匆,东北大学在北平的校舍散在多处,大都是借用的。“十一月八日,借南兵马司税务监督署旧址复课。当时教室兼作饭厅宿舍,而师生犹不嫌简陋。……民国二十一年春,借广安门大街前农商部国货陈列所旧址作校舍。……至翌年五月,热河被陷,平津吃紧,东北师生相率逃往晋省暂避,塘沽协定成立后,又再返北平,以西直门陆军大学旧址为总校,广安门大街校舍为第二分校。”1932年2月,此前流亡关内的冯庸大学、东北交通大学先后并人东北大学。
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在北平期间一些系科相继停办。1932年夏,数学系、法律专科、政治经济专科、采冶系、体育专科学生毕业后停办。1933年,文学院俄文系、哲学系,理学院物理系,工学院建筑系,教育学院公民史地系停办。1934年,农科各系全部停办,理学院生物系,工学院纺织系停办。1935年,教育学院、交通学院、理学院停办,英文系、法律系、机械系停办。此时,文学院只有中文、史地系,法学院只有政治学、经济学系,工学院只有电工、土木系。及至1936年5月,“东大现有文法工三院,……共有学生六百余人。”“东北大学的经费,每月由政府拨款二万五千元,一切费用均出此区区数目。”“东北大学的学生一般的生活情形,是太潦倒了,原因是他们都是省亡家破的流浪者,……他們的家庭再没有钱来供给他们的子弟来读书。……他们的生活太潦倒了,但他们的精神却也因为国难家愁的关系而异常振作呢。”可见东北大学在北平的办学规模日益缩小,与5年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但学生依然饱含报国热情努力学习。
193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曾指出:“该校近年经过重大变故,仍能于短时期内,移地集合复课,在困难环境中,勉力维持,并实施严格教育,苦心孤诣,良用嘉慰。”并令整理院系:“工学院机械、电工两系,合并为机电系,纺织系本年暑假结束,应即停办,该院暂定设土木、机电两系。”充实设备:“该校工学院实验设备,颇多借用,应即设法添置,文、法、工各学院图书极形缺乏,亦应择要次第添置。”加强教学管理:“该校教授,多系兼任,与学生学业妨碍甚大,应即提高其待遇,同时增加授课时数,并限制在外兼职。”可见当时国民政府较为重视东北大学的办学与发展,且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很多政策并未如愿。
二、迁校西安与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
“民国二十四年初,……张校长汉卿,以北平环境险恶,乃主迁校西安。二十五年二月,工学院和补习班首迁西安,以西门内前陕西农专旧址为校舍,成立了西安分校。”此时正值张学良在西安主持军务,迁校有利于保证东北大学的师生安全。张学良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1936年1月东北大学接收完毕,又略加修整,2月将工学院(5个班级107人)和补习班(3个班级156人)合计260多名学生先行迁人,并于2月24日正式开课。”
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特别重视东北大学西安校园的建设,1936年5月,他将旧东三省官银号结余款15万元现洋拨给东北大学西安分校作为兴建新校园之用,并于校内组织建筑委员会,加速进行绘图、买地、烧砖、购料等事宜。9月初新建校舍开工,按文、法、工三院齐头并进,以期速成。在修建大礼堂时,张学良有感于“九一八”后国破校散的处境,为礼堂基石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噪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表达了对东北大学深切的感情和保家卫国、还归故土的强烈愿望。1936年12月9日,东北大学工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纪念“一二·九”运动1周年活动,准备到华清池面见蒋介石请愿,张学良不顾蒋“格杀勿论”的要求追上并劝回学生,承诺1周内用实际行动回答学生提出的抗日要求。3天之后,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西安的东北大学工学院学生为了实现张杨二将军的八项救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成立了国防化学研究班、通讯班、侦探班和战时准备讨论会等,以充实救亡分子在非常时期的知识和技术。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高等院校内迁以避战火。教育部于9月10日发布16696号令成立西安临时大学,并聘时任国立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任筹备委员会委员。西安临大第二院的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体育学系以及工学院与此前迁至西安设立分校的东北大学工学院共处一院办学(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直至1938年3月。1938年3月6日,由于抗战形势的变化西安临大继续南迁至汉中,并于4月3日奉教育部令改立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其工学院设置土木工程学系、矿冶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讯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纺织工程学系。
在与西安临大同院办学期间,两校关系密切,东北大学还曾为临大代建校舍。“案查贵校理工两学院将来拟在本校上课,所需各种设备前经委由本校代为修建,以资应用。综计:1.添建教职员宿舍30间,…...2.添建学生盥洗室7间,…...3.添建学生大厨房及其他房舍15间,…...4.添建办公室11间,…...5.添建厕所7间,……以上各项共需款约18 950元。前承贵校拨付之一万元,已以支出浩繁,早经用罄,……此值本校经费困难,……希再迅速拨付一万元,俾资归垫。”东北大学“在西安时,二十六年度建设事业专款二万元悉用于建筑校舍,其后西安临大由平迁陕,在本校借用宿舍,容纳学生五百人,实赖有此项建筑也。”
此外,东北大学在西安期间还致力于服务抗日。“二十六年十月有负伤官兵二千余人运抵西安,本校即首组慰劳队、看护队,逐日轮流服务,迨其正式人后方医院始已。同时全体师生筹款购买实用物品,捐募旧衣旧被,分别赠送伤兵。旋发动全校教职员学生,组织二十个宣传队,分赴各县宣传兵役。……是年终复有学生三十余人,请求躬赴山西前线服务……历时一月,始返校。”
自1938年末开始,西北联大各院系奉教育部令开始合并改组。“自下年度起该校农工两院应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及私立焦作工学院,分别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及国立西北工学院。”(教育部训令《令知自下年度起各院系调整办法》,二年发汉教第[5942〕号,1938年7月21日)其中,西北工学院是第一个自西北联大母体分出独立办学的学院。1938年7月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令:“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与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及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改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自此,东北大学工学院正式并人西北联大的后继院校——国立西北工学院,且再未返回东北。此后直至抗战胜利,国立西北工学院一直在汉中城固古路坝天主教堂办学。该院1938年12月11日开始上课,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系,后增设工业管理系;1939年3月16日增设工科研究所与工程学术推广部。此时的东北大学工学院实际上已经与参加改组的其它大学融为一体组建了新的院校,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使抗战胜利后其师资设备等也均由国立西北工学院予以传承。
在院系设置方面,“以前本来是文、法、工三院,这学期工学院合并‘西北联工去了,因此新添了理学院。文学院分史地、中国文学两系,法学院分政、经两系,理学院因新设仅化学一系,全校共二百七十四个学生,中有女生三十八人。各系都设研究室,每个学生都有指定的导师。”“二十八年度除原有中国文学系、史地学系、化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五学系照旧听候教育部统一招考分发新生外,并已邀准添设工商管理学系。”虽然经过调整院系尚称完整,但办学规模较之前已经大为缩减。
为了尽快改善教学条件,东北大学在三台新建了一批教学设施。“东大于二十七年初到三台,当时物价非常便宜,……因此乃有今日齐备足用的新桌凳。……去年新建图书馆、大礼堂、阅报室、化学实验室,及宿舍三院,所以现在宿舍一切均甚完整。”“据由西南西北重庆各方转来同学之评论,东大体育场,在今日迁徙之全国各大学中要首屈一指。”“图书馆是独门独院的,煞似故乡四合套的房子,……一百多人看书写作,有的只是沙沙地写字和翻书的声音,……五系的研究室,明窗净心,书架上列着专门的材料,角上有教授的座位,同学常来问疑质难。”“运动场不但是我们的乐园,还是全三台学生的活动圈,……清晨,天上的残月刚刚隐匿,全体师生,便将国旗升送杆头,……每到下午,运动场是格外热闹了。球队、国术团、田径队,纷纷驶能。”“五十间宿舍,是暑中的新建筑。每个房住上四位同学,两书桌、四小凳、席棚、玻窗、白粉墙、三合土的地,安静极了。”
东北大学的学生“迁三台后,地区宁谧,生活简朴,兼之抗战信念与时俱进,好学之心油然沛发。图书馆每夕有人满之势。”“东大图书馆中,常有成百个人,每天守定一定座位在伏案读书,……常有人满之患。另一部分,各自在宿室中苦干。”“东大现有学生,包括全国各省籍贯,东北籍者,已成最少数。在感情交流中,除了言语稍异而外,实分不出东北东南,或什么畛域之见。在此经历中,乃养成他们咬牙苦干之精神,尤其对于宣传募捐或献金等一切救亡工作,他们真能争先恐后,现身说法,真有当仁不让之慨。”
东北大学的学生秉承传统,仍继续致力于抗日活动。“迁三台后,首由学生组织话剧团、国剧社,利用假期或年节,出演募捐,慰劳前方将士,为数不尠。……二十七年一月起,全校员生复发起公民长期献金运动,……初仅本校员生加入,不久地方人士亦相继赞助,每月献金数目,约二百元上下。……迄今一年有余,獻金总数超过两千余元。”此外,还曾有20名学生参加印度远征军。如金毓黻所言:“今我东北大学二十少年,振臂一呼,投笔远征,意志甚壮,三台各中学生群起应之,二三日间志愿从军远征者,不期而得数百人,将见各地学生,风起云涌,势不可遏。……属籍,皆不出东北四省,是不仅为本校之荣誉,更为吾乡人之光辉。是知今日之学生运动,正由吾东北大学为之倡导,一如五四运动之北京大学,而其用意之深远,视五四运动尝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则吾校师生所可引以自豪者也。”
在三台办学至1944年时,东北大学录取新生规模为:“计文学院国文系三十名,外国文学系二十五名,历史系三十名;理学院数理系十六名,化学系二十七名,地理系二十六名,土木工程系甲班三十七名,乙班四十名;法商学院法律系三十六名,政治系三十五名,经济系四十名,工商管理系三十五名;共计录取三百七十七名,最近部中分发本校新生名额计各院系共四十七名。”可见经过三台期间相对稳定的办学,其规模已有所恢复。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在三台的东北大学学生“从五月起,拿了学校当局发给的旅费,怀着焦急的心绪,不辞艰辛地返到东北。……同年十月,就草草在沈阳复校了。”及至1947年,东北大学恢复了工学院、农学院,“全校共有一千余学生,分文、理、法商、工、农五学院。……此东北最高学府,前途发展,当可预卜。”内战爆发后,自三台返沈的东北大学再次被国民党迁至北平。为了培育人才,1946年2月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解放区重建东北大学。“是年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任命张学思为校长。”党重建的东北大学“从在本溪创办时起,随着形势的发展,时而丹东,时而通化,时而长春,最后终于在佳木斯安顿下来。……1949年迁校于长春。”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大学委员会、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北平东北各校学生处理办法的规定》,决定将再迁于北平的东北大学解体,其工学院迁回沈阳称沈阳工学院,理学院、文学院则与长春的东北大学合并。1950年,以沈阳工学院为主,联合抚顺矿专、鞍山工专组建为东北工学院,成为冶金部直属院校,此即今日校址位于沈阳南湖的东北大学之前身。1993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
五、东北大学辗转屡迁的历史原因探析
抗战期间东北大学之所以屡次迁校、多方辗转,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作为当时东北的最高学府,东北大学的命运不仅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与国民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和学生运动不断发展的影响。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客观上导致东北大学多次迁址移校,主观上则使东北大学的领导者和师生始终不忘国恨家仇,保持着清醒的爱国头脑。总体而言,以下4个方面是导致东北大学辗转屡迁的最重要因素。
(一)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东北大学1923年建校后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9年间一直为东北地方政府所扶植和掌控,其创立初衷、办学宗旨即与加强东北国防和培育地方人才密不可分,充裕的办学经费亦来自于东北地方政府。这一阶段国民政府对东北大学相对独立的办学实际上是予以认可的,且并未进行任何干预,因而东北大学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很快,其教学设施与教学质量一度与关内建校较早的大学相媲美。“九一八”事变后,随着全国形势的急剧变化,国民政府开始逐渐加强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干预,以图在全国统一思想,控制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大学迁徙关内至西安事变前这一阶段,中央政府的势力即开始不断渗透至学校内部,与张学良集团争夺东北大学的领导与管理权;另一方面,东北大学在中央势力的影响和冲击下亦作了一些适应国立化要求的调整。张学良主张将东北大学由北平迁至西安,是由于当时其在西安任职,希望自己一手创办的东北大学能在身边受到保护并进一步发展。而此后在北平的东北大学进步学生积极投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和在西安的东北大学工学院学生促成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震惊。很大程度上,国民政府是为控制学生运动而把东北大学改为国立,希望加强对东北大学的直接控制,从法律意义上推行其治国思想和教育政策,消弭地方传统对东北大学的影响。在派员接收遭到东北大学师生拒绝后,中央政府在开封设立东北大学办事处,宣布北平各学院迁往河南,但由于开始时响应者甚少,嗣又采取停拨经费、断绝公文的强制性措施,同时制定“善后政策”,通过强制加拉拢的手段迫使学生就范。当时东北大学分处北平、西安,在开封设置办事处的实际意图是“分而治之”,借此树立将其收归国立的“正统”地位。虽然学生为此爆发了护校运动,却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终只能按照中央政府的意愿接受改组。将东北大学工学院并人由西北联大率先分立出来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中央政府对原东北大学采取的分化政策。几经辗转分化,中央政府加强了对东北大学的实际控制,并将东北大学进一步迁至三台远离战事,在保证教学环境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进步学生参与各种爱国运动的机会。由此可见,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在很大程度上引致了东北大学的辗转迁校,中央政府迁校的目的在于加强控制、有效干预,地方政府迁校的目的则在于寻找契机、再谋发展。
(二)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
东北大学创立以来直至迁北平前,作为东北的最高学府一直是独自为政,其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东北的地方烙印,由于创立之初即有强国御侮之用意,师生的爱国之情格外强烈而真切。分两部迁校北平、西安后,由于分处两地的东北大学学生均不顾不抵抗政策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令国民党当局十分头疼,力图通过在东北大学全面推行党化教育以统一学生思想,消弭爱国运动,达到推行其不抵抗政策的目的。由于东北大学学生间接上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扭转了全国局势,国民党当局更是大为光火。为此,国民党通过停办迁校的手段分化瓦解学生力量,将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的子体院校国立西北工学院,强制接收东北大学并迁校开封均属此意。为将国民党的意志灌输给进步学生,不惜插手学校内部事务组织所谓的“铲共护校团”到开封另立门户,并断绝北平东北大学办学的经济来源和公文往来,最终通过迁校将东北大学分割得四分五裂。对于进步学生,国民党采取了强制加怀柔的分化策略,当时多数留守北平未去开封报到的学生被开除学籍,而国民党又通过“善后政策”吸引想要完成学业的东北大学学生,使其不得不就范。即使学生为此爆发了护校运动,在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政策下也显得无能为力。最终国民政府教育部停发在北平东北大学之经费并在开封成立办事处对起初反对迁校的师生许以“救济政策”,促使许多师生为了生计和学业不得不南下投汴,形成了东北大学各分校自顾不暇、不逞串联的态势。但东大一部分学生仍不赞成改为“国立”,对此国民政府又予特定补偿,以怀柔与安抚政策彻底瓦解了这些学生的抗争。在当时形势下,进步学生由于背井离乡本已穷困潦倒,加之政府的极力打压和安抚利诱,为了完成学业报效祖国而最终不得不接受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实属无奈之举。可见,国民党对东北大学迁校的指导思想和采取的种种措施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防止进步学生的爱国思想与其不抵抗政策相左而在社会上引发危急其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潮,在东北大学全面推行党化教育更是为了加强对思想领域的控制,从而分化瓦解爱国师生的抗争,消弭可能存在的“政治隐患”,确保国民党集团的既得利益。
(三)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
客观上讲,国民政府虽一直推行党化教育,但其也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富强的重要性,因而虽对东北大学采取迁校分化、分而治之的策略,却也不得不考虑到抗战局势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迁校策略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东北大学的师生自建校起就有优良的傳统,决意不受奴化教育而离开沈阳,此后一直致力于复土还乡、救国保种,在抗日期间的艰苦条件下培养出一批国家急需的人才。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旋即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校伪致慰问,劝师生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9月26日即匆匆走上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由沈阳迁北平,由北平迁西安,由西安迁三台的几次迁校,都是与抗战形势发展紧密联系的——由沈阳迁北平是由于“九一八”事变爆发,沈阳已无落脚之地,而北平高等院校较多,尚可有所照应;由北平迁西安是因为华北沦陷,平津告急,华北大地“已不能安静地放下一张书桌”,且当时张学良在西安任职,便于提供较为稳定的办学环境;由西安迁三台,是由于日军频繁轰炸西安,只能继续向后方迁校以避战火。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遂迁回故地复校。虽经多次辗转跋涉,建筑、图书、设备、档案等均有很大损失,但每到一地东北大学师生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振作精神、恢复教学,并通过多方努力建设校园、改善条件,张学良和国民政府亦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得高等教育的火种终究得以保存。东北大学的师生在辗转迁校的过程中协力将爱国乐业的优良传统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实属难能可贵。“在此抗战中,东北三千万父老精神所寄托的学校,依然健在,……敌人啊!东大在沈阳诞生的时候你就阴谋着要立刻消灭东大,你说东大比沈阳的兵工厂更为可怕,……但你所畏惧的东大如今仍旧前进着成长着。”由此可见,东北大学辗转迁校一直与抗战形势的发展紧密相联,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最终实现了其保存高等教育火种、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四)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
东北大学的学生素有爱国传统,“九一八”之后国恨家仇交织,更是坚定了他们的爱国信念和抗日决心。面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来自抗日前线的东北大学学生是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因而,从“九一八”背井离乡起,进步学生就一直积极参与抗日活动,迁校北平后东北大学学生在“一二九”运动中走在前列,西安的工学院学生则直接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在国民政府意图将东北大学收归国立受到阻碍而强制迁校开封时,学生反对迁校的护校运动实际上是其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这种努力虽在国民政府强制加怀柔政策的影响下以失败告终,却展现出学生的拳拳爱国热情,进而引致国民政府通过多地迁校的方式对东北大学分而治之,因而,学生运动的不断发展亦是东北大学迁校之路格外辗转的间接原因。当时国民政府对北平留守学生采取断炊与拉拢并行的策略,又制定政策迫其到开封报到,实为针对学生护校活动的应对之举。对此时人曾予评论:“作者不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东北大学自去岁遇难之后,教部有改组之令,学生有护校之举。国家的政令,有其尊严性,自不能予以非理的抗拒。东北学生,本身方面也不能不有其切身困难和愿望,高高在上者,也得要代为解除,代为成全。”“事件解决之先,应以东北数百青年学业为前提之鹊的。”“国立东大迁回北平,怕这也是在开封同学的愿望,两方再为一家,旧愁新怨,都要在合作声中,化为乌有才对。平方的学生,都是一群激情的青年,政府应该谅宥,应当寓有宽大之怀,不必降级处分,只要期考能及格,还应当收入原级。”可以想见,以学生之力对抗政府决策断然难有成功之结果,然而东北大学的学生却在各项抗日活动中义无反顾地积极参与,在收归国立改组之时奋起护校,使政府意识到学生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从而不得不想法设法地加以干预和控制,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东北大学辗转迁校的客观原因。
六、结语
“‘九一八以后,东大就迈上了漫长的苦难的旅程,流浪期间吃的苦,比任何大学都多,受的创伤也比任何大学都重。……现在东大是东北的最高学府,在国内外环境恶劣的今天,她的任务和使命的重大,毋庸赘言。”作为全国第一所被迫流亡内迁的高等学府,东北大学战时迁校经历了沈阳、北平、西安、开封、三台、长春等多个时期,且中间多有辗转流沛,其命运与中华民族抗日保种的历史紧紧联系,与广大师生爱国救国的实际行动紧紧联系,也与张学良的历史紧紧联系。多方面的因素交织,使东北大学战时迁校之路格外崎岖,然而师生却一直不忘初衷,将东北大学知行合一、知识报国的优良传统一直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东北大学师生饱受国破家亡、背井离乡之苦,奋发读书、抗日救国的强烈愿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历经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考验,并在其中有效发挥了引领风气之先的作用。
爱国主义传统是东北大学的一面鲜明旗帜,这种爱国情怀随着东北大学辗转迁徙流播到北京、西安、开封和四川等地,东北大学的历史也深深打上了爱国主义的烙印。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北大学于莘莘学子共度除夕时指出的那样:“东北大学最重要的传统,就是爱国主义传统。”东北大学辗转迁校过程中,从没有随遇而安勉强维持的思想,而是每到一地不仅倾己所能建起大楼,而且多方努力延聘大师,从而不仅使具有鲜明爱国主义特色的东北高等教育火种得以保存,而且一路撒播爱国主义精神,服务地方建设。
东北大学在沈阳北陵的故址今天已成为辽宁省政府和省军区所在地,著名的马蹄形体育场已作为文物予以保护;在西安所建之校舍,已成为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的一部分,其中张学良亲自题词奠基的大礼堂亦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东北大学在三台的校舍,今天仍由三台中学使用,部分遗址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历史的洪流中,东北大学建校伊始就一直秉承并在辗转迁校过程历尽艰难磨砺的爱国精神,不仅是东北大学弥足珍贵的记忆,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