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资助工作新探析

2018-05-11 09:50李志华
科技视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李志华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这样一群庞大的高校大学生队伍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贫困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不出现“因贫退学”的现象,政府制定了相关资助政策,如: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然而,在高校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下,由于贫困大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及生活经历,不免存在着旁人容易忽视的心理问题。目前的高校资助政策真的能完完全全地解决大学生的贫困问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导致这一心理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深入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通过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来推动贫困大学生的自助?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资助工作;自助;就业困难资助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6-0173-002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少数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普及教育,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费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导致高校中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出现。随着贫困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为解决大学生的贫困问题,国务院曾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启动了全新资助政策,加大了國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投入力度。尽管政府和高校给予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然而,部分贫困学生在精神及心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当今经济发展快速、竞争日益激烈且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悲观脆弱的自卑心理

高校贯彻落实政府资助政策的原则之一是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法来认定学生是否贫困,在此种情况下,贫困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同专业或同班同学描述自己贫困的家庭状况, 因此,认定的过程便在无形之中给其在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周围环境有着恐惧心理,他们不愿在别人面前谈及自己的家庭状况,害怕别人因家庭贫困而看不起自己。他们常常过分低估自己,因家庭贫困而否定自己的一切,总带有“我不如别人”的想法。一些贫困大学生甚至缺乏同别人竞争的勇气,他们很少在学校活动或是班级聚餐中露面。由于家庭贫困带来的自卑,他们对于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也常常放在心里,不愿与别人交流。

1.2 抑郁消沉的孤僻心理

对于人类来说,每个单独的个体都是喜欢跟自己有着类似经历和共同话题的他人交朋友的,对于贫困大学生也是。由于自卑,他们往往喜欢跟自己家境类似的同学交流,与他们有着更多的共同话题。除此之外,谈到家庭方面的话题时也不会令双方处于尴尬的境地,与此相反,他们会敞开心扉。然而,与自己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并不多,一般很难遇到。在没有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选择“沉默”,在他人面前不愿甚至是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久而久之,他们自我封闭、独来独往,以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做事,把自己或好或坏的情感封闭在心,形成抑郁消沉的孤僻心理。

1.3 虚荣攀比的依赖心理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有虚荣心的,或大或小。有的人能够正确对待虚荣心并将其转化为动力而不断努力,而有的人却未能合理利用反而让其成为人生道路上的阻碍。现如今,部分贫困生因为其极强的自尊心而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真实的家庭经济状况甚至刻意隐瞒,过于看重自身的家庭背景。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的驱使,为了所谓的面子,不切实际地追求物质生活,盲目跟风,与人攀比。除此之外,他们过于依赖学校,借家庭贫困的名义不思进取,认为学校给予其经济上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2 就业困难资助

当今社会,整体就业压力比较大,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少”是众所周知的一大难题,而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难以解决。对此,政府及高校除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上的有形财产性的资助外,还应对其在就业上的困难予以帮助。

2.1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是构成人类智慧最根本的因素,是社会一切人才均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用人单位招聘面试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由于经济压力,其在校学习时间可能较少,而用于勤工助学时间较多,这就导致其与同级的其他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足,在面试就业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2)就业能力(教育资源、社会经验、才艺)欠缺。就业能力包括教育资源、社会经验、才艺等方面,教育资源的欠缺主要是由于经济条件上的不足。有学者曾经做过调查经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教育性投资就越大,子女所受教育也就越好。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原因,其接受到的教育资源可能比其他学生少,因而其潜在的才能可能不易被发掘;社会经验主要指贫困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开阔的眼界,受家庭经济压力影响,贫困大学生可能没有足够兴趣和经验以及资金去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相反,他们可能会过度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因此,缺乏新的思维、新的眼界,进而影响其就业;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信息海量的新时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性人才,还需要才艺性人才。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必需的,然而,在专业知识之外,学习一定的才艺,会得到用人单位更多的青睐。由于多数贫困大学生自幼缺乏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课程的培训经历,在就业面试中,无特长展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才艺要求。

(3)心理素质不够“硬”。多数贫困大学生自幼受家庭经济压力影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焦虑、自卑感,在就业中遭受挫折后,也极易沮丧失落、不思进取。

2.2 就业资助措施

目前,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所采取的“奖、贷、助、补、减”一系列政策,虽然缓解了贫困生在求学期间的经济压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贫困问题,也难以就其就业中的困境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反而易滋生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感或依赖心理。如何给予贫困大学生的实质性的就业帮助?高校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侧重性地加强专业培训。与其他学生相比,其现代技术基础可能较薄弱,知识储备可能不足。高校可开设相关课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等,使贫困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性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除此之外,可组织计算机培训、普通话培训等,提高其求职材料制作等技术性技能。

(2)开展实践活动,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其往往不愿主动参与学校社团活动,这就极易导致其更加孤僻,在就业中也会处于被动地位。学校可针对贫困大学生,专门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为其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锻炼其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3)助育结合,开展品质帮扶工作。学校不仅是教学场所,更是一个育人的舞台。高校在提供经济帮助的同时,还需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感恩、诚信、责任感等品质。引导学生从经济脱贫到心理脱贫,使其认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 ,家庭贫困不应成为一个人自卑的理由,更不能成为其不思进取的阻碍。

3 就业:从“他助”到“自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贫困大学生总是一昧地依靠他人,而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那么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贫困大学生若想改变境况,还需依靠自身努力。

3.1 “他助”模式下的问题

(1)依赖心理严重。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学校对其的资助,久而久之,他们便不思进取,放弃了自身努力,缺乏拼搏及奋斗精神,仅仅依靠学校的资助,不劳而获。

(2)感恩意识淡薄。国家资助已经成为了一项政策,因此,部分贫困生便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缺乏感恩意识。甚至在没有获得资助的情况下,便认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3)责任感不足。在部分贫困生看来,学校的资助是“天上的馅饼”,接受资助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和代价。这种心理在无形之中会使其在学习、生活上缺乏责任意识,甚至在就业中也无法以极强的责任心对待工作。

3.2 “自助”模式的优势

(1)培养学生自立自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助”的目的之一就是避免“他助”模式下的不思进取,使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高校可以采取措施来实现“自助”,例如在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学生只有面试合格后方能工作。其实,这些措施在无形之中促使有意愿勤工助学的学生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2)体会劳动艰辛,培養学生感恩意识。部分贫困生通过“自助”、通过自己的劳动,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及挣钱的不易,感受到了学校及社会对其的关心,可能在无形之中会以某种方式感恩着学校及社会。

(3)锻炼学生就业相关技能。通过“自助”,贫困大学生易接触不同人群,特别是学校教职工,在工作中与教职工的接触过程中,会学习到课堂无法接触的实际性知识。除此之外,其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对于其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3.3 如何从实现“他助”到“自助”

(1)提高学生自助意识,践行自助理念。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贫困大学生需从意识上觉醒,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始终相信“天助不如自助”,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提高技能,从根本上做到由“他助”到“自助”。

(2)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间断、持续发展的过程,尽管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某方面上的能力可能会有所欠缺,但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变这种状况。例如,在学校中,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竞赛,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3)学校搭建自助平台。学校可进一步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实践基地。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资助工作不应忽视受助群体的心理问题,应给予其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帮助。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资助工作,从“他助”到“自助”,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贫困问题。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资助工作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国高校的资助政策及资助工作的开展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学生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2]施桂梅,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

[3]杨冬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准备,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

[4]卢玄玄,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