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瑾
“研究生毕业最值得从学校带走的是什么?每位同学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我想说,为了奠定未来事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了成就更加辉煌的人生,请大家带着一种精神离开——那就是科学精神。”这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对2018届研究生毕业生的寄语。在今年的毕业季,在很多大学校园内,“科学精神”都是个高频词汇。
什么是科学精神?这或许是个很难做出十分精准定义、让各方一致认可的概念,但还是有一些基本内涵可以把握。比如,求真是靈魂,一切不合规律的思维和行为是不科学的,要有捍卫真理的勇气;务实是根本,一切与实际不符的思维和行为是不科学的,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质疑是特质,一切随意否定怀疑价值的思维和行为是不科学的,要不迷信权威;创新是关键,一切因循守旧的思维和行为是不科学的,要不断走向新的认知与实践。
科学精神孕育于科学实践,并在科学发展中得以升华;科学精神又作用于科学实践,成为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当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期待科学精神的勃发。
然而,很遗憾,科技领域在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急功近利让科学精神渐渐走远。不少人认为,发展科学就要立马见成效,最好短期内能在经济数据上有所反映;一些科研团队选择研究方向时,首先考虑项目是否容易申请、是否保证能出成果;一些科学家不敢提出理性质疑,就怕毁了自己的“帽子”、票子和位子。如此计较利害关系,求真、务实、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怎能普及开来?我国的科学事业又怎能厉害起来?
所以,培育科学精神的关键一步,是扭转急功近利,切入点则是制度与执行。制度上,解决好“指挥棒”的问题。我国近年来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的正是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体制中解放出来,营造潜心研究、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执行上,解决好不打折扣落地的问题。相关制度发布了不少,但仅有制度是不够的,再好的制度也要落地才有价值,这考验着相关部门的作风与决心,也考验着相关人员的勇气与担当。
实际上,是否具备科学精神不只是科技领域的事,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面临未知的困难,战胜困难容不得急功近利,需要以求真、务实、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行动指导,运用新思维、成就新事业;也因为我国通向未来的道路绝非坦途,可能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解决问题容不得急功近利,需要各行各业秉持科学精神、采取科学态度、求得科学方法,不断将事业推向前进。这就意味着,倡导和培育科学精神要向全体民众全面拓展,也要向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全面铺开。而当科学精神固化到社会的制度规范中、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时,我们的国家也就有了更深邃的创新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