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平
摘要:筝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筝在流传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及其风格特点,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伴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筝传入到印度尼西亚,并与本国音乐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其本土特色的乐器。本文阐述了中印两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两种弹拨乐器,重点比较中国和印尼两国筝形制及其演奏技法,并为中国现代筝乐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筝 印尼筝卡恰皮(kacapi)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026-05
一、筝的音乐文化背景
(一)中国筝的音乐文化背景
中国筝的历史,最早追溯到公元前237年,李斯在向秦始皇的奏章《谏逐客书》关于筝的记载。秦国至今,筝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很难考证2000多年前筝的起源,只能从一些文献和故事中窥探一二。《风俗通》中曰:“筝,仅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早期的筝与筑形制非常接近,但是筑与筝又以演奏方式不同相区别,《风俗通》中曰:“状如瑟而大头,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筑”。演奏筑时为击筑,而筝的演奏是“弹筝”,《晋书·乐志》中云:“郝索善弹筝”,在前文中李斯上书中也有引用“弹筝”这一说法。至于筝源于筑或是筝筑同源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加以印证,“我们现在可以明确地认为筝真正直系亲属是筑”①,早期的筝是一种用来弹奏的五弦乐器。
宋代以后,筝的弦数发生了变化,唐代出现十二、十三弦筝并存的盛状,十二弦筝用于清乐,雅乐与燕乐则用十三弦,筝的发展速度迅猛且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北宋时延续唐代十三弦的筝:《广韵》中曰:“筑似筝而十三弦”。而林谦三所著《东亚乐器考》中也提到:“十三弦筝,是奈良时代(710-794)传入日本的”作为证明。到了明代出现十四、十五弦筝,律学家、音乐家朱载堉《明郑世子瑟谱》中曰:“今官举十五弦,而后世多用十四弦者”。而到近現代,古筝无论是弦数、形制还是表演创作、教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古筝这一乐器的形制的改革一直在继续,涌现出二十一弦筝、“蝶式”新筝等,衍生种类繁多。目前,中国筝普遍采用的是二十一弦筝。
(二)印尼筝的音乐文化背景
谈论kacapi(卡恰皮)的起源与历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情况可以被描述为试图穿越荒野难以航行,其原因主要是卡恰皮所写的内容相对较少。也许,过去那些不熟悉写作文化和习以为常人们更多以口头传承为主,这会成为缺乏参考的原因之一,也为我们探寻卡恰皮的历史和起源带来很大的挑战。有关卡恰皮的记录在文章《Sewaka Darma》中首次出现,Herdini等人的分析显示在15世纪左右卡恰皮就存在。而早在公元131年(中国的东汉时期)《后汉书·顺帝纪》就有记载:“永建六年 ( 公元 131 年) 日南 (今越南)徼外叶调王遣使贡献。帝赐调使金印紫绶”。文中的“叶调”即是印尼爪哇与中国就有商贸往来。而《法显传》(东晋时期)、《诸蕃志》(南宋时期)等中国史料记载中印两国之间交流日益密切。至今,在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博物馆里,还陈设着历史上中国商人赠送给爪哇国王的陶器。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密切,印度尼西亚的音乐也传到了中国,在隋朝宫廷乐舞中就有印尼的爪哇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音乐,中国音乐也传入了印度尼西亚。查阅大量资料,笔者并未找到印尼筝的源流是否来自中国,但兴许在古代丝绸之路之时受到中国乐器的启发而影响了印尼筝。
另一份在印尼国家博物馆被命名为《Trance Siksakandang Karesian》的手稿也记录了包括乐器卡恰皮在内的相关艺术形式,分析它的存在有两个功能:仪式(神圣)和娱乐功能的功能(世俗的),卡恰皮作为仪式音乐的乐器在印尼传统艺术中进行展示,例如rhymes和 tarawangsa。而卡恰皮在印尼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如Celempungan art(印尼巽他族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jaipongan(印尼西爪哇巽他族传统舞蹈)和mamaos Cianjuran(西爪哇所存在的一种歌唱音乐形式)等中起到的是娱乐效果。在印尼巽他甘美兰音乐中,卡恰皮作为崇拜天上神灵而产生的祭祀乐器,它娱乐功能出现的时间较晚。
另外卡恰皮与印尼传统诗歌艺术pantun(帕吞)密切相关,卡恰皮给其即兴伴奏,在名字为lembaga basa & Sastra Sunda工作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注解,他们认定帕吞的产生与卡恰皮密不可分,而诗人eringa用一个谚语“kawas pantun ten jeung kacapi”来表示卡恰皮和帕吞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通过对eringa(人名)的叙述可以看出,卡恰皮是作为帕吞里最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在banten(印尼的一个省)至今仍然用卡恰皮为帕吞做伴奏,卡恰皮的产生与帕吞有一定关联。
二、筝的形制特征
(一)中国筝的形制特征
这里所介绍的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二十一弦筝,它是一个由面板、侧板、底板等多块木板拼贴而成的一个发音箱体,从琴头、琴身、琴尾三个部分依次看过来分别有琴盒、弦轴、系弦孔、前岳山、琴弦、琴码、后岳山、入弦孔等多个组成部分。目前最普遍使用的中国筝规格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型号即是S163-21。
(二)印尼筝卡恰皮的形制特征
卡恰皮是印度尼西亚的弹拨伴奏乐器,由开始7弦发展至如今15、18、20弦并用,为suling苏灵(西爪哇巽他族音乐的一种乐器合奏形式,由苏灵与卡恰皮构成,苏灵的形制与中国的笛子相类似)、帕吞、甘美兰(同gamelan,一种印尼传统民族音乐形式)等音乐形式做伴奏。由于卡恰皮为苏灵伴奏所形成的kacapi suling音乐的普及,使得卡恰皮的声音成为颇有名气的音乐。
卡恰皮琴弦一般由黄铜制成。在巽他文化中,卡恰皮这一词产生被指与santol树有关,最初使用其来制作卡恰皮,而后随着卡恰皮的需求量的增高变成商品以及santol产量有限,生产商用Kananga、桃花心木、mahogany、suren、albasiah和Sungkai等木材料制作卡恰皮。目前还没有关于木材质量的具体研究,它们都是用于制造卡恰皮的,但通常用于制造卡恰皮最重要的部件发音箱体(crew)的是桃花心木和albasiah。Kananga、Sungkai和mahogany的生產成本比albasiah材料更贵。
卡恰皮发声的共振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共鸣器(crew)、弦、intercropping、琴码、pureut和eye duck。共鸣器的木板的厚度取决于木头材料的硬度制成,使用硬木如Sungkai和mahogany的厚度通常在0.5 - 0.8 cm之间,而由软木材制成的如albasiah则通常在0.8 - 1.2厘米之间。从一定程度上使用薄声板具有良好的音质,但从长远来看,因为0.5 - 0.8 cm的厚度无法承受弦的功率范围,因此弦数多的卡恰皮一般都使用albasiah等软木材。kacapi indung(卡恰皮樱珠)和kacapi rincik(卡恰皮瑞斯卡)涂漆黑棕色,而kacapi siter则呈现出更多原木的颜色。
从卡恰皮的形制和功能可分为两种,即Kacapi indung(卡恰皮樱珠)和Kacapi sister(卡恰皮西塔)。
卡恰皮樱珠一般充当的是前奏、华彩、插曲的角色,用18或20弦,并且它决定了整个音乐的节奏,它是体型最大的卡恰皮,照字面意思也可翻译为“母亲gulung”“主要的main”“船形parahu”或者直接说是卡恰皮。它的底部没有封盖,可以使声音传出来,卡恰皮樱珠是一个共鸣盒子,从内部自上而下看为锥形,外观像一艘船只,在古代一般是贵族使用,直接用尖锐的木头上打孔而制成的,如今婚礼庆典上会用卡恰皮樱珠。
与早期印尼传统音乐甘美兰的演奏者相同,卡恰皮樱珠的演奏者一般也为男性,他们对自己所演奏的乐器会如同珍宝、爱人一样的对待,爱称其乐器为“istri”,即妻子的意思。每个乐器都代表女性、阴性,卡恰皮樱珠也是如此,不同的部位被寓意成女性的不同部位,如图示船型两端翘起称为gelung,它代表女性又弯又长的头发;琴码被称为host(milk),它是一个金字塔形或者象棋棋子,它代表女性的乳房等。印尼把改变卡恰皮音阶中音高位置变化,拉紧琴弦使音升高叫:ditarik,放松琴弦使音降低叫dikendoran,琴弦的一侧用木钉拴住,声音通过连接在琴面上的三角形的“桥梁”发声,这个“桥梁”有多个名字:tumpang sari、inang,它代表着女性的乳房。
卡恰皮西塔一般被认为是最古老的巽他弦鸣乐器,形制与卡恰皮樱珠相似,它是个平行平面的共鸣盒子,从底部或上方看它呈梯形,底部有一个出音孔。卡恰皮西塔为巽他多种类型的艺术典礼和娱乐提供伴奏,在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十分流行。它在一些Sundanese(巽他)音乐流派中演奏,如celempungan、jenaka sunda、kawih kacapian等。在印尼有一种传统表演叫kawih sunda,卡恰皮西塔作为传统乐器在其表演中不仅可以与民歌部分进行表演,也可以与其他乐器一起合奏演出,卡恰皮西塔在西爪哇几乎所有地区都存在。
卡恰皮西塔琴身木刻一般会用印尼的一种花作为图案,名叫kembang wijaya kusuma,花呈绿色、橘色,在印尼语中寓含生命的绵绵不息。西爪哇人民很尊重与敬仰此花,在印尼甘美兰乐队中也将其刻在醒目的位置作点缀作用。
两种卡恰皮的琴弦都是用螺丝或木塞绑在右手边,它们有三种不同的音阶。现如今,卡恰皮由六个木片粘起来做成,传统的卡恰皮演奏时演奏着双脚盘坐在地板上,卡恰皮离地面约25cm,而现在卡恰皮有时候也会放在木架子上演奏,演奏者就可以坐在椅子上。通常,卡恰皮在地板上演奏,就放上小物件在琴的左侧以保证卡恰皮从底部音孔中传出,也有卡恰皮会装一些支架以免去垫东西。
除上述两种不同形制的卡恰皮之外,还有卡恰皮瑞斯卡、South Sulawesis simponikecapi、acoustic-electric kacapi等。
卡恰皮瑞斯卡是高频率的卡恰皮,形状与卡恰皮樱珠相似,体积比卡恰皮樱珠,一般给卡恰皮苏灵或者Sekar Panambih伴奏,sekar是tembang的一个分支部分。
South Sulawesis simponikacapi,是一种混合了土著乐器(boat-lute船琵琶, bamboo flute竹笛, and drum鼓),结合西方交响乐的音乐形式,“simponi”来自英语和荷兰语单词“symfonie”/“symphony”,交响乐。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南部较为多见,表演者演奏卡恰皮,笛子苏灵和打击乐 percussion一起合奏表演,在苏拉威西岛广为人知的民歌,在当地较有名望的表演艺术家是IbuAndiNurhaniSapada,他也被称为Bu Nani。如今只有很小的范围内会玩,并且有一些简单的音乐结合,比如一个鼓、一个苏灵笛,一个小提琴和一个歌唱家,只有在婚礼或派对上才会表演,甚至simponikacapi里面的卡恰皮已经被小提琴取代。
acoustic-electric kacapi,是现代人为了扩大卡恰皮的声音,模仿吉他在卡恰皮上安装一个拾音器,可连接外接通电扩音器。
三、筝的演奏技法
(一)中国筝的演奏技法
在三国魏时期,阮瑀的《筝赋》对筝乐艺术作了详尽的描绘:“……五声并用,动静简易,大兴小附;重发轻随。折而复扶”。这说明中国筝在古代,采用传统五声音阶调式,用大、食指弹弦的同时并讲究强弱对比的表现,左手使用按滑音,虚实结合。由于缺少文献资料的印证,明朝以前的演奏手法很难有准确的考证,到了清代,清朝文人荣斋所编《弦索备考》中演奏手法就丰富起来,左手技法包括上滑、下滑、揉弦,右手技法包括刮奏、摇指、大撮、小撮等不断丰富。而到了近现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40-50年代,改革开放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响应复兴民族音乐的号召。自1955年赵玉斋先生创作的筝曲《庆丰年》开创双手弹奏的先例后,琶音技法、小撮点奏、扫音、食指摇等新颖演奏技法的出现,丰富与发展着古筝的演奏技法。在现代的古筝演奏中,双手都需要佩戴义甲,制作材料如塑料、玳瑁、牛角、象牙等,从发音的质量和材料本身的适合度来说,玳瑁成为最普遍的义甲。
(二)印尼筝的演奏技法
卡恰皮由于乐器的限制,没有左手吟揉技法,左手伴奏繁复华丽,常用于伴奏、弹唱,演奏时不戴义甲,用肉指弹奏,演奏者通常会留一点指甲方便拨弦。演奏对于手形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以手掌自然弯曲成一个适合演奏的弧度,以右手演奏旋律,左手伴奏为主,弹奏时一般双手贴弦,伴奏华丽繁复,有时单音弹奏,有时以八度音阶呈现。以左手食指和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弹奏居多,无名指用的很少,琴码可以活动但左手不做韵。卡恰皮音乐的风格技艺精湛,结合了快速的指法和原始的即兴唱词,一些当代作品要求卡恰皮需要非常复杂和快速的弹奏,至今本乐器的技术仍在发展当中。常用的演奏手法有四种,即suntreuk、Jeungkal、toel、rangeum,suntreuk是右手小关节弯曲,用食指指甲指尖向外拨弦,这是卡恰皮最常使用的演奏手法;Jeungkal是食指与大指八度弹奏,同时也可以交替弹奏;rangeum是中指、食指与大指三指交替弹奏;toel是左手食指向掌心内拨弦的统称,右手一般很少用这种演奏手法,一般用suntreuk替代。keleter是右手大指在同一根弦上来回波动,类似中国筝的“摇指”,但卡恰皮中该演奏手法较少使用。
四、筝的调式调性
(一)中国筝的调式调性
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一根线、一个琴码发一个音,传统定调按五声调式音阶排列,即宫商角徵羽,唱名为do、re、mi、sol、la。古筝的定音与其他传统民族乐器一样,用传统调高D调(小工调)为基本调。
(二)印尼筝的调式调性
在印尼,卡恰皮有三种调式音阶,即pelog(佩罗格)、salendro(斯连德若)、sorog瑟罗格(madenda玛登达)。佩罗格音阶和斯连德若音阶都是五声音阶,玛登达是七声音阶,在卡恰皮中应用时去掉唱名为“ni”和“le”的两个音,构成新的五声音阶,被称为瑟罗格音阶。
在卡恰皮中琴弦的最高音最接近演奏者,它叫barang(有时叫tugu),在视觉上距离演奏者的第二个音叫kenong,第三个叫panelu,第四个叫bem(有时叫galimer),第五个叫galimer(有时叫singgul),第六个音与第一个相同,叫barang,从而构成一个八度音阶。这些名称适用于每一个八度音阶,之后的八度音阶音高依次递减,比如,第1、第6、第11、第16的琴弦都叫做barang,第2、第7、第12、第17的琴弦都叫做kenong,以此类推。
在瑟罗格音阶中,所产生的最低音panelu的音高要比佩罗格音阶中的最低音panelu的音高高,这三种不同的音阶都是五声音阶。五声音阶从barang开始,一般来说,与甘美兰乐队伴奏就以乐队中打击乐器#G作为标准音定弦,与笛子合奏就以笛子的筒音做标准音,笛子越短音越高,作人声的伴奏则以人声音高决定标准音。在印尼,卡恰皮的这三种调式音阶,其音阶的音没有西方对标准音(小字一组的a)440赫兹如此精准的规定,也没有音高明确的标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每个调式音阶里的音略微有些偏差。
在印尼西爪哇声乐音乐tembang sunda中,歌唱一般为独唱形式,其歌声伴随着卡恰皮樱珠、印尼笛子苏灵,有时候也用卡恰皮瑞斯卡作为伴奏乐器。歌曲有三种音阶,以佩罗格音阶演奏的曲目最多,唱歌时用这三种音阶以一种非正式的即兴表演来给tembang sunda做伴奏。如今,在bandung召開的会议上确定歌唱用佩罗格音阶定弦,而后转为瑟罗格。最后一部分的表演与歌曲都用斯连德若,在印尼西爪哇传统音乐cianjur中人们趋向于只使用佩罗格和瑟罗格演唱的歌曲。
五、两国筝的不同发展路径
中国筝在经历千余年的岁月中飞速发展着,从“五弦筑身”到隋唐时期十二、十三弦筝,再至明清时期十五、十六弦筝,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大量涌现形制新颖、琳琅满目的古筝。从战国时期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弹筝人秦罗,到近当代各个流派群英荟萃森罗万象,习筝爱好者层出不穷。从筝为歌舞伴奏、与其他乐器一起合奏演出,如筝和缶、筝和瑟、筝和琵琶、筝和箜篌、筝和笛、筝和箫、筝和笙、筝和三弦和胡琴、筝和方响(我国古代具有固定音高的敲击乐器)等,到筝作为独奏乐器享誉世界内外。从筝“右手取音,左手做韵”的演绎到眼花缭乱、错综复杂的现代演奏技法。从最早的传统五声音阶起始到七声音阶,再到可转调筝;从鲜少乐谱、理论传世到如今教学理论的文章著作的百花齐放。
中国筝在乐器的改革、人才的涌现、演奏形式的变化、演奏技术的创新、理论研究地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创作作品争奇斗艳等各个方面都空前绝后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筝在这千余年来实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它作为一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国内乃至国外都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从演奏技法、演奏曲目、表现手段、表现内容、表演形式都与当今世界基本接轨。而伴随着古筝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它的传统演奏风韵味、特别是新创作作品对于高难度的技巧偏重,在对于延续传统演奏手法、调式调性、风格韵味等方面渐渐淡化,习筝者对传统流派、地方风格曲目的诠释缺失原有的浓厚风格特点,甚至忽略对传统作品的演奏,这是中国筝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
印尼筝卡恰皮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演变是一个相对缓慢、停滞的过程。卡恰皮始终作为伴奏乐器,为甘美兰、tembang sunda等做伴奏,它在印尼音乐中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形式就决定了卡恰皮无论是演奏技法、音律特征、音乐风格都得以保存较为原始、原生、地道的印尼传统音乐风貌与韵味。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合作与融合,与当地生活紧密相连,表现了印尼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审美,它就如同印尼传统民族音乐形式甘美兰一样悠久而又充满吸引力,让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们为此一探究竟。
这对中国筝而言,随着时间更替中国筝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遗失了传统,抛弃了本源,也不代表我们不爱本民族的音乐。相反,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在继承,发展,创新的路上边走边停;我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吸收消化的过程中,将筝乐艺术为更多人所熟知与喜爱,学习、吸收、创新,有新的追求新的目标,就有更开阔的视野,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筝乐艺术的呈现。
注释:
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华乐大典·古筝卷·文论篇》,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版,第61页。
参考文献:
[1][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钱稻孙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2]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3]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王中山等.华乐大典·古筝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5]洛秦.世界音乐人文叙事及其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6]俞人豪,陈自明.东方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7]饶文心.甘美兰音阶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异因素[J].黄钟,2004,(01).
[8]饶文心.论甘美兰音阶的结构形态与调音模式[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9]田果.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即兴性特色研究——以印度拉格、印尼甘美兰和伊朗达斯特加赫为例[J].民族音乐,2016,(04).
[10]李丽敏.音乐习俗的模式同构——从印尼巴厘岛甘美兰音乐田野调查三个实例引发的思考[J].音乐艺术,2015,(02).
[11]应有勤.重新认识甘美兰的斯连德若音阶(上)[J].中国音乐学,1997,(02).
[12]奚泰来.竹摇神韵 鼓瑟天籁——浅谈印尼的传统音乐甘美兰[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