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核桃产业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8-05-10 00:49潘学军曹景富张文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毕节核桃

潘学军,曹景富,张文娥

(1.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2.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事业局,贵州 赫章 553200)

中国是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的原产中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西南地区是我国铁核桃的原生中心,也是最大的栽培基地[1]。其中,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泡核桃资源与栽培主产区,核桃种植面积已近1000万亩,除低热河谷地区以外,全省78个县(市)有核桃分布,主要集中在黔西北高海拔冷凉区(毕节地区、六盘水地区和黔西南地区的部分高海拔地区)和黔北高纬度冷凉区(遵义地区和铜仁地区的西部高海拔区域),尤其是位于乌蒙山区腹地的毕节地区,不仅是贵州核桃种质资源的核心分布区,近年来也逐步成为泡核桃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地。为了推进毕节地区核桃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经对毕节地区各个县区核桃产业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全市核桃产业的发展优势、制约瓶颈,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区域和贵州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毕节地区核桃产业优势

1.1 自然条件优势

毕节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干夏湿,气候温凉,季风气候比较明显,立体气候突出,全市各县区平均温度在10℃~15℃之间,年日照数在1096~1769 h之间,无霜期245~290 d,年均降水量849~1399 mm之间,雨热同季,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宜泡核桃种群的生长。全市各县区海拔在1200~2200 m的地块,是比较适宜核桃种植的区域,核桃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1.2 核桃资源优势

毕节市范围内的原生核桃资源丰富,位于乌蒙山区腹地的赫章县、威宁县等核桃主产区域,百年核桃古树较为常见,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在全省各市州中,毕节市核桃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已超过400万亩)、产量最高,尤其是赫章县的核桃规模位居全国县区之首(累计核桃面积166万亩)。毕节核桃果实生长周期长、干物质积累丰富,比较典型的“赫章核桃”壳厚适中、核仁色浅、含油量高、口感细腻、味香纯、香而不腻、略带回甜,最为突出的是“黔核7号”本地优良品种,理化指标超过了国际特级商品核桃标准。

表1 毕节地区核桃良种坚果品质特征Tab.1 Quality characters of walnut varieties in Bijie

1.3 科技支撑优势

近年来,部分县区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取得了较好的科技成果,不断增强核桃产业科技含量。比如:赫章县与贵州大学、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贵州省核桃研究所、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鉴别和选育出“黔核5号、6号、7号、8号”四个本地优良品种,“黔核6号、黔核7号”通过了省级优良品种认定;研究总结的“九个一”核桃种植技术标准在全省和广西河池市等地广泛推广;研发的核桃高位嫁接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2],在全省和四川凉山、广西河池等地应用;正在研发和优化核桃专用肥、核桃成花机理与调控、核桃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技课题等。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赫章县被国家林业局选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核桃良种基地”,“赫章核桃”率先被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

1.4 产业发展优势

核桃是毕节的传统干果产品,群众具有种植核桃的传统,并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毕节核桃优良品质和安全品质(表2)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3-4]。近三年来,全国核桃坚果价格不断下滑,但毕节市本地核桃坚果价格稳中有升,尤其良种核桃价格逐年攀升。比如:赫章的“黔核7号”核桃干果,从2015年的25元/斤上升到2017年的35元/斤。赫章县组建了全省唯一、全国第二个“核桃局”,赫章核桃产业从“良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商品化处理、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全产业链的构架已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发展体系和运作模式不断完善、日趋成熟,在全省各县区中,赫章核桃产业综合实力位居首位,为打造全市核桃产业升级探索了一批宝贵经验。

2 制约毕节地区核桃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从全省来看,毕节地区核桃产业发展虽然具有较强优势,但总的来看,产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山东、河北等地的核桃产业相比水平较低,还存在不少制约瓶颈,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核桃优势资源挖掘与利用不充分

毕节虽然核桃种质资源丰富,但优良品种的鉴选力度和开发深度不够。截止2017年,全市被省级认定的优良品种只有“黔核6号”、“黔核7号”、“毕林核1号”、“毕林核2号”,乌米核桃、串核桃等特色本地优势品种没有得到鉴定和选育利用,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种优势。全市核桃投产林中, 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的低产低效林占总面积的60%以上,生产的核桃坚果价格不高、品质不统一,商品化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2.2 核桃品种化、良种化程度较低

全市已选育认定的“黔核6号”、“黔核7号”、“毕林核1号”、“毕林核2号”的繁育和推广力度不够。贵州大学与赫章县联合选育的“黔核系列”核桃良种在赫章已建立采穗圃2600亩,每年可满足赫章县范围内适合嫁接核桃基地的穗条需要,在赫章已嫁接推广使用15万亩(全省最大),仅占赫章需嫁接改良连片核桃基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市林科所选育的“毕林核系列”已建采穗圃20亩左右,没有得到推广使用。全市的实生苗核桃生产基地,只有赫章县启动大规模嫁接改良品种,百里杜鹃、威宁、大方、织金等部分县区从赫章引进品种,做了几十亩到几百亩的品改示范。除赫章外,其他各县区嫁接改良品种的困难和问题是没有选育认定的优良品种、没有嫁接队伍等。

2.3 核桃专业化、专职化的人才团队较为短缺

在全市各县区中,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事业局(以下简称“赫章县核桃局”)负责全县核桃全产业链发展,专业、专职人才团队13名,但要发展好百万亩核桃基地及中游、下游产业,团队人才数量远远不足,专业结构也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其他县区有的是林业局负责,有的是扶贫办负责,有的林业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都在负责各自的核桃项目,兼职负责核桃发展的人员不懂核桃专业技术、不懂核桃产业发展,部门和人员存在“多张皮”问题,说起什么都在抓、实际什么都没做好。在市级层面,市林业局在管核桃、市扶贫办在管核桃、市农委在管核桃,没有专职的机构和人员在抓核桃产业发展,实际没有一个市级部门真正全面、系统、深入掌握和管理全市核桃资源和产业发展;市级研究核桃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较差,无力真正指导基层核桃产业建设。全市核桃产业发展的专业化、专职化的人才团队十分匮乏。

2.4 核桃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不高

部分部门领导和大部分合作社、种植农户对核桃产业“先有投入才有产出、只有投入才有产出”的认识不到位,科学管理的认识不足,科技意识淡薄,技术能力较差,“重栽轻管、只种不管”的问题比较突出,核桃园“科学施肥、间作绿肥、拉枝修剪、病虫害防控”等栽培管理技术应用较少,出现核桃园树体养分亏缺严重的问题(贵州大学检测结果,表3)[5-8],这是目前毕节地区乃至全省很多区域核桃不挂果或挂果少的主要原因,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表3 黔西北地区核桃叶片大量元素丰缺等级比例(%)(样本数n=59)Tab.3 Ratio of nutrients in walnut leaves in northwestern Guizhou (%) (n=59)

目前,核桃种植、经营管理,基本上还是以一家一户的零散型经营为主,成立的核桃协会、合作社存在“有名无实”的现象,本地的核桃经纪人较少,农户对核桃的销售渠道、价格行情也知之甚少。以上因素,导致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农户的效益难以保障。

2.5 加工企业较弱,商品化率偏低

毕节核桃加工产品仅有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油及核桃工艺品,产品还比较单一,加工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不高,加工的规模不大,大部分核桃坚果是原品向外销售,仅仅是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达到通过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产业增值的要求,核桃商品化率亟待提高。核桃青皮、核桃壳、核桃仁下脚料、分心木、雄花序等没有得到充分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全市范围内的核桃加工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不强,有的招商引资企业进驻县区是在搞“圈地运动”,有的企业是为了争取和享受扶贫开发政策红利等等,想发展、能发展、发展好的愿望和能力不足,核桃加工企业没有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但全市现有的核桃坚果产量不大,集团式的大型企业进驻,原材料又供应不上加工,致使引入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较为困难。

2.6 品牌打造不够,产品知名度不高

在毕节市范围内,只有个别县有部分好的核桃公共品牌和极个别企业的省级品牌(如赫之林、鹤乡果),品牌创建还没有真正通过市场途径转化为商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部分县区的核桃基本没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市级有影响力的核桃公共品牌或企业品牌也寥寥无几。赫章核桃在全省有一定的知晓率和知名度,但在全国只有少数省市区有少量的赫章核桃销售,全国市场占有率较低。

2.7 营销网络不健全,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全市还没有建设专业的核桃交易市场、批发市场或贸易中心,核桃坚果大多靠小商贩零星收购,没有相对稳定的流通渠道;核桃系列产品的专卖店、电商平台等建设不完整、不系统、不健全,销售专业队伍短缺;由于全市核桃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良种化、高品质的核桃坚果又供不应求,导致毕节核桃还没有大量进入沃而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总之,在全国相比,毕节核桃营销网络不健全,当前毕节核桃总产量不大,品种、品质不统一,各企业、合作社、协会的加工、包装等比较混杂,商品化形象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

2.8 产业投入不足,资金保障不到位

在核桃资源开发与应用、标准化栽培、低产林改造和系列产品研发等领域,全市没有大的投入或扶持,核桃科研项目资金严重短缺。在核桃基地种植和抚育上,常规标准化核桃基地栽培后的5年内,应每年投入扶持资金800 元/亩以上,但实际争取到的扶持项目多数只有3年的扶持期限,每年每亩扶持仅有100~170元,扶持标准较低,核桃基地建设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在产品加工上,企业的经济实力不强、投入不够,政府扶持企业的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落实扶持政策不够到位。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创建上,基本没有大的项目扶持和引导。同时,部分县区的核桃项目资金,划拨不及时、兑现不到位,有的甚至挪用迟迟未归还等等。

3 毕节地区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今后3~5年,建议毕节地区核桃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小康社会建设为总目标,深入挖掘和发挥毕节核桃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等优势,坚持走“小核桃、大产业、大文化”之路,以项目扶持为抓手、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核桃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科学化。从“产-供-加-销”对核桃进行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毕节核桃产业由数量向质量发展,促进核桃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建议市级组建专门的核桃产业发展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广西河池市通过多次到赫章考察,在全国率先组建了一个市级核桃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毕节的核桃产业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重点抓好“嫁接改良核桃品种工程、核桃营养供应工程、核桃整形修剪工程、核桃病虫害研究与防治工程、核桃新产品研发与精深加工工程、核桃综合专业市场建设工程(含冷链与物流中心)、核桃销售网络和平台建设工程、核桃文化与品牌创建工程”等,推进核桃全产业链发展。逐步构建和完善“八大体系”,推进核桃产业实现“良种化、标准化、商品化、市场化、科技化、集约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

3.1 着力在核桃良种繁育与推广使用体系上下功夫,推动核桃基地发展良种化

3.1.1强化良种推广使用力度 要大力繁育和推广应用省级认定的“黔核系列”、“毕林核系列”等本地优良品种,今后嫁接改良核桃品种、嫁接苗培育等,一律使用本地选育出的优良核桃品种。大力推进嫁接改良核桃品种工程,核桃嫁接工作是核桃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深入探索和运用“政府引导、部门监管、项目扶持、培训引导、市场运作、承包嫁接”的运作模式,抓好连片核桃嫁接工作,促进核桃早挂果、早见效。

3.1.2注重资源挖掘市级的核桃产业发展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建议组建),要会同核桃品种选育专家,认真调查、观测、检验我县原生优质核桃种质资源,如:串核桃、乌米核桃、早熟核桃、抗晚霜核桃等。对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核桃单株,结合市场需求和加工需要,合理规划布局,组织繁育和适度规模推广,充分发挥全市丰富的原生核桃资源优势。

3.2 着力在规范化栽培与管理体系上下功夫,推动核桃基地建设标准化

每个县、区都要高标准建立核桃管理示范基地和示范点,不少于500亩,推广运用核桃高接换优、整形修剪、促花促果、科学施用专用肥、间作绿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坚果成熟采收及商品化处理等技术标准或规程,充分体现本地核桃良种丰产、优质、抗性强的特质。争取和调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各类资源,谋划和打造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川滇黔核桃科技文化展示园、夜郎核桃文化主题公园、西南喀斯特岩溶地区优质高效核桃生产示范基地,高标准、高起点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各级示范基地,全面推广规范化、专业化栽培技术,加快全市核桃生产基地种植标准化、抚育科学化、采收规程化发展进程,促进核桃早产、丰产、优质、高效。积极推广适合毕节气候条件的“林药结合”、“林芋结合”、“林豆结合”、“林肥结合”、“林粮(矮杆作物)结合”等农林复合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以耕代抚、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推动核桃产业立体化建设,确保全市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3 着力在产品开发与综合利用体系上下功夫,推动核桃产业发展商品化

大力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品研发合作关系,深入研发和加工一批核桃特色食品和油品、工艺及旅游产品、药品、精细化工产品、精细木制品、包装材料等核桃系列高端产品。通过3~5年努力,全市研发或引进核桃精深加工新产品10个以上,使核桃果实、青皮、核桃壳、雄花序、木材、枝叶等得到充分运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整合、兼并、重组现有企业与新引进企业,培育集团化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分类、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检验检测,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提升毕节核桃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3.4 着力在市场培育与营销体系上下功夫,推动核桃产业发展市场化

3.4.1建立核桃专业市场在核桃产业重要县区,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规划建设核桃交易市场或贸易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交易中心、电商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冷藏中心以及配套基础设施设备等;在重点乡镇或核心区域,规划建设核桃坚果商品化处理工厂,提高核桃坚果商品价值,努力把毕节建成西南地区的核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营销集散地。

3.4.2抓好核桃产品营销工作由市场监管部门、商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企业配合,紧盯国内外市场需求,启动全市核桃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资格认证工作,做好核桃产品商标注册、商品条码申请、包装设计等工作。采取电商、委托代理、联营、专卖等销售形式,拓展国内、国际销售网络,不断推进核桃系列产品营销工作。

3.5 着力在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体系上下功夫,推动核桃产业发展科技化

3.5.1筹备建设“核桃博士工作站”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加强与贵州大学、中国林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建设以“优质核桃育种与栽培研究、核桃商品化处理与贮藏保鲜研究、核桃精深加工与系列产品研发、核桃品质分析与检测”等为主要内容的“博士工作站”,汇集“研发阶段、中试阶段、成果转化阶段”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的科研机构,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确保毕节核桃产业科技含量始终占领全省乃至全国制高点。

3.5.2注重引进和培养核桃产业人才 组织部门、人社部门、编办、核桃业务主管部门等,探索和建立核桃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引进高层次核桃专业人才,搭建人才发挥作用平台,让核桃科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会研究、善推广、能发展”;鼓励现有核桃技术与管理人员提升学历、学位,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支持农林水类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核桃产业发展;每年选送一批技术能人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培训,不断提升能力和素质;大力培养农村骨干乡土人才,使之成为“留得住的土专家”,支撑乡土人才组建专业合作社、建立核桃示范基地,指导和服务核桃种植户规范化管理核桃基地,营销核桃系列产品。

3.6 着力在组织化建设体系上下功夫,推动核桃产业发展集约化

组建一个市级核桃产业发展国有企业,主要县区成立分公司,核心乡镇和村组建或培育带头作用强、示范效果好的村集体所有的核桃专业合作社,形成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发展;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多形式多途径兴办核桃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设核桃生产基地和核桃加工厂。鼓励单位干部职工、农业科技人员直接领办、新办、创办核桃产业项目、成立合作社或建设核桃基地,对带领群众创办基地500亩以上、参与农户50户以上的在职干部职工或技术人员,在领办、新办、创办期间享受相关奖补政策,并可申请留薪留职待遇。

3.7 着力在核桃推介体系上下功夫,推动核桃产业发展品牌化

市、县相关部门要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以企业作为毕节核桃品牌打造主体,在现有各县区的相关公用品牌基础上,把带壳干核桃、带壳鲜核桃、干核桃仁、核桃糖、核桃食品、核桃油品、核桃药品、核桃工艺品等系列产品联合打造为统一的强有力的销售品牌。大力推进“毕节核桃”及系列产品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申报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为“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省级知名名牌产品、国家级名牌产品”等。通过农博会、农展会、核桃推介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推介毕节核桃品牌化产品,让品牌促进销售,让销售引领加工,让加工带动基地,形成全产业链发展。

3.8 着力在投融资体系上下功夫,推动核桃产业发展投入多元化

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企业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等多元化、开放式的投入新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林业、扶贫、财政、科技、农业、发改等各项涉农项目,集中投入到核桃产业发展中。通过涉农资金整合和项目扶持,大力支持核桃种植、补植补造、嫁接改良核桃品种、核桃专用肥的研究和示范推广、核桃整形修剪和拉枝、核桃病虫害研究与防治、核桃产品研发与加工、核桃市场建设、核桃品牌创建等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发展。调整信贷投放结构,支持、帮助核桃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争取扶贫子基金、贴息贷款、小额信用贷款;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金融资本、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核桃产业建设,推进核桃全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郗荣庭,张毅萍. 中国果树志·核桃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彭 剑.黔西北高原核桃高接换优技术研发与应用[D]. 贵阳:贵州大学,2016.

[3] 潘学军,张文娥,张 政,等. 黔西北高原核桃品质分析及安全性评价.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823-825.

[4] 庹 会.贵州核桃主产区土壤与果实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D]. 贵阳:贵州大学,2016.

[5] 罗 焜.不同产量的核桃树体及立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D].贵阳:贵州大学,2011.

[6] 罗 焜,潘学军,甘 专,等. 黔西北地区核桃产量与立地土壤养分的关系[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3):168-170.

[7] 潘学军,张文娥,刘 伟,等. 黔西北高原核桃优株立地土壤的养分状况[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8):110-112.

[8] 刘茂桥. 贵州核桃主产区核桃园土壤与叶片养分状况及其评价[D]. 贵阳:贵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毕节核桃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核桃腐烂病巧防治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寻味贵州——毕节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游洞——毕节织金洞
黄龙核桃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