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祥,陆斐,初艳
(1.吉林市林业局,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大叶山杨(Populusdavidianavar.macrophyllaG.L.Zhang)为落叶乔木,是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1976年从吉林市磐石县江南林场山杨种群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地理变种[1],其树冠小,尖削度小、节少,生长快,尤其无心腐,材质白,是理想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2]。天然分布于125°38′—126°41′ E,42°40′—43°27' N。主要集中分布在磐石市江南林场,在舒兰小城林场、敦化寒葱岭林场亦有零星分布。大叶山杨耐寒,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是山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及用材林的优良阔叶树种。干形通直、树型美观,亦适合营造防护林及四旁绿化。材质细腻洁白,心材不变色,不腐朽,是优等纸浆原料。可广泛用于建筑、家具、胶合板材。2000年被吉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第一批优良品种。
1999年、2000年在实验林场营建大叶山杨人工林,株行距1.5 m×1.5 m,至2012年平均树高达14.35 m,平均胸径达10.82 cm。2013年4月在大叶山杨人工林中设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根据测定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确定标准木[3],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大叶山杨人工林生长过程及生长特性,为大叶山杨人工造林和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吉林市林科院实验林场地处43°41′ N,126°41′ E,海拔390 m。属长白山中、低山丘陵地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3.5 ℃,极端最高温度36.6 ℃,极端最低温度-45 ℃。≥10 ℃积温2 800 ℃,无霜期135 d左右,年降雨量680 mm。日照时数2 500 h。土壤为暗棕壤,土层厚度56 cm,土壤pH值5.5,土壤有机质含量A、B层土壤分别为6.12%和5.79%。周围以杨、柞、桦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和胡桃楸人工林,灌木有胡枝子、稠李等;草本有龙牙草、蕨类、苔草等。试验地位于山的中部,东北坡、坡度9°。
在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林场大叶山杨人工林中,设置面积为20 m×30 m的样地,在样地内选择一株树高、胸径等于或接近平均值的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标准木树高14.15 m,胸径10.74 cm,按1 m区分段进行常规解析木作业[4]。
2.1 树高生长过程
图1 大叶山杨人工林树高生长过程曲线
图2 大叶山杨人工林树高连年生长及平均生长过程曲线
由图1可见,大叶山杨树高曲线是时间的增函数,即树高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单调增加。从树高平均生长曲线(图2)看,大叶山杨1~3 a时下降,4~6 a时小幅攀升,之后呈逐渐缓慢下降的趋势。从树高连年生长曲线看,大叶山杨在2~4 a时强势增长,4 a时最大为1.8 m,5 a后逐渐下降,7~9 a、11~13 a时各有一生长高峰。
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曲线在3~6 a、7~8 a、11~13 a时3次相交,大叶山杨在树高生长方面表现出早期速生的生长规律。
2.2 胸径生长过程
图3 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生长过程曲线
图3显示,大叶山杨胸径曲线是时间的增函数,即胸径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单调增加。图4显示,胸径平均生长量表现为12 a生长平稳,从胸径连年生长量看,5~8 a时出现有力的上升势头,7 a时年生长量达到1.05 cm,之后逐渐减弱。
图4 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连年生长及平均生长过程曲线
2.3 材积生长过程
图5 大叶山杨人工林材积生长过程曲线
图6 大叶山杨人工林材积连年生长及平均生长过程曲线
大叶山杨平均生长曲线呈阶梯式逐渐攀升的增长态势,连年生长曲线始终处于平均生长曲线的上方呈现旺盛的上升势头。连年生长曲线在6 a和10 a时表现出2次间歇性下降。材积生长高峰期还未到来。
大叶山杨树高总生长量为14.15 m(12 a),平均生长量最大值为1.85 cm(2 a),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为1.8 m(4 a)。
大叶山杨胸径总生长量为10.74 cm(12 a),平均生长量最大值为0.93 cm(8 a),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为1.05 cm(7 a)。
大叶山杨单株材积总生长量为0.064 44 m3(12 a),平均生长量最大值为0.004 649 m3(12 a),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为0.012 485 m3(12 a)。
:
[1]刘喜仁,王继志,刘玉波.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选择技术的研究[J]2006,7(5):460-461
[2]刘君良,戚继忠,张立平,等.大叶山杨与山杨木材比较解剖与材性分析[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9,15(4):199-200
[3]汤萃文,陈银萍,陶玲,等.森林生物量和净生长量测算方法综述[J].干旱区研究,2010,27(6):939-943
[4]北京林业大学.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