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涛 郝亚红 阴豪
如果是常年生活在喧嚣城市的人,初到长治市壶关县五龙山乡大端村,一定会被这个群山怀抱的小山村里难得的静谧所吸引,醉心于村庄周边葱茏繁茂的绿意当中。然而,人们没看到的是,恰恰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导致了这个山沟小村的闭塞和落后。不过,这里的贫穷面貌,随着第一书记姚建军的驻村扶贫,有了出人意料的改观。
三年前,大端村还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全村37户107口人,因为无资源、无产业,青壮年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讨生活,村里仅剩不到30个60岁以上的老人留守。
2015年7月份,长治市房产服务中心(局)维修基金中心副主任姚建军被派驻到大端村任第一书记,2017年5月又兼任长治市房产服务中心扶贫工作队队员。从市住建局一名干部到担任村第一书记,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带来的是深深的压力和更大的责任。
驻村后,姚建军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尽快适应农村工作、摸清村情民意,他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商讨发展良策。同时,挨家挨户走访,倾听村民对生产、生活、村组织建设等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贫困户进行重点摸底,详细了解其家庭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通过走访、调查,姚建军全面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走访,很多村民反映村委会及村老年活动场所急需改造的问题。“多年来,村委会办公场所成了危房,每次开会都得到村主任侯三喜家里,村里没有一处村民文化娱乐场所。”经过多方奔走,姚建军终于筹集到资金,投资10多万元对活动场所进行了翻修改造,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脑和老年活动器材等,并安装了全民户外体育健身器材,让活动中心既成为村里党员学习、活动的地方,也成为村民相互交流、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
推心置腹、公开透明,这是姚建军开展扶贫工作的“破题之法”。一方面,为了强化村支部党员思想认识,他与全村11名党员就家庭、事业、个人在党組织中的责任等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逐步提升班子成员讲团结、识大体、谋发展的意识。另一方面,他明确村级班子议事规矩、决策程序,健全并落实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低保评议、贫困户评议等各项工作的公开透明,让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有了新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为了在村民心中形成“党员要带头,有事找党员”的氛围,姚建军经过了解并与村干部协商,在村里开展了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的活动,让每一名党员联系服务3~4户村民,主动亲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诚帮助群众。“让走出村的人,尤其是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常回家看看,关心村里发展,带动村民致富。”
如何才能提振村民信心,实现早日脱贫?这是姚建军驻村以来思考最多的问题。为此,他多方奔走,利用长治市“一户一项”产业项目扶持政策,为村里的10户贫困户争取到每户3000元项目资金补贴,拿到资金补贴的农户有的搞起了养殖,有的买了农机具……此外,他还联系社会捐助面、油等价值10000元的物品以及困难户慰问金,并从粮食局争取到37个储存粮食的“小粮仓”,方便村民将收获的玉米储存好,以便卖个好价钱。
“输血”更要“造血”,扶贫不能只看一时,而要从源头上“拔穷根”。在这一理念下,姚建军经过反复考察,在大端村倡导起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以“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投资40万元发展起了3000只土鸡散养、春秋大棚、50亩连翘种植、50亩尖椒种植等致富项目,2017年8月份使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全村农户平均增加收入700元。看着一项项脱贫致富的产业落地开花,村民们信心满满,也给姚建军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姚书记是个‘大能人,懂政策,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