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徐 征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肛门湿疹(perianal eczema )以不规则皮疹、分泌物渗出、瘙痒以及容易复发为主要特征。病变常局限于肛门口及周围皮肤,有时也蔓延至会阴、阴囊、阴唇处[1]。笔者用肛窦切开引流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共79例,均为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科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1~63岁,病程6个月~5年。对照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25~66岁,病程4个月~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慢性肛门湿疹诊断[2]。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疾病;②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③3周之内肛周局部外用过任何抗真菌类药物;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⑤有混合痔、肛裂、肛瘘、慢性结直肠炎和肛周性传播疾病等肛肠相关疾病。
治疗组腰麻满意后会阴部消毒铺巾。弯钩探针于肛周皮损严重处向肛内探查,探及病变肛窦,沿弯钩探针作放射状切口切开肛缘皮肤及对应肛窦,适当延长切口以利引流并适型修剪切口边缘变性皮肤,并于切口之间可适当放射状切除增厚皮损。术后取肛洁舒熏洗散(地肤子、川椒、黄柏、野菊花、大枫子、苦参、白花蛇舌草、千里光、苦参、冰片,由我院药剂科提供)加入2000mL沸水,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坐浴,时间10~15min,早晚各1次,2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用温水坐浴后以派瑞松(国药准字H20000454)涂于湿疹皮损处,轻轻按揉以使药物均匀分布,每日2次,2周为一疗程。
观察术后1个月、2个月的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
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皮损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明显减轻、减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皮损较治疗前减轻、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及皮损均无明显改善。
两组疗效见表1、表2,复发情况见表3。
表1 两组术后1个月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术后2个月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复发比较 例(%)
慢性肛周湿疹是一种病因尚不明了的可能有多种原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能与肛门局部病变有密切关系。随着现代解剖学及病理学的发展,发现肛隐窝具有储存黏液,且具有一定“润肠通便”作用,而与之相连接的肛腺组织具有分泌这种黏液的生理作用。各种肛门及肠道疾病等因素导致肛隐窝感染,肛腺受到刺激而分泌物增多,加之受刺激肛隐窝的弹性变弱,黏液的储备功能降低,最终黏液溢出肛隐窝分布于肛门外,肛周皮肤的酸碱性平衡遭到破坏,长期刺激使其过敏而形成慢性肛门湿疹。慢性肛周湿疹会导致肛周皮肤增粗、增厚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加之局部搔抓,致皮损及苔藓样变加重,又进一步阻止了药物的吸收[3]。目前治疗方法众多,手术方法如肛周皮损切除术、神经离断术、亚甲蓝液局部封闭疗法等,但都因其未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对症治疗而疗效欠佳。药物保守治疗常用抗组胺药(一、二代)和含类固醇激素药物外用,但是抗组胺药不良反应较多,如中枢抑制作用、头痛、精神运动性损伤和抗胆碱作用、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4]。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激素类药物派瑞松为中强性的糖皮质激素,停药后易反弹,并有可能使潜在的感染病灶活动和扩散。对于曾经未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慢性肛周湿疹患者,前期效果往往比较满意,患者症状能一过性缓解,长期用药会由于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未能对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对证治疗,导致临床疗效欠佳及复发增加。
从慢性肛周湿疹的基本病理改变入手,采用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手术切开破坏病变肛隐窝使其重新修复,使肛窦炎的局部症状消除,从而间接减少了肛周分泌物,达到治本的目的。术中于湿疹病损皮肤处用放射状切口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肛门周围皮肤的末梢神经,缓解肛门瘙痒,阻断“瘙痒-反复瘙痒-皮肤苔藓样变加重”的恶性循环,达到治标的目的。
中医认为,慢性肛周湿疹的病机主要为湿热久蕴、血虚夹风。肛洁舒洗剂是我科前辈根据肛周湿疹的病机在苦参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地肤子、川椒、黄柏、野菊花、大枫子、苦参、白花蛇舌草、千里光、苦参、冰片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痛、祛风透疹等功效。野菊花、苦参、冰片等药物具有对多种细菌及真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因此,手术后用中药熏洗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金虎.现代肛肠病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7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7.
[3] 张东铭.肛肠外科解剖生理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2-30.
[4] 陈文平,张平.手术配合局部外用药治疗慢性肛门湿疹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