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旅行

2018-05-12 07:47子沫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港岛浅水湾曲奇饼

子沫

如果去哈尔滨,我会带上萧红的《呼兰河传》。那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在萧红笔下充满了哀而不伤、童真般的活力和纯净,呼吸成霜。有些风景是凝固的,有些风景却是流淌的,充满生命力,令人感恩,一种热爱激起另一种热爱。

如果去大兴安岭或是内蒙古一带旅行,可以带上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本有生命力的书,带上活力和热爱再去体验那一方土地,那个逐渐消失的深山游牧民族,会被记住,像一簇黎明的天光,有隐藏的生命力,才是值得传承的。记得曾经遇到一个女人,偶然聊起,他们一家人每年夏天会去额尔古纳河附近租屋度假,人少清净,未被污染的一方水土。清晨,她去市场买来当地人采摘的山林菌菇,炖一锅汤,鲜美清冽。饭毕,坐在额尔古纳河边晒太阳,捧读的就是这本书。这样的旅行方式很羡慕,很适宜。懂得才值得吧。总记得黄永玉写到表叔沈从文的一个画面:沈最后一次回老家凤凰,一天清晨,聊天时黄说:“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有点小题大做……”沈闭着眼睛,躺在竹椅上静静说:“懂得就值得。”

如果去新疆旅行,我会带上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那种朴拙和天然,对自己的生活完全接纳和顺服,有种别样的高贵,充满活力,不事雕琢,没有穷酸气,令人敬畏。也让我喜欢上了一个普通的地方,呼吸到了新鲜灵动的空气。旅行并不是目的,旅行只是为了更好地体验生命,深刻地感悟生命,更深地理解一些人和事,或者说这个世上存在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不让自己囿于狭窄和拘泥,带着偏见去生活。

如果去日本,带上《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一路看过去,也是比较好玩儿的事;当然,带上《雪国》《古都》或是《细雪》《草枕》也是不错的选择……那是一个风景之外沉静优美的世界,会有更多的感悟细致地涌动。

如果去巴黎,还是带上《追忆似水流年》吧,读多读少都无妨,慢慢看看,浸润在一段巴黎旧时光里。以法国拉雪兹公墓为背景的纪录片《永远》,有这么一个场景,令人唏嘘:一位韩国年轻人,来到普鲁斯特的墓地,虔诚地献上了曲奇小饼,他低头静静地说,这是我来巴黎的唯一理由,唯一。被问到为什么献上曲奇饼时,他这样解释,他给了我精神养料,我想奉献给他食品养料,这些心意总是相通的……那个年轻人挥手离去的背影,普鲁斯特墓地上的新鲜曲奇饼,阳光静静流淌,温润如玉,空气中有某种跨越时空的交流。精神养料也许会被这个繁华多变的时代遗忘,“追忆似水流年”,那是一种巴黎精神,骨子里的优雅。

如果去香港,太多可以看了。亦舒或是黄霑的随笔皆有趣味。去香港,也可带上张爱玲的小说啊,很多个港版场景一一展开,那个浅水湾酒店因她的《倾城之恋》而闻名,坐上中环到赤柱的巴士,路过浅水湾,那一带,看山看海看港岛,位置上佳。香港的沧桑和活力,时代变迁的惆怅,山海之间,盈盈于胸。香港那么多的才子佳人,有意思的人很多,比如蔡澜,他的书和杂文不少,倒只喜欢那本《江湖老友》,谈了一些港岛江湖旧人旧事,有意思。坐在中环半梯台阶上,看威灵顿道,旁边老茶铺林立,万千感受涌上心头,也是有意思的事。

很多的书没有读过,很多的地方没有去过,比起浩瀚世界,个体是多么贫乏和渺小,還有局限……没有关系,保持谦卑,慢慢来。

猜你喜欢
港岛浅水湾曲奇饼
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庆
搁浅的鱼兄弟
搁浅的鱼兄弟
两块曲奇饼
舟山港岛大桥主缆锚固区设计及受力性能分析
共度好时光
两块曲奇饼
浅水湾地皮成市场焦点
美味曲奇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