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

2018-05-14 11:09黄宇行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智能电网线路

黄宇行

摘要: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实现电网技术延续与提升的一个关键途径。建设智能电网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项目,所以必须要借助智能化技术,对于电网的线路规划、线路保护以及变电站的分布都提高重视,同时纳入到电网设计当中。输电环节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组成,为了确保智能电网建设的有序开展,必须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进而实现对智能电网的监测和管理。在本文我们针对智能电网的规划和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他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

引言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配置之后的电网能够更加灵活和协调。因此,在新能源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智能电网的运行也会更加安全和温度。此外,智能电网与人类的环保理念相符,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建设智能电网势在必行。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智能电网线路的规划和设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智能电网输电线路具备的特点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线路本身的特点就比较特殊。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因此对于线路的规划和设计要求也相对较高。在线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够提高输电效率。此外,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本身就标准化、可控化以及现代化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线路设计的智能化特点。在设计输电线路时,我们运用了现代化的勘测技术,该技术对于实现线路的智能化具有积极作用,为了提高线路设计的智能化效果,主要用到卫星和激光三维技术等,因此也真正的实现了线路设计的智能化。其次,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智能化电网更加具备可控性。根据监控以及数字化巡检的结果,在线路的运行过程中,能够更加详细的对线路与性能状态进行评价,尤其是出现风险之后,通过线路监测能够更好的规避风险,遇到故障时能够更好的诊断故障位置,这就是可控性的体现。最后,信息的标准化和技术现代化也属于只能电网的特点,所以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对电网的运行进行管理,同时实现电网技术与管理的协调发展,真正的实现电网的规范化和技术化。

二、针对电网的智能监测系统规划设计

2.1系统规划设计

针对电网的智能监测系统,我们主要是利用GIS技术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同时结合相关部门的要求跟PMS之间形成一个密切的配合。该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对电网的线路运行进行全面的监控,同时还可以分析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给相关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建设电力系统主站及其维修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线路的运行状态和相关参数,判断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为线路的信息管理与运行生产提供了 可靠的参考。此外,在对智能电网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统计和分析各项数据和信息,便于后续开展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行等相关工作。因为我国的占地面积广,地形十分复杂,所以在制定智能电网线路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差异。因此,建设电网的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辖管范围内的线路运行参数和状态,实时掌握线路运行的最新数据,这样便可以根据线路的实际运行来展开相关的预警工。

2.2系统功能

智能电网线路的规划和设计通常是以模块化设计为主,而相关的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来完善和调整系统的各个功能。

2.2.1调整输电线路相关参数

在整个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行当中,我们需要用到电网的状态数据,主要是导线的 温度、气象数据以及杆塔的倾斜程度等。实现这些数据的共享之后,我们便可以对智能电网的线路进行规划和设计,此外,在接入相关的数据时,还需要交换同一地区的雷电监测情况,方便当地管理部门掌握当地去雷电情况。

2.2.2提供有效的状态信息

在电网的线路运行当中,信息的输出主要包括分析数据、检测数据以及辅助数据等,之后把数据信息上传到PMS的状态检測模块,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

2.2.3展现系统的直观数据

在智能电网线路系统的影响下,能够实时展现系统的各种监测信号。系统主要是利用太阳能、无线通讯技术等,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实现检测数据的传输,最终传输到OMSD当中,之后再利用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分析数据并得出诊断结果。此外,线路当中的PMS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模块全面展示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和信息。而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PMS技术来直观的展现出设备的位置和设备的相关照片,根据故障的反馈迅速准确的查询故障位置,尽快进行维修。

三、规划输电线路过程中相关技术的应用

3.1 GIS技术的应用

3.1.1系统设计

GIS技术能够对线路经过的地形采集信息并生成报告,而智能化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析地形特点,快速处理相关信息,同时绘制雷电、大雾以及冰雹等相关信息图,做规划和设计智能电网线路提供可靠的依据。

3.1.2系统功能

利用GIS技术能够扫描输电线路所经过的地貌,同时和电网平台共同合作建立专业的GIS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直升飞机、地区开发平台以及激光扫描系统。激光扫描系统主要是负责统计地形的三维信息,实现对统计结果的有效存储;而直升飞机是为空中载体提供支持,主要是系统工作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仪表与人员等;地区开发平台对比其他来说比较复杂,主要是涉及到DIS技术、可视化以及各项空间数据,同时将这些数据与地理模型之间相互结合起来,为设计和规划电网线路提供可靠的地理参考信息。在上述系统的支撑下,智能电网的规划和设计能够实现对变电站以及各种设备的统一管理。

3.2通信线路组织设计的应用

3.2.1通信线路设计的管理目标

在规划智能电网线路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地形还需要考虑敷设方式,此外还需要考虑所用设备和数量,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是否满足线路要求,只要对所有数据实现综合分析,才能够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通信线路,进而为规划和设计智能电网线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总体来说,在组织和安装通信线路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影响,如果不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那么必定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把控成本、把控进度以及控制安全。对各个工作重点进行明确,进而保证智能电网线路的规划设计符合实际。

3.2.2选择合理的敷设方式

在进行架空线路的施工中,通信线路的设计起点选择比较多。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如果设计线路时选择直埋施工法,那么将施工的起点最好是设定在终端位置,或者是电缆的接头位置,但是这样的施工方式对于光缆配置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与其他的线路建设方案相比。直埋线路施工更加灵活,可以选择的架空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选择两端同时开通,或者是从某一段开始。工人在实际是施工当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流向。

四、结束语

我们能够发现智能电网是线路规划和设计本身就十分复杂,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全面的信息,对于线路的运行做到全面监控,及时监测智能电网运行的相关信息和数据,所以说智能电网的设计与规划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和管理,进而提升智能电网线路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谢灿波.关于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01):126-127.

[2]颜文远.谈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7(22):136.

[3]肖开伟,许晓平,王渊,等.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研究与程序设计[J].软件,2017,38(08):125-129.

[4]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课题组.强化规划体系创新,加快规划方式转变:科学推动华东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迈上新台阶[J].华东电力,2015,37(05):683~685.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猜你喜欢
智能电网线路
加强35KV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
加强35KV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
经典线路 多彩风情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高可靠的电网虚拟化云资源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浅谈输电线路异常维修和有效防范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