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粒粟,收万颗子
——朱德峰团队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创新小记

2018-05-14 11:21刘荣欧平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8年4期
关键词:超级稻高产水稻

文/刘荣 欧平

水稻,这种不起眼的像杂草般的作物,被大约一万多年前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住民们发现、种植并驯化。当黄河流域的人们还在吃着小米时,这种中国南部土生土长的作物,已经支撑起了整个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的文明。

直到现在,作为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水稻依然养活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其中包括大量穷人。

高产,这是水稻能够继续养活更多人口的前提。为了提升产量,科学家们从未停止过探索水稻的脚步。二战后的“绿色革命”、袁隆平与“野败”的故事……这些研究为水稻的高产发掘了良种,这是第一步。

在位于杭州的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研究员领导的水稻高效栽培创新团队(以下称创新团队)完成了第二步。他们主攻高效栽培技术和方法创新,力求让良种实现最大价值。就像好马要配好鞍,优良的品种,搭配科学的栽培方法,为水稻产量的提高上了“双保险”。

1996年,农业部播下了一粒种——立项中国超级稻计划。2017年,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世界水稻单产最新、最高纪录。

创新团队也播了一粒种。早期,由于没有配套的栽培技术,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并没有得到全部发挥。创新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分析了制约因素和瓶颈,探究了各品种高产形成的生长规律,结合我国水稻种植方式转型和超级稻生态适应性,提出了超级稻品种优化种植布局,创新集成超级稻区域化高产栽培技术。

这粒种子也为创新团队带来了丰收——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连续多年被列为农业部水稻主推技术,年推广3000多万亩,亩增产稻谷59.3公斤,年增产稻谷17.8亿公斤,增效46.3亿元。2014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对这套栽培技术最好的肯定。

这套技术还与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一起,创造了年增产值近80亿元的喜人结果。后者由创新团队首创,是他们为提高水稻产量播下的另一粒种子。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老龄化,过去手工种植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水稻高产高效需求。于是,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毯苗机插技术。通俗地说,就是用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水稻插秧。

但是,引进的技术出现了“水土不服”。创新团队对水稻生产农艺农机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发明了水稻钵苗与毯苗结合机插的新方法。首创的钵型毯状机插秧技术,相比传统方法,能增产5%~7%,不仅成功解决了秧苗不返青、长的慢等问题,还实现了水稻钵苗机插,大幅提高水稻机插产量和效益。

为提高秧盘单位空间利用率,创新团队研制了专用可叠盘秧盘,将原来一次最多育成1000亩秧苗改进到3万亩。他们改进了播种流水线、改革了传统浸种催芽方法,创立叠盘暗出苗系统,并针对不同类型出苗秧盘研发不同育秧方法。

最终,这些创新成果被集成为水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模式,革新了水稻机插育种模式,并连同创新团队研制的我国首台稻田开沟机,大幅推动了我国水稻种植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目前,这些技术已获得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以及浙江省科技发明二等奖,自2014年以来,连年被农业部列为水稻生产主推技术,占主推技术的50%,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近年来,创新团队又借助“互联网+”,把智慧农业的新技术引入工厂化育秧,甚至引进了机器人,实现了育秧室温度、湿度的智能调节和管理。

这些创新技术和成果,在创造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我国水稻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稻作技术进步、水稻连年增产和稻农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我国水稻产量大获丰收,人民群众“吃饱”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于是,“吃好”和“吃得安全”成了新需求。也就是说,研究“保量”的同时,科学家们还要考虑“保质”。

创新团队以水稻绿色增产和提质增效为新目标,展开了新一轮研究,在水稻低产田产量提升、高低温预警与防控等领域取得突破。相关技术的应用为水稻稳产、高产提供了支撑。他们制定的水稻高温、干旱等农业部行业技术标准,为我国水稻生产抗灾减灾奠定了方法和技术基础。

凭借这些突出表现,创新团队将201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中国农科院杰出科技创新奖等荣誉收入囊中。他们在稻作技术上的创新,有效带动了我国稻作技术研究的发展,提升了水稻生产技术水平,也推进了现代水稻生产体系的形成。

老话常说,耕作者靠天吃饭。可实际上,一粒种子,从埋进土壤到最终成为果实,这个过程需要养分、水分、技术以及种植者的悉心照料,并非“靠天”就能达成。而一个新的想法,从萌发到成为指导实际生产的创新技术,过程也大抵如此。创新团队的成功,同样也不是“老天赏脸”。

这支老中青科学家组成的创新队伍,深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道。一方面,他们去日本、美国交流、学习新知识,丰富自身。另一方面,他们撸起袖子、卷起裤脚,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走进合作社,去了解每一片土壤和每一粒种子的“脾气”,去收集农户们的疑问、需求和体验……

这些最直观的信息,给创新团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而他们也不遗余力地回馈信息的提供者们。每年,他们都会深入基层开展30余次技术培训,100余次技术指导,为农户们答疑解惑,建立40余个技术示范基地,手把手指导农户们种植,将技术研发创新与技术应用结合落到实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身体力行地诠释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唐朝诗人李绅有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如今,在先进的育种和种植技术,以及像创新团队这样的科学家们的助攻下,不变的依旧是“四海无闲田”,只是农夫的收获早已不止“万颗子”,人们吃得饱、吃得好,还吃得安全,“犹饿死”已经是远去的历史……

水稻高效栽培创新团队

猜你喜欢
超级稻高产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超级稻宜优673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研究发现超级稻增产新基因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