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东宏
迄今为止,历代社会学最关注的问题,是社会团结的问题,即什么是社会连接的纽带?什么因素促使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纯粹的利己主义,加入到社会集体中去,认可并帮助集体的行动?因为这个问题牵扯到正义观,政府形式等颇为实用的问题,基本上每个社会学家都会将其作为核心问题研究。
关于分工,当时人们最关心的,是分工是否会使个人逐渐与基于道德一致所建立的社会联系相脱离。例如,宗教在当时是道德的重要源泉,是否应该强制每个人信教,以维护社会团结?而涂尔干提出的集体意识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团结的方式:道德一致,其实并不重要。
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社会分工论》作者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应该是靠社会分工增长个人的专门性,造成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从而实现社会团结。而集体意识则作为辅助,为这种非契约性的联系提供基础。有趣的是,在古代社会,集体意识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团结方式,这一点稍后会详细讨论。
对集体意识的看法在涂尔干的理论中占重要地位,他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给集体意识所下的定义是: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涂尔干首先从侧面出发,从犯罪角度来提出集体意识这一概念。自社会诞生以来,人人都愿意付出部分自由,在某些方面服从集体,而至今也不会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这就是法律,而法律是针对犯罪而存在的,研究犯罪似乎就可以了解促使社会团结的因素。在第二章,他对犯罪进行分析。最终他提出集体意识这一概念,并指出:犯罪,指的是那些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的行为。集体意识指的是有社会相似性所构成的整体,散布在整个社会之中,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较为原始的社会里,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此时,个体间的相似性很大,而集体意识牢牢控制着每一个人,甚至可以说,在机械团结的社会里,集体意识是维系社会的唯一因素:同样的信仰,同样的风俗等等。因此,在较为原始的社会,个体应该是极为相似的。涂尔千提到:文明的欧洲人各自有明显的不同,而野蛮的非洲人看上去全都一个样。真相是否如此倒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例子:我们会觉得鲁迅先生笔下的“思想落后民众”都非常类似。
与机械团结相应的法律是压制性制裁。“集体把权威施加在个人的意识里,并从中获得力量。”其最大特点是从集体利益出发。在机械社会里,所谓的犯罪正是触犯了集体意识的行为,所受到的制裁才最严重。例如:违反宗教法规,没有损害某个具体个体的利益,但却会遭致严厉的制裁。对犯罪的惩罚不仅涉及他本人,还要涉及他的亲属,古代中株连九族就是很好的佐证,这是压制性制裁又一个明显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社会成员初步通过集体意识建立联系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分工出现了。“只有社会成员之间已经构成联系的前提下,分工才能得以实行。”涂尔干认为,分工只能在现有的社会生产力产生。而且这种分工,会更好地维护社会纽带,使其更加牢固。
集体意识的减弱也是分工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你觉得不可接受的,他觉得可以接受”。涂尔干想强调:这不是一件完全的坏事。文明的进步是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的,集体意识的强制色彩也会越来越少,逐渐不再能阻碍个人的自由发展了。机械社会终将解体,朝有机社会发展。
有机团结的出现则大大降低了集体意识的地位:它不再是维系社会的唯一连接。分工所形成的经济依赖,构造出了一种更为牢固的纽带。个体间已有很大差别,共同的集体意识依旧存在,但只起到辅助作用,加强并巩固由经济依赖所造成的联系。不过这种集体意识力量的衰退,为个人的主动性和社会的异质性留下了空间。换句话说,在机械团结的社会,巨大的集体意识囊括了人们的所有生活,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看法也都是相似的。而在有机团结的社会里,每个人可以有各自的看法。
有机团结替换机械团结,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与有机团结所相应的是恢复性制裁。恢复性制裁是一种人类经过理性思考后的,为社会利益为出发点的,主要为了补偿受害者的制裁。
举个例子,大家认为,过失杀人犯可以通过补偿金和受害人家庭达成和解,从而减轻处罚吗?例如醉驾杀人?现代法律是支持这种行为的,也有不少人选择接受。但很多人可能会愤怒:怎么能拿亲人的命换钱?你不应该接受和解,而且法律罚得轻了,杀人应该偿命!
但我们仔细一想,不接受和解,杀人偿命,对受害人的家庭,除了出一口气,有什么用?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法律制裁,是拿来给全体社会人员出气的?还是拿来保护受害人的?
在高等社会里,社会逐渐演变成契约型的社会,即:人们基于契约来自由约定权利义务责任。例如,过失杀人也能和解了。集体意识,如舆论,不再做过多的强制性规定,“想和解?那就和解吧,我们不适你拒绝”。这是一种进步,个体的不断分化,导致d"A人格更具鲜明。集体意识的强度在减弱,也不再清晰,这一点,宗教所产生的分化就可以作为很好的例子。同样,很多古老的集体意识纽带都断裂了。高等社会的协调,逐渐变得完全要靠社会分工来维持。
不过,认定集体意识全是“封建糟粕”,一概摒弃,不是明智之举:徐尔干认为,如果想要解决随着社会变动而产生的危机,就必须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消除现代社会的失范状态。现代社会的失范主要因个人私欲增长和道德调节缺位造成,即现代社会的危机本质上也是一种道德危机,所以重建社会秩序就是重建道德规范,发挥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人们的欲望只能靠他们所遵从的道德来遏止”。
重建道德秩序应该建立一种与现代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立体化道德体系,应该从个体、群体、社会三方面同时进行,比如重建个人道德、建立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建立全民道德等等。自始至终,如伺用社会学帮助社会,这是涂尔干最关心的问题。如果社会学家老是研究一些极为少数的“奇葩人群”,而不能从中得出有益社会的结论,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法]阿菜特·法尔热 陈昱乐 译
文汇出版社
2018年3月
在巴士底狱被攻破之前,巴黎的普通民众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变化,进而从崇拜国王转为处死国王?这种精神变化又是如何发生发展,直至深入人心?法国著名史学家阿莱特·法尔热着眼于普通民众,通过研究当时的日记、警察报告、手抄新闻、回忆录和巴士底狱档案,着力阐述和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美]坎蒂丝·米勒德 著
陈鑫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3月
1899年,丘吉尔抵达南非,参与了布尔战争。作者参考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采访了数位布尔战争中与丘吉尔一同身陷囹圄的战俘以及在他出逃中帮助过他的人的亲人,从而把故事讲得既惊心动魄又相当真实,让读者从一个极其新鲜的角度进一步了解一位政治军事伟人——布尔战争是丘吉尔奠定其日后成功事业基础的关键之一。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
于姗 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3月
本书收录了结构主义大师、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于1979年至2001年发表的关于日本的人类学、神话学研究的演讲稿及文童,谈及日本的文化、艺术、历史、文学、生活,神话故事;在与西方文化方方面面相比较的同时,揭示月亮另一面的日本,其文化的独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