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能力,再不锻炼就来不及了

2018-05-14 12:38刘遂谦张群刘莹
时尚育儿 2018年2期
关键词:乳牙牙齿饮食

刘遂谦 张群 刘莹

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不“会”吃固体食物的幼儿中,2~3岁的宝宝占1.7%,4~5岁的儿童占0.8%。此外,还有1/3的儿童虽然能吃,却不会很好地咀嚼,或囫囵吞下,或嚼不烂又吐出来。为什么这样呢?

l岁半的宝宝挑食厉害,稍微硬点儿的食物咬一咬就吐出来,要么就会干呕

宝宝吃饭不怎么嚼就吞下去,,便便里经常能看到没有消化的食物

我们平时喂养很精细,可是宝宝的个头和体重比同龄宝宝差一大截呢

饮食与营养,需要适度粗糙

刘遂谦:北京和睦家医院资深临床营养师

我们常常把“饮食均衡、粗细搭配”挂在嘴上,然而,不少宝宝恰恰就是因为饮食太精细而出现了营养问题,甚至会影响生长發育。

固体食物的质地太“细腻”

担心宝宝嚼不了、咽不下、难消化,就将食物性状长期停留于泥糊样或半流质,一方面会让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不能得到及时锻炼,另一方面还会让他们的消化道长期缺少经历“硬仗”的考验。这些宝宝往往在1岁后身高体重长速不足,过于消瘦,免疫力下降,反复生病。原因在于:泥糊样和半流质食物在单位体积内的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都太低,无法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每次都吃个“水饱”的宝宝,只是假象的“饱”——满足了饥饿信号,却没满足身体真正的营养需求。而越是如此,宝宝的消化道消化“粗糙”固体食物的能力越弱,进而出现恶性循环,体质易感,生长缓慢。

精细加工的食物太多

主食只有精米、白面,从不接触粗杂粮,且因为宝宝对蔬菜的接受程度差而一味迁就宝宝,从而导致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足。宝宝因此容易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便秘、超重以及微量营养素不足导致综合营养状况欠佳,并进一步导致免疫力低下,一换季或一到感染性疾病高发期,准中招。

对食物的选择和喂养过于精细

负责喂养的家长因为担心食物安全问题或者怕宝宝自己吃不好饭,要么是这也不让吃那也不敢喂,要么是不允许宝宝自己动手吃东西而全程大人喂,宝宝稍微表现对某种食物不习惯或暂时不接受,就认为宝宝消化不了这种食物并从此不再尝试……长期如此,宝宝学习进食以及通过进食感受世界、培养对食物的喜爱、养成良好进食习惯的机会被剥夺,不仅无益于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有可能导致心理受挫、过度敏感,对长期的行为习惯、处事能力等形成负面影响,也容易养出挑食偏食的宝宝。

食物太精细影响牙齿健康

张群:卓正医疗深圳儿童齿科专科医生

咀嚼,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吞咽和吸收,通过牙床或牙齿把食物磨碎的能力。这些在成人看来很简单的动作,对宝宝来说并不容易,需要长期锻炼才能让舌头、口腔、面额肌肉、骨骼彼此协调运动。然而,不少勤快的家长照顾得过于精细,明明可以吃的水果却榨成果汁喝,明明可以啃咬的排骨却把肉削下来切成碎末……这样看似让宝宝更容易吃,远期看却可能危害到口腔健康。

可能危害:乳牙滞留

宝宝换牙时,乳牙的牙根生理性吸收,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如果日常饮食太过精细柔软,缺乏足够的咀嚼刺激,宝宝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减慢,由此可能出现乳牙滞留,也称“双层牙”——即新牙已长出,乳牙还未脱落。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恒牙异位萌出、牙列紊乱。

可能危害:牙列拥挤

颌骨与其他身体结构一样,也是“用进废退”,需要足够的咀嚼刺激才能得到充分发育。太精细的饮食让牙齿和口腔缺乏咀嚼的锻炼,颌骨的发育得不到足够刺激,牙量和骨量就会不协调,直接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致使牙列不整齐。

可能危害:龋齿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年龄段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70.9%。食物软糯精细、含糖量高,易黏附在牙齿上不易清洁,同时纤维素类食物摄入减少,牙齿自洁作用减弱,容易造成菌斑堆积,细菌利用食物产酸,患龋的风险提高了。

宝宝的咀嚼锻炼要分阶段进行

刘莹:深圳妈眯知道儿科诊所营养医师

吮吸是宝宝先天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锻炼。习惯吮吸的宝宝要学会咀嚼和吞咽需要一个过程。逐渐添加辅食是锻炼咀嚼能力的最好办法,妈妈一定要根据宝宝的月龄逐步更新食物,为口腔肌肉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耐心地反复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6个月开始

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起步阶段,尝试泥糊状辅食

自6月龄开始,宝宝的许多器官迅速发育、功能不断完善,如舌头的排外反应消失,牙齿开始萌出,面部肌肉及咀嚼肌发育迅速;胃肠道消化吸收半固体食物的能力增强,淀粉酶等酶系统更为成熟。

这一阶段比较适合添加泥糊状的食物。不建议把流质辅食放在奶瓶里喂,应该使用大小合适、质地较软的勺子。妈妈要耐心地反复尝试,通过少量、多次的练习,帮宝宝慢慢熟悉勺子,学会接纳勺子里的食物并吞咽下去。

7-12个月

锻炼咀嚼能力的关键时期,该“动粗”时就“动粗”

从这一时期开始,可逐渐给宝宝提供一些稍有硬度、需要咀嚼的食物,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的萌发。

这时的食物应由稀到稠,颗粒由细到粗,从在泥糊状食物里添加少量的颗粒状食物开始,随着宝宝的适应再慢慢增加软固体食物的量。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可以用牙床进行较为完整的咀嚼动作了,主动进食的欲望也增强了,喜欢自己抓食物吃,可以引入手指食物,先从小块、可溶、软烂、便于吞咽的食材开始,例如煮熟的土豆条、南瓜块等。另外,还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专门用来磨牙的小零食。刚开始时,妈妈应慢动作地示范用牙齿“皎”的动作,教宝宝咀嚼。

12个月以上

随着牙齿发育完善,食物性状逐渐向成人饮食过渡

1岁以后,宝宝的舌头已经能自由地活动,牙龈开始变硬,磨牙慢慢长成,食材的处理上可以逐渐接近成人的饮食性状,以帮助宝宝慢慢融人家庭饮食。但无论如何,此时的宝宝还不具备成人一样的咀嚼能力,所以,宝宝的食物还是要适当处理得稍微软一点、小一些。

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家长不妨借助这个特点做好咀嚼的引导,经常提醒宝宝把食物好好地嚼一嚼再咽。

热点之后的重点

如果发现宝宝的咀嚼能力已经明显落后,也不要太紧张,多一点耐心,毕竟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都不同。一步一步慢慢来,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多观察并及时调整,找到适合自家宝宝的锻炼方法。为了宝宝的健康,“勤快”的家长照顾宝宝时不妨偷偷懒,莫让太过精细的喂养耽误了宝宝。

猜你喜欢
乳牙牙齿饮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乳牙
童年
你知道吗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