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来 徐宗 涂小进 金学平
摘要:创新能力是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讨论了基于工程中心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通过“导师—团队—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
关键词:创新能力;工程中心;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1-0225-03
一、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李克强总理也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想在新的科技浪潮和产业变革中取得领先优势,唯有依靠创新驱动。创新现已成为企业活力的保证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今后企业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新力的竞争。这也意味着现代企业对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家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现代化应用型人才,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熟练运用技能,展开跨领域协作,解决生产性操作难题,保证企业创新发展,同时,自己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存在不足的原因
1.创新型师资严重匮乏。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师资,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创新意识不强,不习惯结合行业产业的发展将实训内容进行创新型改造,只按部就班地开展常规实训。另外,高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同时学生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也占据了他们大量时间,这直接导致高职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卓有成效的创新教育,也没有时间进行自我充电。面对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高职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实训时生师比过大,教师无法及时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指导。现在高职院校的实训,生师比往往超过20,教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不断地游走于各小组之间,而分配到每个学生的时间就更少,这直接导致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关注到每个学生操作的情况,也就无法做出及时而准确的指导。众所周知,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的特征,需要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因材施教,这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实操的细节,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指导方案。目前这种生师比让教师没有办法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设计个性化的创新能力教学方案。
3.简单重复技能训练过多,缺乏设计型等创新能力培养项目载体。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学时并不少,基本上占了总学时的一半以上,但主要都是一些简单重复的技能训练。这主要是受以前急功近利的教学理念影响,希望通过简单增加实践学时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达到熟练顶岗的目的。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学生往往掌握的是零碎的技能,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难以形成创新的知识体系,既没有综合理论知识作为实施操作技能分析的知识背景,又缺乏交叉学科知识支撑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灵感了。此外,缺乏基于问题式或探究式的设计性和研究性创新实践项目载体,实践内容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项目本身缺乏创意,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等也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
4.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对于高职学生实训评价的方式主要还是以结果性考核为主,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正确完成了相应步骤以及最后结果是否正确,忽视了对实操过程的考核。学生是否参与了创新活动,有没有进行创新思考,创新成效如何在评价指标上都没有反映。这种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也影响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作用上的发挥。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评价体系中对创新能力不做要求,缺乏鼓励学生创新的激励措施,学生在实践中很难有进行创新的热情,客观上也导致实训项目难以激发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对于教师而言,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教师本人也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
三、基于工程中心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研究與实践
1.利用工程中心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武汉市药物增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近年来,为了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各高校纷纷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而工程中心除了是科研项目的实施平台外,它还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从目前高校为学生提供创新实操的条件来看,在众多创新发展资源中,高校工程研发中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先进的实践环境与教学指导条件[2]。
武汉市药物增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依托单位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共建单位为武汉英纳氏药业有限公司。工程中心拥有1000余平方米的专门实验室,仪器设备值达到600万元。承担省市各级各类课题30项;拥有专利20项,3个产品实现产业化。研究团队多年来在增溶新材料、药物新剂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工程中心的主要研发人员为高校教师,这些教师同时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利用工程中心平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以项目为载体的导师制培养方法,构建了“导师—团队—项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以工程中心为依托的“导师—团队—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导师—团队—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建立导师制的团队,以精选的项目为载体,由创新导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创新科研,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从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开展并完成小型的科研项目[3]。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保证培养的效果,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遴选聘用创新型导师,明确导师职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导师的选择是重中之重。遴选的导师首先应有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包括自身研究领域及相关领域),同时还应具备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当然,导师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敬业精神,熟悉教育规律,这样在实践中才能潜移默化地将其品德、思想、知识、智慧和创新能力传递到学生的内心。为保证培养的连续性和培养质量,创新导师应是学校长期聘用或合作的人员,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学校教师,通常应是双师型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并且具有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其二是聘请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聘请的企业技术人员导师应是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单位员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三年及以上技术岗位工作经验,技术上有特长,有参与学校教学方面的经验。导师应与学校签订相应的导师职责协议,明确导师的职责范围。导师的职责包括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撰写研究性论文,指导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除此之外,导师还应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以及引导学生正确地择业和求职等。(2)采取自由报名,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创新团队。合理地组建团队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一个团队除导师外,大约还有3—4名学生,人员配置要合理,要做到特长互补,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的效果。参加团队的学生主要是大二下学期及大三上学期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已完成了通识教育、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的学习,对专业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必备的实训技能,有能力完成创新科研任务。由于师资和工程中心平台资源有限,让所有学生加入创新团队既不可行也无必要。参加创新团队的学生应该是那些学有余力、对科研创新有兴趣的同学。将他们组建为创新科研团队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真正起到加速学生成长的帮扶作用,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率。导师可针对这些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讲座、个别谈话等方式,宣传工程中心培养创新能力的模式及方式,让学生了解创新团队的作用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自由申请加入某一导师的团队,由创新导师选择合适的学生组建团队。(3)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精选项目载体。合适的科研项目载体选择是创新能力培养实施的保证。好的项目载体是适合学生知识技能水平、通过探究或设计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实践中是分两个阶段来精选项目载体的。
第一阶段为大二下学期。由于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业任务较重,在工程中心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指导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熟悉科研工作的开展过程。这个阶段学生已具备较好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必备的实验技能,但对科研创新和项目开展还没有概念。导师通过精选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完成导师安排的实验项目、处理相关实验数据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另外,导师还可通过带领学生参加科研讲座、外出参观学习、举行每周工作例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
第二阶段为大三上学期。这个阶段必修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时间相对充裕。此外,如创新实践需全天进行,学生还可通过申请将“导师—团队—项目”创新实践过程与课程进行学分置换。此阶段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创新能力训练,拥有较开阔的知识视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主要锻炼他们跨学科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时的项目选择一方面要结合导师的专业研究方向,根据教师在研的课题开展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特长。具体实施可采取导师出题,学生选题;或由学生自己出题,完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然后导师通过面试答辩确定科研项目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充分节省导师科研时间,利用课题经费,同时也保证了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获得立项的项目,工程中心需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在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由项目导师具体指导,通过每周定期例会、线上交流、实验室面对面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完成项目。
(4)构建創新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管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保证和动力支持。考核评价体系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比如导师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等都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此外,在创新实践学习的每个阶段结束后应要求每个成员汇报总结自己承担工作的情况,并进行答辩,这作为学生实践的一部分。答辩内容包括本阶段的学习情况、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研究成果等,汇报形式以PPT形式现场演示。评委包括工程中心创新团队导师或校外聘请的行业专家,导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给出阶段性成绩。在培养指标设置上应多元化,比如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实施方案设计报告、工作记录本、学生参加的各类竞赛情况、申报的专利和发表的论文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对于教师也要从出勤率、指导次数及内容、工作计划等多角度评价,学生获得的专利、课题、发表的论文及学生参加的各类竞赛情况可作为教师评价指标中的加分项。
四、总结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能力是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导师—团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和导师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飞.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823):180-181.
[2]谢朝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途径探讨——以梧州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3,(11):79-81.
[3]张新科,王斌.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J].职教论坛,2012,(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