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林,刘 薇,于 龙
(1.陆军工程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2.西安工程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3.华阴兵器试验中心,陕西 华阴 71420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通信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散射在山区具有一定的通信能力,但因为地形条件复杂、山脉高低起伏,传输能力很难预测。针对这种应用,需要开展相应的散射通信试验进行实测。
对流层散射具有超视距通信能力,为取得较好的通信效果,需要尽量减小散射角,当遇到障碍物遮挡时,也可抬高仰角使用[1]。文献[2-3]针对近距离的高仰角散射传播,提出了高仰角情形下的散射传播损耗计算方法,本文借鉴了上述方法进行高仰角散射链路预计,并通过山区实测数据对公式进行验证。文献[4]针对散射跨山通信进行了信道分析,并建立了跨山信道的仿真模型。本文根据山区信道特点,选择了多条不同地形的链路进行散射通信试验以检验通信效果,并将所测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散射山区通信的相关规律,可作为实际应用的参考,为工程设计提供决策依据,这对于研究散射通信在山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山区以高山、峡谷地形为主,因山峰多山势陡峭、道路崎岖,难以开设站址,所以山区通信以峡谷中的通信为主,而峡谷中道路绵延曲折、纵深长,峡谷走向有可能与通信方法一致,也有可能存在拐弯,对通信形成遮挡。
目前,可选的远距离通信手段包括:微波、超短波、短波和卫星等[5],以上手段在平原地区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在山区特殊地形条件下,受地形条件所限,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
① 微波通信系统受地球曲率、地形地物遮挡难以满足视距通信条件,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距离受限,且在山区不方便选址开设中继站;
② 由于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如果山区站址受山体遮挡,则降低了卫星通信的使用性;
③ 短波通信因传播信道不稳定,业务传输能力不强。
因此,急需可越障的超视距通信手段,和上述通信手段实现优势互补,以提高山区的通信保障能力。
山区通信中,电波存在对流层散射和山峰绕射2种传播模式,需要按照不同的传播方式计算传播损耗[6]。在不同的地形环境下,有可能其中一种传播方式起主要作用,也可能共同作用。二者的传播特性有很大的差别,所带来的传输损耗也不同[7]。
2.1.1 散射传播损耗
对于散射传播损耗,目前工程上常用ITU-R P.617建议的方法计算[8]。根据这种方法,年中值传输损耗为:
LS=M+30lgf+10lgd+30lgθ+LN+Lc-Gt-Gr,
式中,M为气象因子;f为频率;d为距离;θ为散射角;LN为与散射体高度和气候区参数γ有关的损耗;Lc为介质耦合损耗;Gt、Gr为发、收天线增益。
2.1.2 绕射传播损耗
在山区通信时,有可能利用绕射传播模式进行通信。绕射传播主要有单峰绕射和多峰绕射[9]。绕射传播损耗有几种算法,这里采用的是主障碍法[10]。按照ITU-R P.526建议,刃形障碍的绕射衰减可以近似表示为[11]:
v>-0.7,
式中,A表示绕射衰减,即菲涅尔-克希霍夫损耗;v为刃形绕射参数,
h为障碍顶点到发、收点连线上的高度;F1为障碍点的第一菲涅尔半径,
式中,λ为工作波长;d1、d2为障碍分别到发、收点的距离;d为线路长度。
2.1.3 绕射、散射混合传播损耗
在山区通信时,还会出现散射信号和绕射信号强度可比拟的情况。这个时候的接收电平是绕射和散射电波的叠加,接收信号表现为既有快衰落的散射信号分量,也有恒定的绕射信号分量。
混合传播有2种方式:第1种方式是在整个一条线路上同时存在绕射和散射电波分量,接收信号强度是二者电平的叠加,传播损耗相当于二者的并联;第2种方式是在一条线路的几个区间内为不同的传播方式,比如第1段为绕射传播,第2段为散射传播,而传播损耗是二者的叠加,是一种串联方式。
关于散射电波在山区的通信在理论上有一些定性的结论,分有、无障碍进行考虑,但实际电波传输受地形影响大,而山区地形复杂,受山脉走向影响大,用以上公式计算可能存在较大误差[12],而在这种地形下的通信效能缺乏定量的试验数据,因此需要进行实测,以支持相应的研究。
为了研究散射信号在山区中的传输特性,检验散射通信在山区的通信保障能力和效果,在山区开展了散射通信试验。通过该试验,对不同距离、类型的散射链路进行了测试,收集了不同信道下传播特性的相关参数,为散射在山区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分析了散射在山区的可行性以及其应用模式和条件;对散射在山区的通信能力进行了评估。
通信试验测试框图如1所示,其中业务测试项目包括:话音业务测试、数据业务测试和视频业务测试。
图1 通信试验测试
在本次散射通信试验中,共进行了多条链路的测试,覆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信道通信条件。
典型的试验通信链路包括以下4种类型:
① 通信链路与山脉走向一致,通信链路的地形剖面起伏较小,因此链路的传输损耗较小,可以达到较好的通信效果。因此在站址规划中,可以优选此种链路。通信链路剖面与高程如图2所示。
图2 第1种通信链路剖面与高程
② 通信链路所处的山脉落差较小,此时通信效果较好。通信链路剖面与高程如图3所示。
图3 第2种通信链路剖面与高程
③ 通信链路有山体遮蔽,一般需要抬高天线仰角,以跨越障碍遮挡。通信链路剖面与高程如图4所示。
图4 第3种通信链路剖面与高程
④ 通信链路与山脉走向存在大的拐弯,明显不一致,一般需要抬高天线仰角,降低速率。通信链路剖面与高程如图5所示。
图5 第4种通信链路剖面与高程
本试验共进行了多条链路的测试,其中典型链路的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散射通信通信能力测试结果
通信链路距离/km仰角和/(°)通信能力第1种链路70<5第2种链路45<5视频连续清晰第3种链路110>5第4种链路80>5话音清晰可懂,数据无误字符
从试验情况看,散射通信能够满足在山区地形下的通信应用需求,具有一定的通信能力。
在散射试验中,收集了大量关于信道参数的数据,在数据分析时,将其进行整理,并与理论计算或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从中总结出山区信道的一些变化规律或特点[13]。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14],在仰角较低时(<5°),以散射传播为主;在高仰角(>5°)单峰或双峰条件下,基本以绕射为主;高仰角多峰情况下,按绕射损耗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若按绕射、散射混合传播第1种方式计算,则计算结果与实测值非常接近。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 在试验链路上,当收发2站天线仰角和在不大于5°时,可以保证良好的通信效能;
② 链路上由于障碍物遮挡,需要高仰角通信,当仰角较大时(>5°),会导致通信能力下降,需要降速使用,以补偿由于散射角增大引入的附加散射损耗。
通过试验表明散射通信在山区地形下使用是可行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散射通信能够满足山区地形下的通信应用需求,在有明显山峰阻挡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跨山通信能力。根据散射通信的试验结果,可以在环境复杂的山区应用散射通信,为其提供超视距通信保障。
因山区通信受地形影响较大,后续研究将采用速率自适应技术,通过对信道质量的估计,来选择相应的速率,以便高效利用信道资源。当通信链路受山体遮挡严重时,调至低速率进行通信,以保障关键信息的实时可靠传输;当通信链路的地形平缓,传输损耗较小时,能够以倍增的高速率传送大量信息,从而使通信服务能力与传统散射通信相比大为增强,通信效率显著提高[15]。
[1] 张明高.对流层散射传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徐松毅,陈常嘉,李文铎.高仰角对流层散射电波传播损耗的一种预计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1,26(3):528-532.
[3] 梁进波.天线仰角引起散射传播损耗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5,3(6):38-39.
[4] 杜宏,卢德兼.山地部队指挥信息系统建设[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3,4(6):22-26.
[5] 许晓丽,赵明涛.无线通信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 卢坡,孙柏昶,吴丹.跨山通信信道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0,36(6):35-37.
[7] 刘圣民,熊兆飞.对流层散射通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45-51.
[8] Rec.ITU-R P.617-2.Propagation Prediction Techniques and Data Required for The Design of TransVHorizon Radio-Relay Systems[S],2012.
[9] 熊皓.无线电波传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433-434.
[10] 刘利强,宋志群,陈大勇.山区通信中单刃峰绕射损耗的工程化近似模型[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5,41(1):24-27.
[11] Rec.ITU-R P.526-13.Propagation by Diffraction[S],2013.
[12] 赵玉超,秦建存,刘丽哲.对流层散射通信传输损耗预计方法分析[J].无线电工程,2013,43(3):62-64.
[13] 李志勇,秦建存,梁进波.对流层散射通信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57-63.
[14] 方勇.基于对流层散射通信传输损耗预计方法的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6):81-82.
[15] 卢坡.弹性散射通信中的速率自适应技术研究[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