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

2018-05-14 17:43徐凌玉张玉坤李严
关键词:经济价值价值评估

徐凌玉 张玉坤 李严

[摘要]明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的建筑遗产,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以防御体系的整体性视角探讨科学、合理和准确的价值认知与价值评估是目前研究与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以明代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对明长城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认定;从定量的角度构建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明长城的遗产价值与环境价值进行等级评定;同时,尝试以货币为衡量方式,以条件评估法为基础,简析明长城经济价值评估办法。希望通过对于明长城价值的综合性评定,对于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整体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与支撑。

[关键词]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内在价值;可利用价值;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K92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8)03-0090-10

明代长城是历代长城中体系最严密、留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系统。明朝自洪武初年开始,在之前历代长城的基础上构筑防御工事,不断修筑加建长城防御体系,直至明代末期,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防御体系包括长城本体和沿线的军事聚落,军事聚落包括驻防合一的卫所、堡寨,驿传(烽传)运输系统中的驿站、烽燧、墩台,分布在我国北方辽宁至青海11省市范围内,现存墙体全长8851.8千米,南北从内陆至边疆纵深几百公里,沿线单体建筑共计17449座,关、堡等军事防御聚落共计1272座,相关遗存142处。[1]明代此区域分九边重镇,辽、蓟、宣、大、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各镇下军事聚落分五级,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各城池之间密布驿站和烽燧,组成军事防御、讯息传递、物资运输的有机整体。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完整构成要素结构如图1所示。

明长城防御体系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有30余年的时间,随着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情况的日益严峻,社会各界对于长城的保护热情愈加高涨,但尚未形成保护理念与维修监测的共识性认识与措施。对于长城军事防御的基础性研究,多以某一区域为主,研究对象多为长城本体或是军事聚落,对于明长城整体性研究明显不足,而以整体性认知为前提的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保护策略更为缺失。

一、相关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的借鉴

价值评估的概念伴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购并行为产生,随着全球的经济化发展,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修订的《实施世界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指出“突出的普遍价值指罕见的、超越了国家界限的、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的文化和/或自然价值。”[2]1995年,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GCI)启动了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与经济的相关研究,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等都加入了该研究行列,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研究;1998年组织了以经济和遗产保护(Economics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①为主题的研讨会,确定了文化遗产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国内已出现部分论著涉及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多面向于环境价值、经济和土地利用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等领域,同时也有学者逐步开始研究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如刘卫红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中价值定性评价体系的构建》(2011年)[3];2009年,顾江所著《文化遗产经济学》以经济学的视角对于文化遗产进行价值判断[4]23-24;同济大学应臻的博士学位论文《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2008年)[5]也提出以经济学的思考方法和成熟理论在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进行应用;复旦大学黄明玉的博士论文《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2009年)[6]在遗产保护规划框架下探索把价值评估涉及的价值体系理论、评价制度与方法,以及相关的记录建档;西北大学苏琨的博士论文《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2014年)[7]从旅游学的角度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体系;天津大学徐苏斌团队发表多篇论文对于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以及价值评估方法等进行梳理(2017年)。[8]

以上研究为从遗产价值、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多学科视角解析长城遗产价值提供了借鉴。

二、明长城防御体系的价值评估框架

价值评估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监测与维护等全过程的重要前提与实施依据。原有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多以定性评价为主,并不能为之后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提供具体有效的衡量标准。同时,对明长城的价值判断,应建立在长城防御体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价值的完整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本文通过对于明长城文化遗产定性与定量价值的共同探讨,制定明长城内在价值、可利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评估框架,尝试为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工作提供实践方法。

明长城防御体系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遗存,集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体,根据其价值属性的复杂性,可将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可利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图2)。

第一,内在价值也是文物的本体价值,指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是对于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内在价值包括其历史、艺术、科技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对其进行价值评估,主要侧重于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真实性与完整性等。

第二,可利用价值是对文化遗产的现状价值与保护潜力的价值分析,包含遗产现状价值与环境价值两部分内容,可采用定量价值评估方法对于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遗产价值以及环境价值分别进行定量评估,侧重于遗产的遗迹遗存、保存与利用现状等内容。其中的遗产价值评估对象包括了明长城本体、防御聚落、驿传和烽传系统以及相关附属遗存几个方面;环境价值评估包含了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

第三,经济价值是指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与周边环境相关联所产生的经济收益。[9]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经济价值评估包含直接經济价值与间接经济价值两方面,以货币为衡量单位对其经济价值进行体现。

三、明长城防御体系内在价值评估

明长城防御体系内在价值的评估,是对其文物价值的具体解释,是长城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为其今后修复设计与展示利用的工作提供了研究和发展方向。1987年,中国长城被成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长城的价值进行认定,认为中国长城满足突出普遍价值评判标准(OUV)的第Ⅰ条(古代杰作:长城是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完美范例)、第Ⅱ条(文化传播:长城修筑过程加速了人口的迁徙与文化的传播)、第Ⅲ条(特殊见证:砖砌及夯土等修筑方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见证)、第Ⅳ条(历史阶段:建筑组群随着历史上防御技术与政治背景变化不断演变)、第Ⅵ条(文学艺术: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同时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题材),故全票通过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突出普遍价值评判标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http://whc.unesco.org/en/list/438。对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内在价值,也可以分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估。

第一,历史价值:明长城作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中国明代军事的重要防御设施,是当时社会、军事、政治的历史见证。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由大量边墙、军事聚落、烽传驿传系统等共同组成,同时伴有军事政治、屯田贸易、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明长城分布于农牧文化的交错地带,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与汇聚之所,是一个集军事防御和民族交融于一体的“秩序带”。战争时期,长城是不同政权之间强有力的防御工事,和平时期长城沿线的军事聚落则成了不同民族之间互通有无、贸易往来的纽带。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北方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兴盛与衰落的重要历史见证。[10]

第二,艺术价值: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成为毋庸置疑的杰作,不仅体现在它宏大的军事战略思想,也同时体现在其建筑建造的完美性。明长城分布于辽阔雄伟的山川之间,其地理分布、空间布局、建筑形制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因地制宜,相辅相成,是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完美范例,充分体现了古代先贤的军事指挥、建造技艺以及审美情趣,不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是重要的文化人文景观,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第三,科学价值: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之一,反映了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思想、防御技术以及科技水平。整个体系整体上管理制度分明,层次体系清晰,具有极高的军事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各段边墙、建筑单体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建造技艺、施工工艺等都反映了当时最高的建筑思想与构筑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第四,社会价值:历史上,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作为重要的人类栖居地,是戍守沿边地区人们重要的生活载体,同时也是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体现,这些军事聚落也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持续发展至今,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当代社会中,明长城的科学保护与展示,可以大大增进公众对于长城历史的认知与理解,提高民众对于长城的保护热情,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对长城的合理保护与开发,也可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象征,应更好地展现于世界面前,传承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

四、明长城防御体系可利用价值评估

对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可利用价值,即现状价值,包含遗产价值与环境价值两方面的内容。明长城可利用价值可以采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AHP)”[11]的方法分别对于长城遗产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分层次、分等级的定量评估分析,希冀得到相应的等级评定结果,直接为之后的保护利用设计工作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首先,根据明长城的遗产特征以及环境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因子;其次,根据评价因子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评价等级;最后,根据评估目的以及遗产属性赋予相应的动态的权重值,继而计算得到某一区域长城整体或者局部的可利用价值评估等级结果。

(一)明长城防御体系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根据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构成特点,明长城遗产价值评估要素包含了长城的本体建筑、防御聚落、驿传与烽传体系以及其他相关遗存等4部分,具体构成如图3所示。各部分评估要素其评价因子主要包括久远度、空间布局、建筑材质、建筑形制、军事作用、非遗、保存现状等多方面内容,评价标准根据各部分遗产属性的不同,又存在一定差异性。具体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选取明长城防御聚落部分,对于军堡的遗产价值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示意,部分评价内容需要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根据各评估指标性质的不同,各评价标准的分级评定包含主观评定与GIS数据量化评定两种形式。本遗产价值评估标准框架可以与明长城GIS基础信息数据库结合使用,部分评估等级量化结果可由GIS数据库现有资料直接生成。同时,权重值部分数据可根据长城保护与研究的不同内容与侧重点,进行动态调整。在尊重明长城防御系统整体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根据长城相关历史、政治以及保存现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该部分评估权重值的动态设定。采用主客与客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明长城遗产价值的量化评定,能够更为全面真实地进行明长城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工作。

(二)明长城防御体系环境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随着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对于《西安宣言》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五届大会于西安召开,并发表《西安宣言》,旨在保护在不断变化的城镇和自然景观中的文化遗产古迹遗址及其周边环境。的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价值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强调了周边环境对于古迹遗址的独特性及其重要性,因此需要对遗产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记录、研究、保护规划以及监控管理。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环境价值要素具体构成如图4所示。环境价值评估因为涉及与遗产相关的周边环境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借助各交叉学科的不同知识背景,进行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12]表2中选取自然环境部分的价值评估指标作为示意,展示对于明长城环境价值的评估内容的设定。自然环境中设计与遗产相关的大气环境、水文环境、地质地貌、物种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每个方面又有其特有的评价指标,需要根据保护内容进行详细的信息收集与评估工作。此部分内容均可根据当地实际的环境状况进行客觀评定,评定数据同样可结合明长城GIS基础信息数据库直接生成评价等级结果。

(三)明长城防御体系可利用价值评估过程与结论

依据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保护目的不同,调整完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之后,即可进行下一步的长城可利用价值评估工作。作为一种定量的客观评价方式,本评估体表格需要在对于该研究区域明长城全面调研与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填写、分析、计算与评估工作。可结合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进行价值评估表格的填写,调整各部分评估因子的权重比例,通过计算,可得到相应的各评估因子与指标的分数与等级结果。

文物可利用价值的定量评估可以弥补遗产定性价值评估的不足,提升价值评估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明长城防御体系可利用价值的评估结果可直接用于指导建筑遗产的保护分级工作,为下一步的保护规划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充分挖掘文物价值与潜力,使文物价值评估工作更为全面与合理,在遵照文化遗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地采取保护措施。

五、明长城防御体系的经济价值评估

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应该是全面而客观的,在《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中明确提出,文物价值评估需要包括“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及通过合理的利用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3]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逐渐具有了满足社会新型消费需求、向社会提供新型消费服务的经济职能。[4]183-187而这些经济因素都没有在如今国内的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中得到合理的认定和评估。随着人们对精神与文化消费追求的不断增强,文化也自然成为一种经营成本。因此,经济价值是明长城防御体系价值评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包括了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图5)。[15]长城防御体系作为旅游资源的直接运营收入和传统民居作为文物的买卖所得的可见价格,均属于使用价值,可以采用旅游成本法(TCM)、享乐定价法(HPM)、随机效用法(RUM)以及市场价格等进行真实的市场价值评估。[16]同时,长城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还包括了选择价值、存在價值以及遗产价值等多方面间接经济价值,即非使用价值[14],这部分经济价值可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及选择模型法(CM)等对其进行虚拟价值评估分析。[17]其中,条件价值评估法在目前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中较为常见,可以在假想市场情况下,直接调查或询问人们对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支付意愿,或者对其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将大众对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保护和消费意愿量化,以推算其经济价值。[18]

对于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经济价值评估,可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部分地区长城进行经济价值调查分析。图6为北京居庸关地区明长城经济价值进行调查问卷的部分示意。问卷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受访者到长城的参观信息,这些作为该长城经济价值调查问卷的基础内容与后期分析的控制条件;第三部分为问卷主要内容,了解受访者对于长城价值的直观认知与以货币价值为衡量标准的支付意愿。该调查问卷于居庸关景区周边与网络上同时进行了试发放,调查问卷内容通过统计分析,最终可获得该区域民众最终支付意愿的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受访者中愿意为居庸关地区长城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以及遗产价值进行支付的概率分别为83.6%、83.6%以及85.2%,平均支付意愿金额(WTP)受访者对于该文化遗产资源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分别为51.40元、53.86元与56.17元。该统计结果对本地区长城保护与发展的经济投入与运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受访人基本信息的比例控制计算可得到更为准确的支付意愿均值,通过居庸关地区周边人口与年均游览人数的总体计算,可得到支付意愿的总量金额,可用于指导居庸关地区下一步的长城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资金投入与维护力度。同时,调查显示在不愿意进行长城保护支付的受访者中,约有35.3%的人认为保护长城应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29.4%的人认为个人捐助解决不了长城保护的根本问题,而23.5%的人认为没有有效可靠的捐助途经,这些问题也成为相关政府与管理部门在制定未来长城保护政策时的重要参考。

通过货币的方式进行经济价值评估,衡量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可以直接为政府对于遗产保护工作的经济支持提供决策性依据,评估结果对于长城的修复拨款数额具有较高的参考性,也同时对于部分长城景区的门票价格制定提供较为准确的指导性数据。全面评估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可以提高各地政府对于长城文化遗产管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保护好长城的同时希望能够促进当地经济与文化遗产相伴的稳步增长。

六、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价值评估方法的展望

长城作为庞大而复杂的重要文化遗产,其研究与保护工作涉及历史、军事、政治、考古、建筑、经济、社会、民族、艺术、地理、生物、旅游等多方面内容,只有引入不同领域的研究,协同作用于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之中,才能对长城进行客观

而准确的价值评估与判断。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价值评估工作仍在全面进行中,部分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仍处于调整过程中。希望通过以上价值评估体系,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明长城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从遗产本体出发,全面记录、分析与评价文化遗产价值,使得长城的价值评估工作更具科学性与指导性。同时,在完成部分地区长城的保护修复工作之后,本价值评估体系也可作为长城监测体系总体框架与实施基础,全面贯穿于明长城整体性保护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中国长城保护报告》,2016年11月。

[2]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15年7月8日。

[3]刘卫红:《大遗址保护规划中价值定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

[4]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应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同济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6]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

[7]苏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4年。

[8]徐苏斌、青木信夫:《关于工业遗产经济价值的思考》,《城市建筑》2017年第22期。

[9]苏卉、占绍文、金青梅:《我国文化遗产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以唐大明宫遗址为例》,《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1期。

[10]曹象明:《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及其保护与利用模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4年。

[11]查群:《建筑遗产可利用性评估》,《建筑学报》2000年第11期。

[12]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等编著:《颐和园遗产监测报告2013—2014》,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第8.2条, 2000年。

[14]周英:《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4年。

[15]DLTMarta: “Assessing the Values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Report”, Getty Center, http://hdl.handle.net/10020/gci_pubs/values_cultural_heritage, 2002.

[16]Choi Andy S,et al: “Economic valu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 choice modeling approach”, Tourism Management, vol. 31, No. 2, 2010, pp. 213-220.

[17]Ruijgrok E.C.M.: “The three economic values of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vol. 7, No. 3, 2006, pp. 206-213.

[18]崔衛华、郭玮:《意愿调查法在我国遗产资源价值评价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经济地理》2013年第4期。

Abstract: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value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Great Wall is the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work for this famou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he research takes the Defense System of Ming Great Wall as the example, making the integrity value assessment from qualitative perspective and constructing valu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heritage value and environment value of the Defense System of Ming Great Wall from the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contingent value method, the economic value assessment of the Great Wall has been made with the currency measur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Ming Great Wall, the method and support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has been provided.

Key words: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value assessment; intrinsic value; available value; economic value

(责任编辑 刘永俊)

猜你喜欢
经济价值价值评估
从当下油画市场视角浅析油画创作
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绿色物流潜在的经济价值研究
新三板生物医药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价值评估方法理论综述
近海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探讨
关于《教育的经济价值》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