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王文惠
摘要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明显“短板”。国家和社会对科技创新的定位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科普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重大事件科普”这一概念并界定其内涵,分析了重大事件科普的特点和作用,还就如何做好重大事件科普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重大事件 科普 科学素质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以及公民总体素质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取得了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在海外“圈粉”无数……我国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排名从2013年第35名攀升至2017年第22名,成为进入前25名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然而,我国公民科學素质水平却没有跟上创新发展的步伐。中国科协2015年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已从2010年3.27%上升到2015年6.20%,但是这一水平仅相当于欧美20多年前的水平,距离创新型国家的标准
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达到10%,仍有不小差距,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明显“短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奋斗目标。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给“事件”营销带来了巨大契机。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成功的“大事件”营销案例越来越多地走人我们的视线。许多商业机构利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重大新闻等机会,根据新闻传播的规律,将自己的产品或活动策划搭车制造成有新闻传播价值的事件,从而获得广而告之的成效,比如支付宝利用春节集五福抢红包、天猫利用“双十一”狂欢夜大行促销等。借“大事件”来达到营销目的,是商业界越来越普遍的手段。我们也可以将同样的理念应用到科普工作中,通过社会与公众对重大事件的高度关注来实现科学精神传播和科学知识普及的腾飞,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重大事件科普”。
一“重大事件科普”概念的提出
如何定义“重大事件科普”?王敏提出“社会热点事件科普”的概念,认为社会热点事件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并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林兆彬提出“突发公众事件中应急科普”的概念,认为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科普体系,在平时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是科协系统和科普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袁桂娟认为应该总结和借鉴国外应对突发性公众事件科普模式的研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科普模式,完善突发性公众事件的传播模式,实现科学惠及全体公民。谢莉姣提出“公共事件科普”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围绕特定公共事件,运用大众媒体传播、人际传播和多种科普活动手段,及时开展面向公众的相关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前沿技术及科学负面影响在内的科学传播普及活动。刘波等提出了“突发和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科普”的概念。上述概念都很有意义,在特定领域都可以从理念和方法完善上进一步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尽管如此,上述概念仍然存在一定的领域局限性,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扩充上述概念的有关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重大事件科普”的概念。
“重大事件科普”不同于科普大事,而是指对在科技、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国防等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中的科学知识进行挖掘,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对科学思想、科学知识进行提炼梳理,利用公众的高度关注及时开展科学传播活动,利用重大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社会影响,高效利用媒体传播资源和各界名人效应,高效节约地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目标受众或者社会公众实现最大范围最好效果的科学普及,从而不断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总体提升。重大事件科普的载体和前提都是重大事件本身,科普要根据事件本身特点选择相应的形式和主题,然后通过合适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事件所涉及到的科学知识。与现有概念相比,重大事件科普的内涵进一步被拓宽和丰富,增强了时效性、针对性和目标导向性,在有效整合所有相关资源的同时,还扩展了科普的人群受众和内容范围。
二重大事件科普的特点和作用
首先,重大事件科普覆盖的重大事件范围比较广泛。一是包括科技界主导的重大科技事件,如可燃冰试采、“墨子号”卫星正式使用以及“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发射等;也包括需要科技界参与的重大事件,如我国白行研制并已正式开始建造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正在推进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二是包括突发性重大事件,如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以及对SARS、H7N9等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治等。三是包括计划性重大事件,如国家发起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其次,重大事件科普的公众关注度高,具有广泛性影响。重大事件科普的优点与“事件营销”一样,在于聚众、传播快、认同度高,甚至无须直接为造势成本和效果买单,只需要把“势”发挥到极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传播到最大范围同时达到最优效果,为科普工作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2016年6月底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现场有两万余名民众观看了长征七号的发射瞬间,而通过腾讯网视频直播在线收看火箭升空盛况的网民则超过300万;另外,腾讯网制作的一部解读“长征七号”的创意短视频,3天的播放点击达2000多万次。这是因为重大事件往往是公众关注热点,即便事件的参与者只是少数人,参加现场科普活动的受众人数与全国人数相比也仅仅是九牛一毛,但是互联网革命让世界变小,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及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对4月份“天舟一号”与“天空二号”实验室顺利对接的相关航空航天事件的搜索指数为116.50万,对5月份可燃冰试采成功相关的总搜索指数为129.25万。此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8月4日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也就是说公众即便不亲自或现场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仍然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获取重大事件的相关内容,从而保持不同程度的关注。因此,对于负责科普工作的机构而言,虽然受众与重大事件本身没有直接关联,但是仍可以将热点融入到科普活动中,而重大事件科普一旦运用得当,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社会效应。
再次,重大事件科普具有复合功能。传统科普的任务是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而重大事件科普还具有决策咨询、化解危机、启迪兴趣、激发动力等其他多种功能。事实上我们已经组织过不止一次重大事件科普,并且都得到了非常好的科普效果。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月球车“玉兔”微博危机的公关报道,巧妙借鉴国外相关传播运营模式,以人性化表达方式报道嫦娥三号探测器工作进展和相关科普知识。该微博3个月内粉丝突破60万,并在月球车发生故障后,连续发文,通过媒体融合传播,积极影响了国内外舆论,帮助化解危机,成为国际传播的创新之举,开创了以社交媒体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新模式。同样以对话方式与网友互动来开展科普的,还有“悟空”号——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这个卫星在发射前,面向公众征集名字,部分获奖者将有机会获得现场观摩卫星发射的机会,同时它也有自己的微博“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一悟空”,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和网友进行互動。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公众对暗物质卫星的关注度,激发了全国民众和海外同胞对空间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还通过权威专家的独家解读、通俗易懂的背景穿插、生动凝练的文字叙述发布科学新闻报道,记录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历史性时刻,同时加深了公众对暗物质领域知识的认识,更提高了世界对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探索的认知度。这些都是重大事件科普的成功案例。
最后,重大事件科普涉及的主体众多,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媒体、公众等。传统科普面向的对象主要有文盲、青少年、工作或专业学习需要的群体,而重大事件科普面向的对象通常比较宽泛,但凡事件知悉范围内的政府、有关部门、相关组织单位和社会公众都属于科普对象范畴。并且重大事件往往涉及国计民生,这就要求重大事件科普的主体需要多个主体协同开展,才能达到科普预期效果。比如就三聚氰胺事件、福岛核泄漏事件等食品安全或核安全主题开展的科普宣传,就需要由政府主导,以高校科研机构和媒体为科普主力军,在事件发生地区和周边相关地区的行政服务大厅、科普馆、学校、社区等多地开展针对性科普活动,同时利用网络媒体加以宣传,从而吸引公众关注,达到传播目的。
重大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为何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处于低水平,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依旧盛行?毋庸置疑,缺少正规科学技术教育是一方面原因,但是对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知识没能做到有效普及也是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和新媒介的科学传播获取科学知识是大多数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最佳途径,而重大事件科普便是实践这一最佳途径的最佳手段。比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一个科学问题,根据国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经过安全评估后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同样安全。而在我国,转基因技术被舆论近乎一边倒地披上了妖魔的外衣,化身为破坏种族繁衍的洪水猛兽,甚至被上升为毁家灭国的新型武器。相关科研从业者居然被扣上“汉奸”的高帽,背上骂名。值得借鉴的是,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美国的“智能平方”(Intelligence squared)辩论组织于2014年12月3日在纽约举办了一场真正平等和理性的辩论。两名正方选手分别为全球最大转基因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兼世界粮食奖获得者,以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员兼美国农业部生物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而两名反方选手则是长期致力于评价科学对农业影响的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以及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科学政策咨询委员兼美国农业部生物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经过每人七分钟的陈述、自由辩论、观众答疑以及每人两分钟的总结陈词,赞同转基因的观众从辩论前的32%提高到辩论后的60%,未决定的人数从辩论前的38%降低为辩论后的9%,反对人数则几乎不变,从30%到31%。这样一场被评为不吵不闹、不撒泼不喷狗血的辩论,也为新闻媒体开启了一种理性对待争议、正确引导舆论的新模式。对于国内犹如闹剧的转基因争论,媒体可以搭建交流平台,帮助各方建立一定共识,以回避各方以低层次纠缠的方式吵架,避免拿一些已被证明虚假的流言作为论据,这对争议的解决会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三对做好重大事件科普的思考
第一,做好重大事件科普,需要主办方做好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及时沟通和有效衔接。重大事件往往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对重大事件的宣传和舆论管理相对集中,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机制以实现科技界及时、客观对重大事件中的科学问题发声。
第二,重大事件科普应符合精准传播和精品传播的要求,这就需要组织专门的专家团队,尤其需要重大事件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和权威专家借助主流媒体及时发声。重大事件科普的载体和前提都是重大事件本身,要根据事件本身特点选择相应的形式和主题,然后通过合适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事件所涉及到的科学知识。重大事件发生后,各种信息传播鱼龙混杂,民间科学家的解读有失偏颇,这时迫切需要权威发声以正视听,必要时可以明确其在重大事件科普中的责任义务,从而得到公众的信任。因为科学大家一般是所在领域的学术权威,其影响力和权威性非一般科研人员所能企及,科学大家亲自参与重大事件科普,将对公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充分运用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成立搭车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如通过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一些重要栏目,及时传播科学声音。
第三,重大事件科普应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在现实中,科学家往往因为工作繁忙、受限于保密条例、担心被媒体曲解等原因,在重大事件中选择沉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国家级学会等科学共同体的作用,鼓励这些科学共同体积极参与甚至负责组织重大事件科普,可以由其在相关领域挑选具有较高公信力的专家组成专门委员会或者及时设立咨询项目,把大家形成的共识和重大事件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以整个科学共同体的名义向政府决策部门和公众及时传播。
第四,创新重大事件科普工作的开展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用好微信、微博和其它网络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并增加互动性,同时也要避免杂音泛滥。由于国民总体科学素养偏低,互联网极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从而成为谣言传播的温床,如“天津滨海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中的一些“科学谣言”,如在京津地区下“剧毒雨”,以及“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中涉及的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这就不免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不安。因此做好重大事件科普的关键还在于主题事件相关资源的系统运作,特别是事件的后期动态监管,这也是难点之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相关机构和单位充分利用法律条规,切实做好网络信息监管,充分利用“正宗科普”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帮助公众科学认识事件本质,使得谣言止于官方发声。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是科研机构及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多数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是在科研工作的同时“顺便”从事着科学传播,但是往往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信息爆炸且混乱的今天,运用好重大事件科普方法和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将是科学普及工作的一项利器。为实现重大事件科普的系统化、方法化和全面化,今后需要更多的科普工作者及研究者围绕重大事件科普开展进一步的实践和深入研究,助力开拓科学普及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