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试验

2018-05-10 02:47:48杜洪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凝乳计数法体细胞

杜洪生

(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 北安 16400)

早期奶牛乳房炎没有临床症状,临床较难发现,但产奶量下降以及病情的发展,对奶牛及奶牛生产损失严重。对奶牛乳房炎早期诊断,早发现,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为了探索早期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我们选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取得以下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奶牛

黑龙江省北安市郊区现代化奶牛示范场,品种为中国荷斯坦奶牛。选择3~6岁、产犊3~7个月的健康、无乳房炎临床症状产奶奶牛155头。

1.2 试验药品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北京兴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为:20160526。

1.3 饲养管理

用全混合日粮TMR饲料饲喂,3次/d喂给,精饲料与粗饲料搭配均匀,科学合理,营养均匀。供充足饮水,自由运动,机械化挤奶,3次/d。

1.4 试验方法

常规饲养,专人管理。在挤奶前,按挤奶操作程序将乳头水洗、消毒、擦净,挤去前3把奶后,挤入采样器10mL,编号,同时记录奶牛耳号,低温保存。

同时用奶牛乳房炎显微镜体细胞计数法、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对同一奶样进行检测。

1.5 判断标准

显微镜体细胞计数法:每mL含体细胞个数,单位为万/mL。“-”:29 万 /mL 以下;“±”:30~49 万 /mL;“+”:50~79万 /mL;“++”:80~149 万 /mL;“+++”:150~499/mL;“++++”:500万/mL以上。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凝乳试验无变化、混合物呈液状、盘底无沉淀物可见(体细胞数在29万/mL以下),判断为“-”;凝乳试验略有变化、混合物呈液状、盘底可出现微量沉淀、继续摇晃即消失(体细胞数在30~49万/mL),判断为“±”;凝乳试验反应轻微、反应缓慢、盘底出现少量粘性沉淀、但不成胶状、流动性大、摇动时沉淀物散布于盘底、并有一定的粘附性(体细胞数在50~79万/mL),判断为“+”;凝乳试验反应明显、反应速度较快、盘底出现较多粘稠沉淀、呈胶状、倾斜检验盘时沉淀物有明显粘附于盘底面、并难以流动、旋转检验盘时胶状物有聚中心倾向(体细胞数在80~149万/mL),判断为“++”;凝乳试验反应较重、反应速度快、混合物几乎完全形成胶状物、并粘附于盘底、旋转检验盘时难以散开(体细胞数在 150~499/mL),判断为“+++”;凝乳试验反应严重、反应瞬间完成、混合物立即呈胶状物、牛奶尚未与诊断液完全混合就已经凝成胶状、牛奶出现夹心现象(体细胞数在500万/mL以上),判断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应用显微镜体细胞计数法检测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

表1显微镜体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检测155头奶牛中,体细胞数在49万/mL以下的牛99头,占总数的63.87%;体细胞数在50万/mL以上的牛56头,占总数的36.13%。

2.2 应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检测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

表2隐性乳房炎诊断液检测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检测155头奶牛中,乳房炎阴性(-、±都判为阴性)牛102头,占总数的65.81%;乳房炎阳性牛53头,占总数的34.19%.

3 讨论

奶牛乳房炎发生初期,临床症状还不明显,其明显的标志是牛乳中体细胞数量增多,检测奶牛乳中体细胞可以准确判断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早期发现。本试验采取的两种检测方法中,显微镜体细胞计数检测法是对乳汁中体细胞逐个计数,累计1mL乳中体细胞的数量;隐性乳房炎诊断液是用表面活性剂使乳汁产生沉淀或形成凝块,根据沉淀或形成凝块的强弱,判定乳汁中体细胞的范围。显微镜体细胞计数检测法是实验室最基本的方法,准确,确实,其它各种方法都以此为标准,确定其准确率,但操作复杂,技术性要求高,需要时间较长,耗时费力,用于实验室确诊可以,生产应用不太适应,不易推广应用;隐性乳房炎诊断液使用简单、方便、快速,在现场就可快速操作。本试验奶牛是选择无临床型乳房炎产奶奶牛,发生乳房炎的奶牛也是处于发病早期,乳汁中体细胞数含量还不是特别多。

猜你喜欢
凝乳计数法体细胞
Little Miss Muffet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科学(2020年4期)2020-11-26 08:27:10
神奇的计数法
凝乳条件对干酪凝乳质构及成品的影响分析
中国乳业(2018年9期)2018-10-17 06:24:46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尽显“科学计数法”的魅力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时变计数法模型及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