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
摘要:江南舞蹈所特有的“诗情画意”的美感,是含蓄朴素、简约淡雅的,既不张扬奢华,也不繁缛艳俗。通过人的身体动律来搭建与天、地之间和谐的情感桥梁,追求虚实相生的和谐之美,已成为整江南舞蹈内在的不可动摇的文化结构。那种追求宁静旷远、秀丽典雅的审美观念使得它不仅从千百年来娱人耳目的单一功能中脱离出来,形成了自身独立的、特色的、诗性的艺术品格,更是在今天成为了江南诗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江南舞蹈 “诗性之美” 虚实相生 旷达悠远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J7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079-03
一、江南舞蹈的定义
要研究江南舞蹈,首先必须要对其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其中包含了舞蹈地域性和风格性的限定。首先,是对于江南舞蹈地域性的一个限定,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一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按照自然地理来划分,长江以南即为“江南”,那么巴蜀等南方的区域文化也都归类其中了;按照行政管理区域来划分,由于历史上地方行政管辖机构的一再划分,导致了对“江南”的定位和使用一直变化不断。其次,是对于江南舞蹈风格性的限定,由于历史上人口的多次迁徙,迫使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不断融合的同时,其舞蹈的风格也在互相交融和变化,因此导致了江南地区的舞蹈长期以来并没有完全统一和固定的风格特征。综上所述,地域性和风格性这两个看似容易限定的概念,在江南舞蹈面前似乎变得不太明晰了。
历史上的江南舞蹈,主要指的是“楚舞”和“吴舞”,今天我们看到的昆曲中,依然保留并传承着一些它昔日动人的面貌,例如:“长袖善舞”的水袖,“欲拒还迎”的折扇等。今天我们所谓的“江南舞蹈”,与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傣族、维族等中国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相比较而言,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一个特定民族或省份的舞蹈,而是一个具有区域文化特色和内涵的舞蹈种类,毕竟江南不只是一个地域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概念。在这个概念下,对于江南舞蹈虚实相生、旷达悠远以及天人合一的独特审美,使得江南舞蹈具有了诗性的意蕴和内涵。
二、美在虚幻——虚实相生
“诗性智慧不仅是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心理功能”①。由于诗性智慧非对象化的特点,江南文化艺术思想的内核是不消言说、只能静观的,这集中体现在玄学、南禅、心学等思想资源中。同时由于江南文化自身巨大的包容性,促使了道教、玄学、佛学等思想在同一时代中兼收并蓄的局面开始形成,并在共同发展中逐渐远离了世俗功利,形成了一种以“澄懷观道”为中心的清虚的诗性哲学。体现在江南的舞蹈艺术上,这种清虚的诗性哲学思想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逐渐转化成为了“虚实相生”的舞蹈审美观念。
所谓“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其中“意犹未尽、悠然而止”是诗人们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实境引发虚境,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司图空《诗品》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强调的就是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 这种意境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画笔所绘之处为“实”,而有意留下的空白则为“虚”,画家的神来之笔,画幅中最能引人冥思遐想的地方正是这“留白”之处,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说的正是这虚幻之美。
江南的舞蹈由于长期沁润在诗性美当中,也逐渐的形成了这种虚幻的美学特点。欣赏江南的舞蹈,可以使人感受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虚幻的力”的存在,这种“力”是舞者通过自己的肢体在时空中舞动构成的,人的肢体有限,但情感和表达却是无限的。江南舞蹈通过若明若暗,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的情感表达,将“人”这个实体抽象化,将人体的“力”无限延伸和放大,在虚实相生的舞台中,灌以一种动静结合的气韵,营造出整个舞蹈作品的灵动,最终达到了虚实转化、相生相融的深远意境。江南著名的“白纻舞”,以长袖之美著称,晋《白纻歌》里记载了舞蹈中水袖的美态:“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睐容仪光。如推若引留且行,随世而变诚无方”。舞蹈中长袖作为舞者手臂的延伸,不仅能够表现出极富动态的舞蹈形象,更充分凸显了其“虚实相生”的虚幻之美。舞者在拧、倾、圆、曲的体态中,忽展忽叠的形态中,起、承、转、合的袖势中,将人体“虚幻的力”与长袖的“实”融为一体,“似鸾飞于天汉”“似惊鸿之裕翔”,达到了“虚实相生”的美学境界。
三、美在距离——旷达悠远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王昌龄的这一境界理论被历代沿用生发,逐渐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学范畴。进入现代以来,王国维这位著名的江南学人大胆的引入了叔本华的哲学理念,把“欲”作为其境界理论的基础,因为“欲”的存在导致人生充满了矛盾,深怀苦痛,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唯有远离欲望,才能够在“美术”中得以解脱,这种解脱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的“心理距离”。反映在江南的舞蹈艺术中,这种距离之美使得江南的舞蹈“在纯粹由于身体运动而产生的欢快与高度的技巧造诣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微妙的距离平衡”②。
谈及“旷达悠远”的审美意境,就不得不提到江南的古琴艺术。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且遍及南北各地,却唯独在江南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古琴本身所特有的“清、微、淡、远”的文人气质,符合江南诗性文化中距离审美的观念。与古琴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昆曲,以其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飘逸的舞蹈达到了舞台艺术表演的最高境界。其中以清唱形式出现的“水磨腔”以其“流利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脱俗”格调,使得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呈现出清丽悠远的距离美感。
当舞蹈以某种功利目的出现,其距离就会拉近,观者甚至会融入到表演中一起共舞,例如西方的交际舞,距离越近则越美。而江南舞蹈深受江南诗性文化的影响,其突出的审美特征之一就是“旷达悠远”,距离上则是越远越美。这种距离不仅仅体现在物理的距离上,同时还包含了心理的距离,一部分人在观看江南舞蹈的时候会觉它得太过高雅,不接地气,心理距离太远,与昆曲有着极其相同的感受。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使得江南舞蹈与中国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拉开了距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了世俗,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有着“诗情画意”之美的江南舞蹈。例如近几年比较突出的江南题材的舞蹈作品《小城雨巷》,曼妙清丽的江南女子手撑油纸伞,莲步轻移在烟雨迷蒙的江南小巷之中,仿佛从水墨画中走出来的高贵、纯美的江南女性形象,如莲花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了今天江南美的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作品不拘泥于呈现世俗的生活情节,亦规避了对于情绪的渲染,以一种“清高出于世”的创作理念,将江南舞蹈的距离之美充分演绎了出来,实现了江南舞蹈“旷达悠远”的诗性之美。
四、美在自然——天人合一
自然美作为最具江南特质的审美观,是江南文化艺术理论与趣味的源头。老子认为“自然”是先天地而生,作为人必须遵循的“道”,也是一种自然地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是从内心深处喜爱人与自然之间无功利的审美关照,发出了“山与林,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的由衷之叹。老庄哲学的自然论,从哲理层面影响了江南人的审美与创作,由此衍伸出的“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的理念,成为了江南人追求自然灵性美的根源。江南的舞蹈受这种自然审美哲学的影响,也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舞蹈审美取向。
在艺术创作中,所谓“天人合一”其实是一种“循本尽心”的追求。艺术家力图在自然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联系,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陶渊明在《饮酒》诗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里的“真意”既是他的内心感受,也是他所认为的自然精神,二者在诗中达到了完满的统一。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则是自然美的典范之作,作品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峰峦平坡、丛树村舍、渔舟小桥等江南美景,令观者心若浮云,陶醉在这天人合一的唯美意境之中。这种融合了天地之道的自然之美,在江南的园林设计上同樣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集自然之精粹,浓缩天地之精华,才有了江南园林“虽为人作,宛如天开”的自然魅力。
江南的舞蹈艺术从最初的劳作、祭祀等功利性审美,到如今以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审美,其过程与江南文化诗性审美的发展轨迹一脉相承。“舞蹈是人创造的鲜活的肢体艺术,人体的运动首先要与舞者内心的情感、思想相统一,这是由舞蹈的最基本特征——情感性所决定的,也就是所谓的‘身心合一”。江南舞蹈在此基础之上更加突出了舞者内心的情感与外界自然环境的谐和、统一,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使得江南舞蹈具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清丽美感和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例如江南传统的采茶舞,形式上摒弃了人工雕琢的缛丽,将江南的自然美景与“采茶”这一自然地人体动律相融合,将精巧、细腻的舞蹈设计通过简约、自然的表现方式,不露痕迹的表现出了江南人从内心深处喜爱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无功利的审美。在舞蹈表演中,采茶姑娘灵巧的双手采茶、捡茶和在丰收归途中扑蝴蝶的动人形象与茶园的自然清丽,共同实现了江南舞蹈对于自然审美的向往和追求。至此,江南的舞者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逐渐建立起了江南舞蹈美的最高意境——天人合一。
五、结语
舞蹈本身不只是艺术,更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当舞蹈作为文化时,我们关注的不能仅仅是人体的舞动,还在于这一手舞足蹈间,所发散出来的文化气息能否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江南舞蹈的美在今天文化交流不断冲突与融解中,逐渐获得了自己明确的审美判断,这不仅是表层的“赏心悦目”,更是时间洗礼后深层次的“心理觉醒”。江南舞蹈所特有的清丽出尘的文化品位,不仅使得江南的诗性文化在形式上得到了完美展现,更使我们这些江南的舞蹈工作者深刻意识到,在进行实践创作的同时,更加需要不断去了解和体悟江南舞蹈的文化内涵,如此,才能创作出更具有深度的江南舞蹈艺术作品。
注释:
①刘士林:《中国诗学原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②[英]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引自《美学译文·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姜晓云.诗性江南的道与怀[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3]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