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与醉

2018-05-14 10:44赵威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刘伶礼教博物院

赵威

笔者参观过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几家博物院馆,触目所及皆琳琅珠玉,印象最深的是各类酒器:觥、觞、酌、卮、角、觯、觚、罂、蘨、缶、卣、尊……品种之多,令人咋舌,几无法详尽,足见国人尚酒风气之源远流长。

尤其文人自古与酒有不解之缘,时醉时醒,醒与醉之间如何把握火候,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醒过了头,不能“哺其糟而歠其醨”,只好自沉汨罗江;“造饮辄尽”一醉方休的陶渊明,则醉过了头,抛却乌纱帽,作《乞食》一首,让后世争论不休。明人陈继儒有《酒颠小序》一篇,言“太醉近昏,太醒近散”,大概就是以上两类人,只有“非醉非醒”“胸中浩浩”的半醉半醒状态,才能进入抛却荣辱,甚至置生死于度外的境界。

此外,醒与醉之间大致还有几类状态。

醒中求醉型,认为醉比醒好,但醉不失志。例如,唐·房玄龄等人编著的《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记载,魏晋名士借酒助兴,崇尚玄学,抒发人生感悟、社会忧思、历史慨叹。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作《酒德颂》,嗜酒如命,任性放诞,纵酒脱衣,赤身裸体。他常乘车携酒,让人带着铁锹跟在后面,嘱托:“死便埋我。”一次,刘伶饮酒过度,害了一场大病。可他还是馋酒,于是开口向夫人要。刘夫人很生气,把酒倒了,把装酒的瓶子摔了,哭劝刘伶道:“夫君喝酒太多,不是养生之道,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前祷告发誓才可以,请你准备酒肉吧!”夫人高兴地说:“就按你的意思办。”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因为爱酒才有大名声,一次要喝一斛,五斗哪里够用?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儿便醉醺醺了。鲁迅说:“旧传下来的礼教,竹林名士是不承认的,即如刘伶,他曾做过一篇《酒德颂》,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的。”刘伶之醉是借助自己的放浪形骸,表达对旧礼教的强烈反抗精神。

自醉型,酒不醉人人自醉。醉翁欧阳修“饮少辄醉”,当属此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山水之乐,在与民同乐。欧阳修的醉是沉醉,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在滁州这方小天地实现而陶醉,他的内心是清醒的,自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而陶渊明在醉与醒之间就未能做到这一点,只好将他的梦寄托在了桃花源。

得糊涂型,以糊涂对糊涂。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由清醒入糊涂难上加难。因此,若做到了,就是“得糊涂”。隋唐之际的王绩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以醉对醉,以糊涂对糊涂,“哺其糟而歠其醨”,屈大夫未做到的,王绩做到了。贞观初,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后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他弃官还乡。心中对现实的不满,化作消极颓废,这种人缺乏积极向上的理想。

裝醒型,看似清醒,实则糊涂。台上大谈廉洁,台下大肆贪腐,贪官当属此类。这些人平时大谈廉政,看似很清醒,其实对党纪国法、人民利益醉眼视之,醉态处之,难以清醒!

猜你喜欢
刘伶礼教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视觉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请酒不醉
古希腊私法何以未壮大
刘伶·贤客
刘伶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