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傍晚(九首)

2018-05-11 16:31陈德根
江南诗 2018年2期
关键词:夜归人

火车上

随着月光下的枕木驰向原野

星辰在砂砾中投影

可以预知的远方,让我

眼睛焕发神采

像往事被孜孜不倦地追述

列车在翻山越岭

故园愈远,逝去的光阴如

汽笛声的循环,经久不息

心绪如不倦的火车,沿着

我的内心,寻找到光源。沿着

我的眼眶,寻找到泪水

桥边的傍晚

仿佛年老的游子还乡

我们并肩而坐。看那些

运沙船。风尘仆仆地返回

夜色覆盖江岸,灌木

鸟巢,桥墩

高压线的阴影时而纷乱

时而有序地跨过楼顶

仿佛在复制我

昨夜的梦境

如同所有晚归的人,我们

看见,城市的灯火,一次次

猛然把细长的江岸推开

又搂紧……

多么像我们。也像每一对

尚未懂得惺惺相惜的小夫妻

激烈地争吵,相爱

山中一夜

噩梦醒来。窗外

月亮,依旧浑圆紧实

如爱人腹部。檐下草丛幽暗

树冠与坟茔隆起

空中星群汇聚,有陨石在下坠

它借助惯性

跌入深邃的远方

此刻四野旷阔,隐约有余音

低徊。仙乐般绵延,熨帖。恰如我

在某年某月某夜

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成人仪式。在

一场春梦的下坠中,彼时春花

烂漫。万物紧随夜色急速下陷

如这群星,如这陨石,在我的脑际

划出持久,明亮,遥远的回声,让

醒来的我,绝望,又愉悦

中年人

那一年,哼着离歌,我们去

車站。路旁蜂蝶穿越春天

密匝的林带与草丛

我们穿过陌生的人群

送你出远门

这一次,集体沉默,我们去

陵园。穿过坟墓和哀伤的花圈

仿佛一群哑巴

去看望,一个哑巴

遥远的他乡曾让一群

年轻人欢欣雀跃

逼近的死亡让一群

中年人学会了闭嘴

娃娃菜

年老的菜农,他瑟瑟

发抖。他热切地

打量路过街头的每一个人

他的筐,像一个慈祥的保姆

娃娃菜挤挨,围坐在一起

它们脸上弥漫

太阳和奶香气息

大屏幕上显示:即将连日

雨雪。气象部门

发出预警报告

我决定都囤下来

回家的路上。我

紧抱着它们。仿佛搂着自己

失散已久的孩子,我感受到

一丝暖意,正慢慢把我焐热

那年的父亲

我们想象一列火车

在轨道上鸣笛,喘息,减速

我们的父亲。直到

这个列车员,骄傲地

将外套递到母亲手上

我们在傍晚的餐桌

或者出站口等待

在他出门后的三五天

我们的父亲,像太阳光

照耀,簇拥而上的我们

而我们像阳光下所有

低微,幼小的事物

释放着内心的雀跃,及甜蜜

夜归人

石凳上的孩子们仰望天空

星星应声从远处的楼顶升起

暮霭里,人们的脸庞

洋溢朴素的美

跟在匆匆走出

超市的人群后面

我像每一个急切地

赶回家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我的购物车里

有父亲的药酒和茶叶

妻子的裙子和口红

儿子的漫画书和玩具

我对每一个

擦肩而过的人点头微笑

每个夜归人

不仅向往一盏

温暖的灯火,还应有

陌生人善意的笑容,和祝福

黄 昏

将孩子抱进里屋

把盆栽移回阳台

窗边的蛛网捕获了猎物

隔壁的五金厂,一天的轰鸣

尚在耳边回响

市民们在散步

夜市人声鼎沸

民工们在对面的工棚

生火。炊烟

从白铁皮屋顶溢出来

民工的婆娘和孩子

在看晚霞装扮人间

我看到上苍,把一天中

最美的时刻,公平地分给众生

深山记

落叶素雅,干净。山溪

丰沛、温顺。如同好女人

密林深处走出歇脚的人和樵夫

牛羊群里走出熟识的山民

云朵在我们头顶走走,停停

秋蝉自我陶醉于滚烫的嗓音

山峦巍峨,风涛回荡

我振臂高呼

此间之物,都纷纷回应

作者简介:陈德根,布依族,贵州平塘人,居宁波。作品发表于《诗刊》《北京文学》《民族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入选多种选本,出版文集《忍冬花》等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参加《诗刊社》第29届青春诗会。

猜你喜欢
夜归人
冰裂的声音 [外一首]
夜里
侧面
夜归人(外一首)
岁末帖
【大照片】风雪夜归人
冬天
风雪夜归人
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