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唐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前秦文学恢弘大气,器宇轩昂,魏晋南北朝文人风骨,傲立于世,宋词婉约悠扬,小桥流水,明清笔触现实,力透纸背,那么唐诗带给人们的就是牡丹耀眼,华美靡丽。在盛唐的繁花似锦之中,王梵志茕茕孑立,以极现实的笔风在众多雕饰之间占据一席之地。
王梵志,唐朝现实主义的白话诗作者,生年生地不祥,如此神秘的来历为他后来众多的诗作带上了一幅面纱,不过,有一点能肯定的是,他出身底层,来自于最本分的穷苦阶级,以一个劳动人民的眼光看世界,看人间,他的诗描写的人群不同,关注的着力点也不同,但都是最寻常的世态人情。这其中,有父母兄弟之间复杂的人心人情刻画,有夫妻之间爱恨情仇,有大爱,有琐事,还间或掺杂了一些涉及佛教思想和僧俗尼道的作品于其中。在此文中,我们关注的就是这一部分,分析王梵志诗中有关佛教观念出现的诗篇。
一、王梵志诗中佛教观念出现原因
王梵志诗的创作从唐初期开始,并在此期间产量较大,中国的佛教是从东汉时期引进的,在引进之初,主要是对佛教典籍经义进行翻译和传播,还没有进入文学层面,后在东晋日益发展,直至魏晋南北朝期间,佛教发展壮大,形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壮观局面。据统计,当时天下的道观总共有1687所,其中女道士观550所;寺庙总共有5358所,其中尼寺1113所。意识形态的侵入势必会影响文学创作,文人的触角敏锐,新兴的题材和内容都使文学创造者们兴奋不已。于是在唐初,长安城佛寺香火旺盛,往来僧侣众多,他们传播经卷教义,也彼此学习,相互讨论,一时蔚然成风。
其二原因就远没有贵族那般美好,上层贵族是远离了生存这个巨大的隐忧,在这之上作精神享受来解读佛教佛学,而广大的民众,则是饱受寒凉和压迫,对生活无力抵抗,借佛教义理来给予慰藉,出家为尼为僧,现实让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寄希望于来世、轮回、因果等飘渺的思想中苦苦度日。
二、王梵志诗中出现的佛教思想
王梵志的佛理诗大部分是讲道理,根据佛教的思想来劝慰世人,也有很多对不公平、不合理的愤怒批判,对黑恶势力的指责,虽然是佛理诗,但是其中仍饱含了对世情民情的关注和同情,诗作之中人情味十足。这其中有“童子得出家,一生受快乐。饮食满盂中,架上选衣着。平明欲稀粥,食手调羹臛。饱吃取他钱,此是口客作。 天王元不朝,父母反拜却。 黠儿苦读经,发愿离浊恶。 身心并出家,色欲无染著。 同时小出家,有悟亦有错。 憨痴求身肥,每日服石药。 生佛不拜礼,财色偏染著。”首当其冲就是小孩从儿时就出家,终身都可获得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生活起始就是飲食不愁,想食用多少就有多少,这种其实还是在温饱线上的追求,从侧面看,大众还远没有达到这种档次,于是才会有了小儿出家吧,出家就衣食不愁的感叹。又有“前果作因缘,今生都不记。今也受苦恼,未来当富贵。不是后身奴,来生作事地。”追求因缘和轮回也是王梵志诗中常出现的意象,今生受尽了苦楚,但行好事以求来生的享乐和富贵,王梵志经常以这种想法来劝告世人行善积德。又有“运命随身缚,人生不自觉。业厚即福来,业强福不著。”从佛教思想出发进行劝告,和佛教“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的观念是完全一致的。
王梵志诗浅显易懂,平白晓畅,常用白话俚语作诗,无论什么阶层的人民都可以理解,他的诗是属于广大民众的诗,也是为最普通的人民所做,一颦一笑,一怒一骂都是民情,即是是较拗口又精深的佛学都融入了他的作品,所以,王梵志诗独具魅力,意蕴深远。
【参考文献】
[1] 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 项楚.敦煌诗歌导论《王梵志诗》[M].成都:巴蜀书社,2001.
[1] 项楚.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王博雅(1992.10-),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研究方向:先秦出土文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