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通络散熏洗治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临床观察

2018-05-11 01:44:18黄伟韬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重建术通络关节镜

蒋 托,黄伟韬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骨三科,广东 佛山 528300)

调查显示,我国前交叉韧带损伤等运动损伤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中的运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以其确切的疗效而成为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1]。相关临床研究认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对于膝关节肌力和稳定性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膝关节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2-3]。本研究用红花通络散熏洗治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我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0~48岁,平均(29.68±8.91)岁。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1~47岁,平均(30.41±8.27)岁。两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并于本院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②参与本研究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方式;③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心功能不全或质性疾严重器病;④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无药物过敏;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精神障碍症状;②治疗前1个月内服用过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③术后不能进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者,膝关节内骨折,就诊时关节严重破坏、功能完全丧失;④恶性肿瘤;⑤严重肝肾、心脏、造血系统疾病;⑥合并膝关节全脱位伴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前后十字韧带同时断裂,膝关节严重的复合性损伤,或有血管、神经损伤。

2 治疗方案

两组均采取规范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疗法,对患膝进行加压包扎及持续冷敷至术后24h,次日予间断冷敷及下肢压力泵疗法,并开始行直腿抬高锻炼、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观察组于术后2周拆线后进行中药薰洗。红花通络熏洗散药用红花2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威灵仙30g,五加皮15g,莪术15g,三棱15g,制川乌15g,千年健15g,牛膝15g,白芷10g,花椒10g,艾叶10g,苏木10g,片姜黄10g。水煎,对膝部先熏蒸后泡洗,每天熏洗2次,治疗14天。膝部放置于装有药液容器上予以熏蒸,当药液温度低至30℃~40 ℃时,将膝部放置药液中进行泡洗,每次40min,日2 次,1 周为一疗程,连续熏洗2周。

3 观察指标

比较疼痛、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于术后4周、8周、10周、12周时分别记录评分。 并于同一时间检测患者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 ,ROM 值)。VAS评分采用横线条VAS卡,等分为10个阶段,疼痛强度由1到10表示,数字越大则疼痛程度越重,由患者根据其疼痛感觉的程度在卡上划定位置对应数值反映其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采用骨关节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度即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的最大角度,以伸膝位定为0°。膝关节功能评定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包括有无疼痛、有无肿胀、有无交锁、有无关节不稳、是否跋行、是否需要支撑物、下蹲有无困难、上下楼有无困难8项内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状况越好。

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术后4周 术后8周 术后10周 术后12周观察组 30 7.02±0.81 4.22±0.53 1.78±0.48 0.67±0.15对照组 30 7.21±1.03 4.55±0.79 3.56±0.61 1.19±0.79 t 0.7942 1.9000 12.5604 3.5420 P 0.4303 0.0624 0.0000 0.0008

两组术后ROM值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ROM值比较 (分,±s)

表2 两组术后ROM值比较 (分,±s)

组别 例 术后4周 术后8周 术后10周 术后12周观察组 30 36.21±3.47 87.37±9.72 122.53±9.36 138.47±4.55对照组 30 34.71±4.81 85.51±9.21 109.97±7.62 124.31±5.68 t 1.3852 0.7608 5.6998 10.6569 P 0.1713 0.4498 0.0000 0.0000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P<0.05。

组别术前 术后3月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疼痛 4.23±1.39 4.10±1.41* 23.86±2.41*△ 21.11±5.47*肿胀 6.72±1.54 6.76±1.47* 9.23±1.27*△ 7.20±1.45*跛行 1.57±0.85 1.64±0.78 3.76±0.41*△ 3.32±0.37*不稳 10.11±3.26 9.97±3.19 23.62±0.52*△ 22.21±0.95*支撑 1.89±0.55 2.04±0.75 3.75±0.45*△ 3.17±0.62*交锁 9.15±5.61 10.17±2.45 14.84±1.15*△ 14.49±0.97*下蹲 2.31±0.37 2.41±0.53 3.39±0.52*△ 3.17±0.56*爬楼梯 6.42±1.15 6.38±1.07 8.91±0.26*△ 6.74±0.98*总分 42.16±12.59 44.21±11.21 89.46±3.11*△ 84.17±3.51*

5 讨 论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以其确切的疗效而成为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4]。由于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常于手术后发生肌肉萎缩、膝关节肌力下降、膝关节周围力学不稳定等症状[5],故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对于膝关节肌力和稳定性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前交叉韧带主是人体主要的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运动的结构,若发生损伤则胫骨失去限制而使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造成软骨及半月板的退行性改变[6]。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也成为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术后合理的康复治疗能帮助控制术后炎性渗出,预防和松解关节粘连,减缓患者疼痛不适,有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而益于患者关节肌力、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的恢复[7-9]。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中实施合理有效康复治疗,不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的提高,还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降低其心理及经济负担[10]。目前对于交叉带前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有着多种方式,但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膝关节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认为,膝关节创伤后筋骨受损,风寒湿邪易侵袭而流注关节;患侧膝关节周围出现气滞血淤、经络阻滞、筋膜挛缩等现象,最终导致膝关节及周围组织僵硬,影响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11-12]。本研究所用中药熏洗疗法利用了皮肤的生理特性,在药物及热力的协同作用下使药物透过皮肤表层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迅速有效的治疗作用。温热的熏蒸使得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以小分子方式迅速从皮到肉、由筋至骨的层层渗透,不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还能温通关节以缓解疼痛,通畅气血而利于血液循环的改善及新陈代谢速度的增加[13]。除此之外,中药熏蒸还能有效吸收炎性反应物质,从而消除水肿,增加关节活动度;同时还能降低肌张力,松解肌肉而有效的缓解痉挛[14-15]。红花通络散方中红花、透骨草、伸筋草均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消肿化瘀等作用,加以白芷、制川乌、艾叶等药物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威灵仙、五加皮、千年健、牛膝等强筋健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三棱、莪术、片姜黄可行气破血。诸药合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0周、12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0周、12周时RO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月时Lysholm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配合红花通络散中药熏洗方式,能有效改善关节僵硬症状及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利于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金初.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洗、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4):118-119.

[2] 赵志远.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洗和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93-95.

[3] 郑璇燕.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洗和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7,12(1):91-95.

[4] 陈闽贞.独活寄生汤熏洗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5] 刘宗文.骨外洗方对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6] 赵明远.舒筋外洗颗粒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7] 周游.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高强度锻炼配合中药熏洗的康复效果[D].南方医科大学,2016.

[8] 杨勇,尹吉恒,冶尕西,等.电针治疗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膝肿痛[J].中医正骨,2016,28(10):50-51.

[9] 王芸,吴云霞.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无痛护理效果分析[A].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5:648-649.

[10] 党鹏,李纲,孙学斌,等.加速康复方案指导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时机对术后膝关节僵硬风险的系统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0):1033-1038.

[11]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2-113.

[12] 杨晓莉.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整体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5):187-188.

[13] 王淑娜.循证护理模式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康复锻炼遵从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9):95-97.

[14] 温惠芬,刘伟媚,莫瑞琼,等.艾灸疗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59-61.

[15] 李嘉祥,黄中强.中药内服外用对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2):292-295.

猜你喜欢
重建术通络关节镜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1:57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