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实践及探讨

2018-05-14 01:45吴长军付猛刘亚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方法

吴长军 付猛 刘亚

摘要:基于合上《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反馈结果,围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内容分配与协调、优势互补等方面进行探索,总结经验,探索优化合上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团队教学;教学方法;《材料科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3-0203-02

一、引言

三十多年前刚恢复高考时,由于师资力量缺乏、专业划分比较粗糙,让几位教师共同教授一门课程的团队教学模式成为当时在有限条件下的应急方式。而近年来,团队教学模式又在各高校悄然兴起。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门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良好的研究生精品课程,江西师范大学曾出现过12名教授同教一门课的情况。为了直接引领学生进入专业知识的殿堂,武汉大学更出现过5位院士和5位知名教授同讲《测绘学概论》的情况,堪称为“史上最牛”基础课。

团队教学是由若干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特点,选择自己擅长的章节或专题,围绕一个教学内容,通过紧密衔接的教学环节,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新的教学形式[1-3]。简单地说,就是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某一课程的方法[4]。随着高校的团队教学模式的发展,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学团队[5]。同时,由于高校大量引进人才,科研压力的增加,导致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降低,为了满足教学工作量的需求,常安排两个教师共同教授一门课程。这种现象在高校中已很常见,一般认为这就是团队教学模式,但大多数合上课程的教师并没有形成一个教学团队,因此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团队教学,更准确地说,只是合上。在本校金属材料教研室中也存在该情况。近5年来,笔者与F教师合上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本文将基于该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提高合上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二、教学实践

1.把握课程特点。《材料科学基础》是金属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学习和研究工程材料及其工程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后续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也是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本专业选用2011年胡赓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材料科学基础》为教材,主要讲授第1—7章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内容。在教学大纲中设置为80学时,在第4学期讲授,每周6学时。该课程内容多、知识点碎且抽象性和理论性强,从材料的组织结构出发,研究材料的性能与材料组成、结构和制备工艺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晶体的结构、晶体的缺陷、扩散、形变、回复与再结晶、凝固与相图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材料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了可以掌握材料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更能够学会分析、解决科学研究或工程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紧扣教学大纲,明晰教学思路。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是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前后知识连惯性、逻辑性强,授课教师必须明确后续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合上之前,所有教师都必须从头到尾全上过一遍,明晰教学大纲和教学思路,熟练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在合上该课程之前,F教师有着用板书讲授该课程5年以上的经验,而笔者作为年轻教师,善于使用多媒体课件,并对相关的专业软件比较清楚,也曾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方式完整地教授了该课程。

3.相互了解,密切沟通。合上一门课的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对方的讲课风格和教学方法,至少需要从头到尾听一遍对方讲的课。先上的教师要熟知后面要讲的内容,而后上的教师也需要知道前面重点讲述的内容。同时,在上课做好记录,密切沟通,以便在衔接时准确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每学期授课完成后及时讨论总结,共同撰写课程小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发挥各自的优势。笔者作为年轻教师,善长于使用多媒体教学,并对相关的专业软件比较了解。而第1—3章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需要立体概念,并借以动画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使用VESTA软件展示各种金属的晶体结构、原子堆垛方式、晶格缺陷等;使用动画介绍位错的滑移、攀移、交互作用、增殖方式等。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原来单调的课堂教学直观生动、新奇有趣。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省去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故笔者主要讲授这部分内容,教学方式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第5—7章理论较深,公式推导较多,而F教师有着用板书讲授该课程近10年的经验,主要以板书的形式讲授该部分,对于需要使用多媒体的部分,笔者可以为其准备资料,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合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优势。

5.精心组织教学,保持前后连贯。《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知识信息量很大,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基本内容,就要在讲授过程中做到讲透基本概念,精讲基本原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课程内容前后的连贯性。这门课程的各部分内容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在教学环节中,要让学生整体认识各部分内容,并从大的视角认识到各章节之间存在的联系。在进行具体内容教学时,应该把握好各章节之间的过渡、衔接,保持课程的完整性与衔接性[6]。

6.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感受,听取学生的意见。为了解学生对合上该课程的感受及意见,我们及时与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学生基本能接受这种合上的方式,认为虽然两位教师上课风格各异,但前后衔接较好,针对所上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不同教师的教法不同,从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学生也能不断体会不同教师的思维特征,而且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与其中任意一位教师进行交流,尤其是在后续的考研复习中。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在切换教师的过程中,由于教学风格上有较大的差异,需要2—3次课的时间适应下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

三、结语

虽然合上是解决当前高校中课时分配的一种方法,但合上的教师必须具备能独立完成该课程教学的能力,密切配合,相互沟通,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紧密优秀的教学团队,这对于《材料科学基础》这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薛喜成,王秀娟.对开展团队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1,(02):67-68.

[2]黄新成,张景川.团队授课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91-92.

[3]王洪,楊驰.团队教学模式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6,(15):264-265.

[4]李晓娟.团队教学模式在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1:188-189.

[5]林素絮.普通高校团队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36-140.

[6]杨应昌,张仁辉.关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246.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考核体系改革与探索
基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优化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