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
网上流传一篇文章,其中写道:“爸爸经常以高价向一些穷人买东西,即使是他不需要的,而且他习惯于多付点钱。爸爸说‘这是包裹着尊严的慈善。”
这位爸爸的做法并不新鲜,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经常组织向贫困地区孩子献爱心活动。通常都是让我们购买那里孩子自己做的毛筆、小玩具之类,老实说,这些东西制作得很粗糙,性价比很低,但我们买得很快乐,那边的孩子也能因此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自己的价值。
不知怎么,后来的慈善逐渐变成了很“直白”的捐献。有人捐了万儿八千,似乎生怕没有造成社会影响,特意定做一块巨大的硬纸板支票模型,让受捐者端着,捐款额写得“浓眉大眼”,人们隔着几十米远都能看到。这样的捐助,仿佛让受助者登台示众。
做慈善,首先得有一颗善心,多替别人着想。如果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想享受让人感恩戴德的感觉,那么这种慈善,近似花钱购买“荣耀”,其中还有多少“善”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