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文化产业城市空间重构与应对策略

2018-05-10 08:21李明超
中国科技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高铁区域

李明超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暨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121)

0 引言

文化产业又称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鉴于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里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以本研究采用文化产业这一称谓。文化产业依赖于优秀的创意人才、良好的技术支撑和包容的创业氛围,核心在于创意人才的培育、引进和集聚。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意城市建设存在相关性,主要受到城市的外部条件、政府导向、市场运作主体等三大要素影响[1]。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变量在于创意人才等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外部环境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则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政府根据市场需求通过产业规划改善外部环境并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推动市场主体利用政府创造的环境平台进行优胜劣汰的战略选择[2]。市场主体依托产业规划的政策资源,通过自身条件的改善形成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能动地改造外部发展环境。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以高铁为核心的新一代国家铁路客运运输网络逐渐形成,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2.2万公里。高铁作为一种新型交通运输工具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速度改变着人们出行、工作和生活方式,全国范围的高铁时代加速到来。高铁在大幅度提高客运运输能力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居民出行的综合通勤成本,提高了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通达性水平。进入高铁时代,对交通设施相当倚重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经济互动增长的作用关系明显,带来了城市空间功能转换和产业价值链升级,以及城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城市空间创新[3]。基于高铁网通达性水平的提升,城际间以空间融合为代表的关联效应大幅提升,城市区域经济结构在高铁网的空间溢出作用下逐渐发生改变,高铁沿线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出现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现象。高铁改变城市空间结构,推动资源要素在城市空间内重新配置。高铁时代到来对高铁沿线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多大?高铁时代文化产业的城市空间重构具有什么特征?空间重构水平如何测量和评估?空间重构策略包括哪些?对此,本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高铁时代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结构为分析对象,从现象表征、空间重构、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区域融合等方面评估分析高铁时代城市空间重构的趋向和特征,结合杭州市文化规划导向的产城融合模式实践经验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能够对高铁建设助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并提出应对文化产业城市空间重构的主要策略。

1 高铁时代城市产业空间重构研究述评

所谓高铁时代包括高铁站、高铁线、高铁枢纽、高铁新城(组团)、高铁经济等组成要素,是依托发达的高铁站场、列车运营线路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高铁综合体和高铁经济的TOD(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发展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部门、地方政府文件,高铁是中国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和大都市区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依托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高铁站周边区域有望通过土地一体设计、统一联建等综合开发方式成为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节点,可以说进入高铁时代后,高铁在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构建综合运输网络、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改善产业结构布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促进城镇网络化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便利的通勤条件,高铁沿线城市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潜力和最具价值的区域。

1.1 高铁时代城际产业重构的作用机理

高铁对产业布局影响方面,施卫东等分析了京沪高铁对包括京沪在内的沿线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探讨了文化产业发展对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4]。张鑫曦认为高铁给沿线城市带来显著的同城效应,特别是表现在时空、产业结构、旅游业、劳动力配置等方面[5]。朱咏等认为高铁带来的“同城化效应”“一体化效应”对培育和引进创意创业人才影响愈来愈大,特别是体现在区域文化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等方面[6]。徐玉萍认为高铁运输网络有助于促进区域内的生产要素迅速集聚和流动,运输的时效性有望弥补资源成本上升导致的价格压力,从而提升区内城市的区位和竞争优势,推动区内产业加快转移[7]。林建永等认为受高铁同城化影响,产业集群在扩大影响范围的同时对空间集中度要求降低,次级中心地在共享高级中心地资源的基础上,与高级中心地同样具有引进、培育新兴产业的机会[8]。孙聪等认为高速铁路运营能够增强城市“市场潜力”,并显著提升城市价值[9]。刘剑等认为高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仅次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

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方面,王昊等认为高铁路网建设将迅速缩短沿线城市的时间距离,从而重构中国城镇群的空间结构关系[11]。王缉宪等认为高铁发展对中国城市空间演变带来的影响不仅不同于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会更深远[12]。王兰从区域、城市和站点周边地区三个空间层面总结评析交通设施对城市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高速铁路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13]。王姣娥等认为中国高铁网的空间格局与经济、人口分布特征一致,高铁能提高各类要素的可达性和时空收敛效应,推动人口和产业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空间重新配置[14]。李廷智等认为高速铁路通过影响可达性、要素流动、区域发展等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施加影响,但学界对其影响的方面仍存在争议[15]。陈彦等认为高铁通过时空压缩效应改善区域内和区域间的通达性,最终在空间上会体现为整个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16]。方大春等认为高速铁路网引领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正在改变中国传统的区域空间关系,引发了多个层面的区域空间格局重构现象[17]。

高铁对沿线旅游经济影响方面,王欣等分析了高铁带来的时间距离变化对旅游格局的影响[18]。黄爱莲分析了高铁带来的区域旅游网络化与网格化现象[19]。在对人口流动影响方面,李祥妹等基于宏观经济联系及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人口流动空间联系指数以及产业人口联系指数,定量分析高铁建设对区域人口流动空间的影响[20]。王谢勇等基于文献研究方法对中国高铁影响经济发展的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21]。

通过回顾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国内学术界已经对高铁引发的经济社会效应给予高度关注,对于交通等城市外在条件对产业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高铁带来的同城化效应对人员流动和产业布局影响、高铁对沿线城市空间结构影响、高铁对沿线旅游经济影响、高铁对沿线人口流动影响等方面。在案例分析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粤桂黔高铁等高铁线路及沿线城市,研究方法逐步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人文地理、城市规划、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导的跨学科研究体系。虽然个别研究成果涉及高铁引发的产业创新和空间结构重构问题,但专门针对高铁时代文化产业城市空间重构问题研究尚未引起重视。

1.2 高铁时代城市产业重构的运行机制

高铁网络改善产业区域布局形态和发展基础。在传统区域经济理论中,根据不同的理论模型,TOD模式所涉及因素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交通通达距离、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三方面(见图1)[9]。高铁有助于区域一体化发展,一方面为沿线的区域中心城市带来了交通便利,高铁不仅缩短了通勤时间,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促使资本、技术、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在高铁沿线站点重新实现集聚发展和优化配置,增强了中心城市的集聚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增强了与周边城市的互动性,形成了一种旨在加强区域内外产业联动、组建跨区域产业联盟、形成基于高铁走廊产业经济带的新型区域经济形态——高铁经济,以都市圈内资源整合来重塑中心城市的竞争力。

高铁强化产业竞争层次和跨区域合作。在产业区位相关理论中,通常都会假设资源流动的有限性、劳动力流动的有限性或市场中心位置及规模的稳定性,而企业或资本具有较强流动性,从而凸显企业或资本基于经济地理的区位选择问题。综合国外高铁发展案例可发现,对高铁线设站的城市而言,高铁更像是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而非直接发挥作用的“引擎”。高铁拉近了沿线各具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城市,有助于打破地区间的经济壁垒,从信息、资源、产业的融合度等方面加强“同城效应”,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合作和差异化发展。因此,只有认清城市所处时代背景、区位资源特征和所处发展阶段,明确产业竞争层次,才能把握发展机遇。

高铁提升产业跨区域集聚和迁移机制。在交通改善背景下,同城区域范围内各假设条件主体的流动性将大大增强,从而影响产业的区位布局[9]。但同城效应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根据其流动性影响快慢,可分为人口导向、市场导向、城镇导向和产业主导向四个阶段(见表1)。随着高铁经济的逐渐成型,高铁沿线城市的人口、市场、产业等资源要素整合加快推进。实现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依托系统化的产业孵化平台,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式、集聚型发展,是高铁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图1 交通同城化对产业区位布局及演变影响机制

演变阶段影响机理主要表现产业布局人口导向居住成本、环境宜居程度、发展机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人口郊区化,人口扩散与再集中化,高收入群体居住区域多元化产业郊区化,特定行业的产业集聚化市场导向厂商市场半径扩大,消费者居住再布局,消费者选择半径扩大郊区结合部综合市场兴起,专业市场大量涌现专业市场成为消费品市场竞争的最主要平台城镇导向通达性较高的交通节点成为人口和市场集聚的新中心,原来的中心引入更高等级的产业居住区和工业园区在通达性较高的交通节点附近大量涌现,高等级的中心城镇不断进行产业更新促进中心地区的产业向新兴节点扩散,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中心地区吸引更高端的人口入住,促进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导向产业合作半径扩大,企业面临直接竞争对手增多,产业进入价值链竞争阶段区域专业化集中,不同产业按基本活动环节和非基本活动环节、辅助环节在不同区域间形成合作产业集群形式发生改变,从以产品为基础的传统集聚转入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创新集聚

总之,高铁对于城市产业体系和城市空间重构具有复杂的时空效应,据此我们梳理后认为高铁时代城市空间重构主要体现在:在城市体系中,区域中心城市转向高铁网络中的节点城市;在区域格局中,资源要素从区域中心集聚转向高铁沿线集聚;在功能结构中,城市空间结构从传统意义的单中心向功能复合的多中心转变;在空间结构中,城市空间从静态的单维转向动态的多维空间。高铁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主要体现在推动创意人才聚集、文化资源整合、空间资本优化、社会资本提升等方面。基于高铁网络的城市空间通勤时间大幅压缩,“同城化效应”、“一体化效应”对创意人才资源流动和集聚的影响愈来愈大,对区域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竞争格局影响深远,反过来又对创意人才向更高层次的城市区域集聚产生作用。

2 高铁时代文化产业空间重构的实证分析

作为国内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和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杭州市依托政府导向的新城新区建设、城市有机更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公共交通优化提升、创意城市建设等外部条件,实现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共同推进的产城融合。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杭州定位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按照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计口径测算,2015年杭州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55亿元,增长22.3%,占GDP比重8.5%[22]。据清华大学和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15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实力居大陆城市第三。当前杭州已全面进入了TOD导向的高铁时代和城市群(都市圈)时代,依托高铁等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集聚创新创意人才到杭州创业发展,发挥交通设施对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探索以创新、创意、创业为特色的创意城市发展模式。

2.1 文化产业区域影响力评估研究方法

根据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十大门类。高铁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对新城开发和老城更新都有着其他产业门类无法比拟的显著优势,文化产业的生态宽度和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其参与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奠定了基础,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整体经济发展态势发挥着战略性影响[23]。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时将旅客所从事工作分别归入上述十大产业。基于调查问卷所获有效数据,研究以沪杭高铁旅客中从事文化产业的数量、流动频次、流动方向等为因变量,结合有关统计数据,探讨沪杭高铁沿线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内在机理,定量测度沪杭高铁对城市间同类产业关联强度作用的微观影响机理。参考有关管理统计软件,具体模型设为[24]:

(1)

(2)

(3)

交通基础设施既是构筑城市空间格局的基本组成要素,又为城市空间的整体优化、演进重构和提升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高铁时代的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态势尤其如此。高铁设施建设为区域内外的物资、信息、人口空间迁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是维系区域经济联系的保障,在区域经济联系研究中常借助引力模型测算区域经济联系情况[20]。

(4)

模型(4)中Rij代表i城和j城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PiPj分别为i城和j城的人口规模;GiGj分别代表i城和j城的GDP;Dij代表i城和j城两大节点之间铁路通达的最短时间。

2.2 文化产业空间重构的复杂时空效应分析

通过有关案例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经济对于文化产业在城市内部和城际间的布局发展都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鉴于杭州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本研究选取2010年10月建成通车的沪杭高铁沿线主要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包括上海、嘉善、嘉兴、海宁、余杭、杭州6座城市,探讨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重构影响。

研究所需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课题组在上述6座城市的沪杭高铁站共发放调查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产业人口流动趋势指数模型计算发现,上海在沿线6座城市中的人口吸引力最强,人口流入指数为85.56,流出指数为79.69。上海市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强调金融、贸易、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已经形成了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服务业占GDP比重达67.8%。《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3%。与此相对应的是,一方面传统制造业逐步由上海市向其周边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生产、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行业在上海仍然存在,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第三产业异军突起,相关的产业人口也逐渐由区域内其他城市向上海市集聚。与上海相比,杭州人口吸引力略逊一筹但差距在缩小,人口流入指数和流出指数分别为84.98和80.45。由于杭州规划发展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发展后劲十足,文化创意产业GDP已占杭州GDP的22%。与此相对应的是,杭州在电子商务、信息经济、文化产品生产、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等门类形成了独特品牌和竞争力,周边城市的相关人才向杭州集聚态势明显。随着杭州高铁枢纽功能进一步强化和高铁带来的同城化效应不断扩散,杭州文化产业将迎来以总部经济集聚、楼宇经济提升和加工产业扩散为特征的发展新契机。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分别计算2011年和2012年6座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对比2011年和2012年对外经济联系强度的增长率可发现,这些数据在沪杭高铁建成通车之后大大提高,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00%,拥有始发终到站的杭州市、上海市平均增长速率高达300%。通过对人口流动空间联系强度测度发现,沪杭高铁开通对于沿线城市人口流动起到了正向的影响,依托于长三角地区发达的高铁网络,沪宁杭等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产业、设施和生活进一步衔接融合,形成了紧密的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和旅游圈。沪杭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频次加大,城市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或扩散特征,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城市由于产业发展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产业人口流动。

3 高铁时代文化产业城市空间重构的应对策略

高铁正从交通、产业、人口和区划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沿线城市的发展态势和演进轨迹,把握高铁时代交通技术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推进城镇建设、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密切区域协作、推动高铁经济发展,已成为高铁沿线城市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高铁带来的城市间便捷的通勤条件是一把“双刃剑”,生产要素在城际间加速流动的同时,也会促使资金、人才、项目、信息向发展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服务管理效能较高的局域聚集,引发高铁沿线相关产业在不同城市间的转移性空间重构。高铁沿线那些规模效应突出、综合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获得的利益会更明显,而高铁沿线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设施配套不完善、文化氛围不浓厚、城市环境不宜居的城市,则往往会面临人才、项目、企业流失的窘境,投资环境愈发恶化。这就是所谓高铁时代的“虹吸效应”。以文化产业为例,围绕高铁时代带来的正向和逆向关联效应,高铁沿线城市应积极推动城市空间重构加以应对。

(1)提升高铁枢纽等级服务文化产业高起点发展。高铁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设施本身上,而且体现在交通枢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上。高铁枢纽是确保一座城市享有便捷发达的快速运输服务的关键。从空间格局上来看,杭州文化产业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特别是位于城市西部的新老城区,与城市人才、产业分布格局相吻合,符合文化产业依托城市经济和文化基础进行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与高铁通勤便捷区分离的矛盾。为此,应充分用好高铁时代的政策红利,规划建设位于城区西部的高铁站,进一步优化杭州市高铁站场布局和功能提升;构建以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区域融合的特色小镇为新的发展单元,提升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成效;逐步实现文化产业与城市其他行业的城市空间重构,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发挥高铁线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的兴起具有明显的政府导向特征,较好地体现了产业创新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产城融合模式。通过积极实施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拓展的发展战略,推动城市旅游同城化发展,即以市域网络化城市体系范围内的主要旅游资源为基础,构筑1小时高铁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和生活圈。特别是随着高铁线及配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越来越显著的意义:一方面为文化产业吸引集聚创意人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依托高铁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拓展创造了便利条件。纵览全国文化产业版图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路径选择和空间布局上需要一种创新的理念、模式来赋予其新动力。依托越来越四通八达的高铁线,文化产业发展取向凸显出关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关注区域文化产业布局、关注文化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关注产业区位优势和科学规划等特征。

(3)依托高铁新城探索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在政府政策的引导扶持下,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自发和自觉相结合的特征。早期主要依托老城区的工业遗存、历史文化建筑、楼宇及农居等建筑载体,自发地创新文化产业园区开发模式[26];随后在政府推动下,规划建设了位于新城区的一大批产城融合的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具有明显的产业规划导向和产业园区聚集的特征。围绕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而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新城,打造成为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集现代服务业、商务商业、旅游集散、文化创意和高端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城市新中心。依托高铁新城探索发展高铁经济,直接推动了文化产业园与城市综合体在新城开发模式上的融合发展。

(4)培育高铁楼宇经济提升文化产业规模效益。楼宇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后在大城市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以商务楼宇、商业楼宇、城市综合体、科研楼宇和标准厂房为主要载体,通过规划建设、运营开发、出租出售楼宇而引进金融、咨询、广告策划、影视制作、互联网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中介、高科技、娱乐服务、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交通通讯等各类第三产业企业,从而实现引进和培育税源以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27]。楼宇经济发展正处于从政府管理导向向城市治理导向转型的阶段,依托高铁时代带来的基础设施优势、资源要素优势,有助于实现产业经济向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综合体经济的升级跨越,体现了城市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型、复合型、高密度、高产出的区位竞争优势和特色。

(5)探索产城融合导向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高铁沿线城市应高度重视通过编制文化规划明确文化产业的角色定位,实施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相互间的产业链分工协作,发挥高铁的协同效应和集聚效应。文化产业区的形成和发展对城市增长方式转换、空间功能转换、价值链升级、空间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创新都有积极的贡献[3]。依托于良好的文化资源、政策创新和城市环境,文化产业发展在产城融合理念下初步实现了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同步转型升级。国际经验表明,文化艺术家、各类设计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具有高流动性,且需经常聚会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才能激发创意灵感。高铁时代确保了城际间的人才流动性,在高铁带来的同城化影响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对于高铁等便捷的通勤方式将越发依赖。

综上所述,中国高铁是汇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成套技术供应服务商[28],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国内的交通运输格局,一方面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在塑造着人们新的出行文化[29]。文化作为反映城市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以及提高城市辨识度的核心要素,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经济空间创新的最大功能在于系统集成创新,通过空间创新系统,在区域创新中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网络模式。文化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文化转向相适应,从产业效应、空间效应两方面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意城市建设提供动力,有效应对城市衰落带来的危机[30]。文化产业区通过文化创意和创造力投入带动空间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区域创新系统集成和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形成。通过交通基础设施与知识溢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更有效连接的空间改变了城际间知识溢出,而高铁这种大容量交通工具的出现,能否从基础逻辑上突破原有知识溢出的空间邻域相关性,能否与当前的互联网相结合,共同突破原有的知识溢出空间约束,构造中国新的区域创新能力结构,这可能会成为未来高铁网络与互联网两大网络对知识溢出与创新管理问题提出的新挑战。高铁“走出去”是整体技术和相应知识产权体系的对外输出。

参考文献:

[1]李明超.创意城市与英国创意产业的兴起[J].公共管理学报,2008(4):93-100.

[2]HANSEN A L,et al.Creative copenhagen:globalization,urban governance and social chang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1,9(7):851.

[3]肖雁飞,廖双红.创意产业区:新经济空间集群创新演进机理演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4]施卫东,孙霄凌.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两地及沿线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0):80-84.

[5]张鑫曦.沪杭高铁与“一小时经济圈”社会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储运,2010(2):81-82.

[6]朱咏,黄苏萍.高铁和同城化背景下浙江文化创意创业人才集聚的机遇与对策[J].浙商研究,2011(1):101.

[7]徐玉萍.高速铁路建设促进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12):81-87.

[8]林建永,等.交通同城化与产业布局演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9):10.

[9]孙聪,等.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外部影响[J].广东社会科学,2014(5):22-29.

[10]刘剑,孙华灿.我国高速铁路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兼析长三角与武广沿线地区的差异[J].城市规划,2015(7).

[11]王昊,龙慧.试论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9(4):41-44.

[12]王缉宪,林辰辉.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基于中国特征的分析思路[J].国际城市规划,2011(1):16-24.

[13]王兰.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框架及实证[J].规划师,2011(7):13-20.

[14]王姣娥,丁金学.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6):49-55.

[15]李廷智,等.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3(2).

[16]陈彦,孟晓晨.高速铁路对客运市场、区域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13(4):119-125.

[17]方大春,孙明月.高铁时代区域空间结构重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2):63-66.

[18]王欣,邹统钎.高速铁路网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0(7):1189-1194.

[19]黄爱莲.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武广高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10):47-49.

[20]李祥妹,等.高速铁路建设对人口流动空间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140-146.

[21]王谢勇,等.基于文献研究方法的我国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影响综述[J].经济与管理,2015(5):64-68.

[22]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创意园区、工作简报、产业信息、政策信息等[EB/OL].(2017-03-28).http://www.0571ci.com.

[23]钮钦.城市主题文化视域的高铁新城成长路径——以苏州高铁新城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7-33.

[2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5]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6]李明超.创意城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导向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管理学刊,2013(6):31-36.

[27]李明超.城市治理导向的楼宇经济社区发展模式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6-76.

[28]饶世权,陈家宏.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17(2):87-91.

[29]徐寿波.用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指导高铁研究——评《高速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J].技术经济,2017(4):125-127.

[30]李明超.文化规划的发展成效、模式分析与经验启示——以英国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11):25-30.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高铁区域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分割区域
高铁会飞吗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区域发展篇
第一次坐高铁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区域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