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就高达20%~35%[1]。颈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能尽早采取合理治疗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得到减轻、延缓甚至消退[2]。本研究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河油田总医院神经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128例,符合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肺功能不全、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严重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发热、风湿、感染、恶性肿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将12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治疗时间为6个月。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需控制在7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 mmol/L~10 mmol/L,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持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IMT<1.0 mm为正常;IMT≥1.0 mm为增厚;IMT≥1.5 mm并朝向血管腔中突出则确诊为斑块。测量内径及流速时注意:应最少测5个连续的多普勒频谱,取其平均值[3]。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DL-C变化。
2.1 两组治疗前后IMT、斑块面积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MT、斑块面积比较(±s)
2.2 两组治疗前后Hcy、LDL-C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cy、LDL-C水平比较(±s)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无显著异常。观察组有1例由于空腹服药产生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改成餐后服药后症状消失。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而引起。病理机制是因为颈动脉内皮细胞完全受损,然后脂质浸润和堆积在动脉内膜,血小板集聚,导致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细胞不断增多和内膜加厚等,进而产生粥样硬化病灶[4]。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由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绞股蓝、山楂、大蒜、三七、艾片组成。具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部微循环及其代谢等作用,从而保护脑部因缺血等引起的损伤,对血小板聚集进行调控,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从而预防动脉硬化。山楂和绞股蓝可明显降低血脂和血糖。
近年来研究显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5]。其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其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破坏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平衡,使内皮功能失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蛋白氧化,泡沫细胞形成有关。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有着密切的关系[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都明显缩小(P<0.05),提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缩小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和LDL-C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明显降低,提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抗氧化应激、消除自由基和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参考文献:
[1] Yepas Temiňo MJ,Lillo Cuevos M.Anesthesia for carotid endarterectomy:a review[J].Revesp Anestesiol Reanim,2011,58(1):34-41.
[2] 张园园,张运,张梅,等.辛伐他汀、丙丁酚和卡托普利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中的作用及金属蛋白酶-1和组织抑制物-1基因表达的关系[J].天津药学,2003,15 (2):34-37.
[3] 华扬.如何提高超声技术对颈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测的准确性[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11):483-487.
[4] 高瑞丽,牟方波,郭鹏.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177-178.
[5] 呼日勒,牛广明.赵世刚,等.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J].高血压杂志,2006,14(4):274-276.
[6] Greco TP,Conti-Kelly AM,Anthony JR,et al.Oxidized-LDL/beta(2)-glycoprotein I complexes ar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severity and increased risk for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Am J Clin Pathol,2010,133:737-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