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018-05-14 17:43周文彰郭潜深
关键词:与时俱进习近平

周文彰 郭潜深

[摘要](中)摘要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一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八个明确”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任务、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政治保障。

[关键词](中)关键词习近平;与时俱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8)01001306

正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0。党的十九大将其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广博深远的科学体系,在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大国外交和政治保证(本质特征)等方面,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一级标题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上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19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

首先,小康内涵不断丰富。1980年邓小平提出小康标准,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800美元。这个任务,现在看来数字很小,但在当时却十分巨大,因为我们的起步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81元人民币。到2000年,小康任务如期完成。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重申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我国发展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济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让人惊喜的是,我国发展速度太快了,在2010年,我国人均GDP就达到了4300美元,提前40年完成了原本计划到2050年才实现的指标。于是,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指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1]27

其次,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提前了15年。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党的十四大至十八大都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28

其三,更值得重视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代替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一贯表述。党的十九大提出到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具体化为科技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质量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从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全面建成小康到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建设一系列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总任务不断提出新要求,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级标题二、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上作出了新判断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9回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更有利于我们认清这一判断的准确性。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这个十分正确的判断后来却被放弃了,1969年召开的党的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历史证明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因此,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这一表述成为36年来我们一贯的表述,从党的十三大报告到十八大报告都是如此。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据是生产力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变化。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例如,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高铁、航天、钢铁、道路、桥梁、高楼建筑、计算机、通讯及天文观测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我们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发展存在的各类短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公共服务不足、社会建设欠账、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6年的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16年的12363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广泛。人民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公正、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

一级标题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摆出了新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19社会主义事业新布局的与时俱进体现在实践中、战略上和信念上。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了从“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深刻转变。党的十二大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即“两个文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把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联系在一起,强调富强民主文明是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突出标志。2005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4]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来的,而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则是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党的十九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一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与现代化的任务有了更好的对应。

在战略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四个全面”,标志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法治保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治党务必从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首提“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性安排。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提“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5]22“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处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是战略举措,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在信念上,从“三个自信”迈向“四个自信”,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整体自信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5]36这是我党首次提出“四个自信”。意识具有能动性,“四个自信”为“四个全面”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

一级标题四、 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上作出了新规划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6]91

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改革的最终目标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在于不同时期改革的具体目标。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改革目标侧重于经济方面,邓小平在1980年谈到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时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目标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渐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经济体制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改革的系统性和改革效果,改革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表明,改革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系统的改革。通过全面系统的深化改革,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

改革目标从生产力到上层建筑逐步深化: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级标题五、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上描绘了新藍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19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这个总目标作出了阐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法治。鉴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8]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从人治走向法治。邓小平民主法制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变“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突出了对“法治”的强调。

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江泽民的依法治国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是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部署依法治国的重要会议,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19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从“法制”到“法治”,从“依法治国”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我们党一直在对法治进行探索,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级标题六、 在新时代强军目标上作出了新定位

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1]19其具体内容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柱石,“力争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1]53。

人民军队建设目标是与时俱进的。为了完成军队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1981年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时提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为了把军队建设总目标具体化和规范化,江泽民于1990年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思想,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的强军目标。能打胜仗是强军目标的应有之义,2013年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6]2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少不了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5]415。党的十九大正式把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列为强军目标之一,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军履行使命提出的更高要求。

强军目标的发展历程是,从“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从“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提出的强军目标不但继承了军队建设总目标,而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对我军建设目标任务作出的新概括、新定位。这一强军目标,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级标题七、 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上提出了新任务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任务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9其具体内容是: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58-59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确立大国外交政策。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时提出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90年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对外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要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9]353江泽民和胡锦涛继承了邓小平的外交政策。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重申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了人类的崇高事业,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他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5]539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邓小平外交政策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将“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体化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并且重申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任务,其主要依据是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够单独对付人类面临的各种威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只有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这一新任务,在全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大国外交新任务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级标题八、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上作出了新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20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用“本质”二字来描述社会主义,但描述的角度各有不同,需要我们认真辨析。1985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共同富裕;1992年初他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373邓小平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本质”。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又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江泽民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本质特征”。胡锦涛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4年他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0]”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2014年他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全新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都重申了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论述是一个全新的论断。在我国,不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还是发展人民民主、实现社会和谐、依法治国,都离不开我们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已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并将长期证明。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既是科学论断,又是新论断,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党的十九大将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我们党指导思想又一次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理论指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1],是近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陈文斌、武国友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大事纵览:从一大到十八大》第二卷,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3]陈文斌、武国友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大事纵览:从一大到十八大》第三卷,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7]中国经济网:《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发布》,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410/28/t20141028_3795791.shtml。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中国共产党新网闻:《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507/c40555-26964603.html。

[1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3-14页。

(英)标题Our Partys Guiding Thought Advancing with Times Once Again

——Learning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英)作者姓名ZHOU Wenzhang1,2, GUO Qianshen1

(英)作者單位

(1.School of Marxs a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89, China)

Abstract: (英)摘要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stablishes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s our guiding thought, which has advanced with time once again. The “eight clear points” in this thought embodies Marxs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quality, namely advancing with time. The “eight clear points” include the general task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new era,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overall goal of deepening reform in all areas, the comprehensive goal of advancing lawbased governance, the target of strengthening military, the task of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litical guarante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英)关键词XI Jinping; advance with tim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the layout of the socialist cause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刘永俊)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