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利用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CO2排放绩效量化指标的建立及动态分析,探讨了碳排放绩效对我国不同区域就业增长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其一,东部地区CO2排放绩效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则处于中间水平;由累积CO2排放绩效数据得出整个考察区间的变化趋势:东部地区呈改进状态,中西部地区均呈恶化状态。其二,通过对省级CO2排放绩效进行分解可知,技术差异决定了省级CO2排放绩效的差异。其三,CO2排放绩效的提高对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就业均具有促进作用,对东部和西部两大地区效果极其显著,但中部地区则表现为非显著。
【关键词】 碳排放绩效 就业 地区 动态分析
引 言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发展低碳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日益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必然对就业带来影响。一方面,低碳经济顺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潮流,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等系列政策措施均将对地区就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落后高耗能的淘汰又会导致传统就业的损失,如何兼顾减排目标与就业增长目标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是指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00年以来,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行,诸多学者开始研究碳减排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但国内外研究结论仍不尽一致。王灿等(2005)、Thampapillai(2007)、林伯强(2010)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会造成就业减损。Fankhauser(2008)、Holst(2009)、Palatnik&Shechter;(2010)、杨晶和田芳(2011)、陈媛媛(2011)、张剑英等(2011)、徐承红等(2013)等国内外学认为推动低碳经济短期内会带来经济系统的调整阵痛,但长期看来,推行低碳经济有利于就业增长。
二、模型以及数据处理
(一)基于DEA-Malmquist方法的碳排放绩效测算
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CO2排放绩效指数可以将所有与CO2排放相关的要素都囊括其中,利用距离函数的比率来计算投入产出效率。用公式表示为:
(二)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假设规模报酬不变,本文运用DEAP软件计算出1998-2014年全国30个省区的CO2排放绩效指数。数据样本为1998—2014年30个省的省级数据,考虑到西藏地区、港澳台地区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性将其剔除以减少对整体效果的影响。基础数据均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具体说明如下:
1.合意产出。用各地国民生产总值指代。当年价格GDP用不变价格GDP指数加以平减,换算为以1998年价格为基准的实际GDP,单位为亿元。
2.非合意产出。用各地CO2排放量指代。本文借鉴杨晓军(2013)的做法,选取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类能源的消费量来进行估算。
3.劳动力。用年均就业量指代,即本年年初与本年年末就业量的平均值。单位为万人。
4.物质资本存量。借鉴张军等(2004)的做法,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省级物质资本存量。
5.能源消费总量。为保证数据的可计算性,根据各地区能源平衡表中统计的各类基础数据,结合给定的标准煤系数进行统一换算,单位为万吨。
本文借鉴王群伟(2008)等的做法,选取1998年的CO2排放绩效指数为基准,将以后每年的CO2排放绩效指数进行逐年累积,得出各省区1998-2014年的累积CO2排放绩效指数(CMCPI),以反映不同地区CO2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过程(表1)。
估算结果显示,各省区1998-2014年CO2排放绩效指数的几何均值(如表1所示)呈现显著的东高西低特征。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效率均在全国前列,CO2排放绩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受制于技术水平的中部地区一直以来依赖高能耗生产维持着经济的增长,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向中部地区的转移,CO2排放绩效处于全国落后水平。西部地区由于发展较晚,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低,工业化程度也不高相应的碳排放量也不高,所以CO2绩效处于中间水平。此外,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CO2排放绩效均有所改善,MCPI均值大于1,但中部地區却呈现恶化态势。通过进一步分解可知,东部地区CO2排放绩效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其均值达到1.031;而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技术效率的提升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均为CO2排放绩效的提高作出了贡献,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均值分别为1.002和1.0008;中部地区的CO2排放绩效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的提高难以弥补技术效率退化所带来的影响。
三、碳排放绩效对中国区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本文借鉴Auffhammer and Carson(2008)的做法,构建动态模式如下:
其中,式中β0是常数项,r=2,3,4,5,6;Li,t指代第i省区的在第t年的就业量;CMCPI表示各地区CO2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情况,用各地区累积Malmquist CO2排放绩效指数加以指代。lnLi,t-1是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调整系数λ刻画了前一期就业量对本期就业量的影响程度;Xi,t表示其他控制变量,用来控制其他影响就业的因素对估计系数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出口依存度(export)、投资比率(invest)、FDI指数(fdi)、城市化率(city)、产业结构(str)、实际工资(w)、人口数(p)、物质资本(k)、人力资本(hc)和技术进步(a)作为控制变量。
(二)数据来源及实证分析。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的基础数据,出口依存度以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中间价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再与以1998年基年不变价格换算的实际GDP相比;投资比率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GDP比率表示;FDI指数以FDI与各省当年GDP比率表示;城市化率以各省份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表示;产业结构以1998年基年第三产业比重为基准依据各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计算而得;实际工资用在岗职工平均年货币工资进行平減得到;人口数为年末人口数;物质资本为计算CO2排放绩效指数时的资本估计量;人力资本参照魏丽萍(2005)的方法,使用2008-201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来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替代指标;技术进步为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出2008-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
模型1到模型6估计了区域样本的动态回归方程(6),滞后项系数体现了本期就业量受上一期就业量的影响程度大小。本文分别用差分GMM估计以及系统GMM估计对区域样本进行了估计。
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系数均在1%水平显著,这表明中国就业的“惯性”很大,前一时期的就业严重影响了后一期的就业量。从lncmcpi系数大小来看,东部地区就业量对碳排放绩效的敏感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如果三大区域的碳排放绩效提高相同的幅度,那么东部地区所带动的就业量要比中西部地区高。
四、对策建议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日益紧迫的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日益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制约,中共十八大开启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局面。三中全会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将充分发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与减排CO2的协同效应,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有必要把就业因素考虑到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以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与充分就业的双重红利。
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对东部地区而言,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要加强转型或加强技术改造,未来以低污染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扩大产能,进一步扩充高新技术产业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于中部地区,应转变产业的高能耗结构,努力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对于西部地区,考虑到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的特性,一方面尽量减少高能耗行业的发展维护青山绿水,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落后所造成的污染问题要加以根治,如为较少污染物排放量应改造升级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同时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研发生物医药,同时还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两低行业,完善整个生态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 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p3-5。
[2]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3] 魏立萍:《异质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5年,p21-23。
[4] 张剑英、陈桂东、孟建东:《碳税对中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经济纵横》,2011年第10期。
[5] 刘亦文、 胡宗义:《能源技术变化对中国经济和能源环境的影响-基于一个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中国软科学》, 2014 年第 4 期。
[6] Arellano Manuel and Stephen Bond. 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 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2)277-297.
[7] ZhouP.AngB.W.,HanJ.Y.Total Factor 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A Malmquist Index Analysis [J].Energy Economics,2010,32(1):194-201.
作者简介:王凯(1993-),男,汉族,籍贯:山东省青岛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开放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