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及机理

2018-05-10 09:02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中国科技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机理螺旋协同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快速更迭,单一主体的创新早已不能满足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及创新能力高效提升的要求,创新主体为了提高创新效率,对互补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与其他主体、组织合作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协同创新逐渐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流形式[1]。中国一直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视之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协同创新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提供了路径——全面开展和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2]。

“政产学”三螺旋理论是目前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常用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政府、产业和大学在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之间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效的互动模式,进而高效率、高效能地对科技资源进行运用,最终实现创新系统的演化和升级[3]。自三螺旋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内涵和模式、应用与派生以及与现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理论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研究。①三螺旋理论的内涵及其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三螺旋理论定义了以政府、产业和大学为主体进行协同创新活动的理论[4]。在方卫华[5]将三螺旋理论引入中国后,涂俊等人讨论了三螺旋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结构,认为三螺旋模型的形成基础是发达国家和高技术产业,实践于中国时应当谨慎[6]。邹波等人也探究了三螺旋理论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出了目标、结构和过程的协同模式[7]。②三螺旋理论的应用研究。三螺旋理论作为一种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研究模式,在其理论和实践的应用与派生方面都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Leydesdorff以香农信息熵理论为核心提出计量三螺旋模型的算法,为利用三螺旋理论进行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测度方法[8];Park等[9]、邹益民等[10]、叶鹰等[11]均在三螺旋理论的计量应用上展开了研究,陈强等利用三螺旋算法,对比研究了上海和东京目前的政产学协同创新的紧密度,发现上海的产业活跃度不够,导致协同创新的紧密程度不如东京,进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12]。蔡翔等则从实践角度出发,探究了三螺旋理论的主要贡献,并对其在中国的实践应用展开了探讨[13]。王成军等人针对中国4个省市的7种三螺旋形成的合作创新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给出了不同地区选择不同合作创新模式的策略[14]。③三螺旋理论的派生研究。张秀萍等认为,传统的三螺旋理论存在行为主体单一、难以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的问题,更多主体纳入的派生理论应该出现以解决现实问题[15],张秀萍等在三螺旋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政府、产业和大学在以各自为主导的三种协同创新模式中的资源配置和支撑作用,并强调了重视中介机构的结构洞作用[16]。周春彦等[17]、孙祥东等[18]对三螺旋理论的双三螺旋模式派生进行了初步探究。当然对四螺旋乃至N螺旋的研究也有学者提出,如肖国华等以四螺旋为切入点研究了主体参与度对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19];Elias等加入自然环境因素,构建了五螺旋模型[20]。④与现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理论的比较研究。三螺旋理论的出现必有其原因,其较之已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理论有何优劣势是许多学者关心的问题。周春彦等深刻剖析了国内外三螺旋理论的研究现状,并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产学研合作等理论进行对比,指出三螺旋理论的优缺点[21]。

三螺旋理论强调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密切合作;同时三方保持自己的独特身份;三个机构范畴每一个都表现出另外两个的一些能力。从已有研究中可以发现,这些特征使得三螺旋理论已经可以成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研究范式。不仅如此,三螺旋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广泛的实证基础上,如对麻省理工学院在新英格兰委员会中的作用的深入考察、硅谷地区的市政考察。因此,这种范式具有比其他协同创新研究模式更为整体的视角,其考虑了内生的互动和协同机制,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产学研合作等理论的升华。前人对于三螺旋理论的内涵、模式及计量应用的方面均有所建树,能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但现有研究的匮乏导致了三螺旋理论的相关研究仍不充分,如下三个难题仍需解决:①三螺旋理论如何才能加入更多元的主体,以解决实际需求;②已有研究忽视了三螺旋理论中包含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本运作的内涵,如何真实反映三螺旋理论的全局性仍需探讨;③三螺旋理论对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有很大帮助,如何系统展示三螺旋理论的内在机理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

本文将研究机构、用户和资本部门加入传统三螺旋理论中,充盈协同创新系统的主体,以解决三螺旋理论面临的主体固定、全局性被忽视的问题。在原有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上述三个主体,原因如下:①研究机构虽少见于三螺旋理论,但其与大学、产业和政府都是传统的协同创新主体,它们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已深入人心;②用户需求体现了对创新成果的偏好,将用户纳入协同创新系统有助于提升系统稳定性[22];③资本部门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已逐渐成为现代科技创新与经济联结的重要环节[23];社会资本在多主体协同创新过程中,对主体间的交流、技术的合作开发、资源的合理分配有突出协调作用[24]。基于此,本文在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政府、产业、大学、研究机构、用户和资本部门的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阐述各主体的功能及定位,探索设计三三螺旋的协同创新机理——动力机理和协同机理。本文意在为多个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定位选择、职能发挥提供指导,为多主体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转模式、核心机理的设置提供思路,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1 三三螺旋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1.1 从双螺旋到三螺旋

20世纪90年代以前,螺旋结构被引入管理学研究范畴中,大学、产业、政府两两之间的双螺旋关系广泛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8]。1995年,Leydesdorff和Etzkowitz引进三螺旋模式来研究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动力关系,自此,三螺旋理论成为协同创新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全新范式。三螺旋模式是由大学、产业和政府三个主体构成的相互重叠交叉的协同创新模式,三者互动交叉螺旋上升,推动创新活动螺旋式上升。传统的三螺旋模式有三种形式(见图1),其中,国家干预模式以政府为核心,自由放任模式的三元主体彼此独立、相互分离,三螺旋创新模式强调围绕知识交互的双边合作和三边合作关系[25]。

图1 传统的三螺旋模式

三螺旋理论发展至今,对于把握知识交互的发展趋势、诠释大学使命变革、丰富三元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其在中国的应用也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1.2 从三螺旋到双三螺旋

三螺旋理论为探寻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关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26-27],三螺旋理论的外延也正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拓展。第四届世界三螺旋大会于2002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会上提出的三螺旋能否被拓展为四螺旋的疑问引起了广泛关注。部分学者认为,劳动力、风险资本、公众等均可以成为第四螺旋,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三螺旋理论,如金潇明[28]、吴琨等[29],进而有人提出了五螺旋乃至N螺旋[30-32];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四螺旋不像三螺旋那样有稳定的结构和动力体系,无法形成稳定的多元协同创新系统。双三螺旋模式(见图2-1)是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将三元主体拓展为涵盖“公众”主体的两个双螺旋结构,其中一个三螺旋是传统的三螺旋结构,而另一个三螺旋中的三元主体是大学、政府和公众[17]。两个三螺旋分别揭示了三螺旋理论中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两大内容,它着重强调了创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双三螺旋理论认为,多元主体在螺旋结构中会以多个稳定的三螺旋结构出现,但多三螺旋的协同互动方式的实质表现是多螺旋模式(见图2-2)。双三螺旋的相互作用对于构建社会组织、实现多元主体间协同创新、形成稳定且富有创新动力的协同创新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2 双三螺旋模式及相互作用实质

2 三三螺旋模式

双三螺旋模式关注了三螺旋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同时为三螺旋理论在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中的应用提供了横向发展的思路。我们发现,三螺旋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三螺旋理论的三个难题也开始被回答,但回答的不彻底,如资本运作的内涵、主体的加入以及内在机理的展示等都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构建了政、产、学、研、用、资六元主体在内的三三螺旋,试图解释当前三螺旋理论被忽视的三个难题。在对多主体协同创新中,总体上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相似的定位,如科研、人才培养、为政府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在研究中可以作为同一个主体去探索[33-34],因此,本研究也将大学和研究机构当作同一主体进行研究。三三螺旋模式(见图3)也就是三个三螺旋构成的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螺旋体系,是双三螺旋模式的演化结果。

图3 三三螺旋模式

2.1 三三螺旋模式中的创新主体

(1)学研——处于基础地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一个国家应用研究以及有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承担者,它们产出知识和研究成果,既是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各类创新活动的基础[23]。因此,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协同创新中处于基础地位。

大学和研究机构一直肩负着两大重要的使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研创新,这两个使命是其直接或间接进行创新的表现:首先,大学和研究机构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能够培养并向社会输送优秀创新人才,而这些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动的微观执行者;其次,大学和研究机构里庞大且稳定的高水平科研团体还进行着科学研发、研究等科技创新活动[17]。温平川等从信息产业视角切入,分析了美国硅谷的发展进程中,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重要作用[35]:其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进行科研活动时,产出了科技成果,充当了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角色;其二,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培养人才时,为整个协同创新系统输出了创新人才,间接参与或促进了创新;其三,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提供咨询活动时,为其他创新主体出谋划策,保障了协同创新系统的良好运行。

(2)产——处于核心地位的“产业”。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关键任务是在多主体协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现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理论中,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是重要的创新成果产出主体,其中,产业处于核心地位[23],原因如下:其一,产业的自主创新是最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产业必须创新出可投入制造生产的技术成果,面向顾客、满足不同的需求,同时达到自身获利的目的。何郁冰认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是一个优势互补的过程,而产业在其中的优势便是技术的快速商业化、相对充足的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和场所、市场信息及营销经验[36]。其二,产业的创新还具有协调“学”和“研”之间创新的作用。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交流与合作,具体形式包括合作研发、代理研发、项目资金支持等。其三,产业是其余五大协同创新主体中与资本市场交流最为紧密的一环,具有便利的资金输入和输出的特点。既然要面向用户,产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反映最迫切、最敏锐、也最真实,同时作为沟通“学”“研”“资”的重要平台,产业需要及时、准确地将市场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其他创新主体,因此产业在协同创新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23]。

(3)政——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在所有的协同创新活动中,需要有一个统筹协调的主体,利用相应的手段去调控、指导以及保障协同创新系统的各类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而这个主体就是政府[37]。政府在多元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支持和协调作用。政府的具体协同创新职能主要包括制定政策法规、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营造合宜的社会文化氛围等,从而使科技成果尽快实现市场化;政府要为各主体搭建信息沟通、技术咨询、政策咨询、技术支持的平台,以及提供数据咨询等,为多元主体间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利用政策导向来约束各主体的行为,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使区域内的各个协同创新主体间能够有效沟通、和睦相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8]。已有的研究已经证实,政府在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协调作用,它稳固了多元主体间协同创新的紧密程度[39]。

(4)用——处于监督地位的“用户”。正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在三螺旋理论的运用中常常被忽视,因此,周春彦等在三螺旋模式中加入了“用户”主体,凸显了三螺旋模式应有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强调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17]。学者们普遍认为,“用户”在协同创新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监督作用,用户能从自身需求出发,推进创新的正确进行[40];相反地,创新是一个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过程,其本质是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其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41]。因此,用户的监督地位是一种双向需求的表现。但是,“用户”主体不应该被定位为被动主体,Von在其研究中就证明了“用户”在创新过程中起到了愈见明显的作用,他与Katz提出了“打造用户创新工具”的概念,认为用户有降低粘滞信息的转移成本、降低知识的隐匿性、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作用[42]。因此,在协同创新系统中,“用户”主体也要主动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主动影响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过程,提升技术创新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做到被动和主动的双向协同。

(5)资——处于支持协调地位的“资本部门”。中国、美国等国家的政府其实早已开始重视资本部门与科技和创新相结合,逐步探索科技与资本协同发展机制、方式和方法[21]。资本部门在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资金支持,其资金流入对象主要为企业,随着近来合作创新模式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也渐渐成为资金的流入对象。而不同于政府的资金提供,资本部门在进行资金提供活动时是具有营利性、目的性和风险性的,股票、债券、基金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形式也增加了资本部门为创新主体提供资金的灵活性。政府在资金提供活动中扮演着公共风险资本提供者的角色,而资本部门的特殊目的性,催生了资本部门的信息处理、风险分散、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监控等众多自发性功能,这类自发性功能对协同创新起到了良好的协调作用[23]。社会资本对主体间的交流、技术的合作开发、资源的合理分配有突出的协调作用[24]。资本部门对协同创新活动既提供了支持作用,又起到了协调作用。

2.2 三三螺旋模式的构成、主题及协同模式

三三螺旋模式是三个三螺旋构成的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螺旋体系,每个螺旋是一个独立的子创新系统,其自身会有复杂的协同关系。

(1)创新三螺旋。Etzkowitz等将传统的“政产学”三螺旋拓展为双三螺旋模型,并将其中由政府、产业和大学组成的三螺旋称为创新三螺旋,强调了该三螺旋的主题是“创新”[17]。

创新三螺旋以知识经济与社会为前提,强调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产业在创新成果产出活动中的协同创新,其协同活动所围绕的核心是“创新”。创新三螺旋中的四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对跨学科研究中心、风险资本、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等的起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这种协同作用会因为四个主体职能的不同而不同:首先,政府呈现出主导作用,公共资金的支持和制度的导向使政府能够主导系统的创新活动;反过来政府会接收到来自其他主体的反馈[17];对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产业而言,它们是创新成果产出者,知识交互和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二者的主要协同方式[36]。另外,张秀萍等发现,企业在三螺旋模式中的协同创新中能力比较弱,即使在以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系统中,也很难发挥出引导作用[16],因此,创新三螺旋的战略协同是引导创新向正确方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三螺旋的内部协同机理见图4。

(2)可持续发展三螺旋。“可持续发展”概念从最初用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拓展到如今用于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中,其核心就是稳定、和谐、协调的常态化、长期发展。技术创新是一种以现有知识和物质为基础,进行事物的改进或创造,从而获得正向效益的活动。效益的正向性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考虑效益的主体变换时,正向性和负向性可能完全调转。例如工业化的创新会带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可能会带来环境的污染,此时的效益并不完全正向。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建立在互惠性原则的基础上,它会反映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益,却由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目的,因而不能反映其负向效益[17]。因此,当社会必不可少地需要创新时,纳入了“用户”主体后,能够使得创新系统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三螺旋中,可持续发展是最核心的主题,三类主体围绕其展开协同,推动协同创新系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用户通过对创新成果的使用或思考,形成需求信息;接着,需求信息会传达给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而后者会因此改善或改变自身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战略;当这类需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时,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会有所行动;有时这类需求可能是用户的主观臆断,这时就需要政府的引导。因此,需求协同是可持续发展三螺旋的主要协同机理(见图5)。

(3)资金联动三螺旋。三螺旋理论的相关研究中,资金运作的内涵常被忽视,但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活动要想持续,资金是关键因素之一,任何的科技成果在研发、转化、产业化阶段都需要资金支持,因此,资金的运作是三螺旋理论乃至协同创新关键且不可忽视的内涵。

图4 创新三螺旋内部协同机理

图5 可持续发展三螺旋内部协同机理

在实践中,政府提供的资金属于公共风险资本,并且相比于整个技术创新过程的所需资金而言十分有限,而资本部门的资金提供活动具有信息处理、风险分散、项目监控等功能,资金的转化机制使得资本部门的资金体量巨大,能够提供大量的资金,同时也有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功能。对于政府和资本部门而言,他们的资金如果盲目地随意投入,政府可能得不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而资本部门也可能得不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资金就无法联动成良性循环。资金需要接受社会和市场的信息,引导资金准确地流入创新,此时用户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他们是资金是否能良性联动的关键。因此,政府、资本部门和用户构成的资金联动三螺旋就是通过资金的手段去促进或约束科学技术的创新,让创新能朝着需求、利益和社会协调的方向发展,同时保证资金自身的良性联动(见图6)。

资金联动三螺旋的具体表现为信息协同:首先,用户和政府之间与可持续发展三螺旋一样,存在需求信息和引导信息的交互;其次,资本部门与政府之间,政府的制度以及政府信息的披露会对资本部门的投资有所导向,同时政府和资本部门之间会出现某些合作信息,引导政府和资本部门在协同创新事宜上进行合作;最后,用户的需求信息会通过一系列途径流入资本部门,为其投资提供借鉴,当然,资本部门也会有信息的披露,被用户知悉。资金联动三螺旋的内部协同机理示意图见图6。

3 三三螺旋模式协同创新机理

三三螺旋模式的协同创新机理是该模式中三个三螺旋之间、六大主体之间互相联结、与外部环境交互、并驱动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控制方式。机理体系能够反映系统内多方主体协同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一个好的机理体系能驱动系统运转并稳定系统的良好运行。

3.1 动力机理

尽管多三螺旋模式纳入了更多的主体,也打破了多主体纳入的独立系统不稳定的局限,但是由于多三螺旋被分隔为多个独立的三螺旋,因此这些三螺旋系统之间的动力机理成了由多个三螺旋组成的多三螺旋系统和谐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

在三三螺旋模式中,创新三螺旋的主题是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主动轮”,这也就导致了其价值取向为利益的最大化。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技术作为主动力去推动技术创新的例子十分常见,工业革命就是一次深刻的技术创新革命。可持续发展三螺旋的主题是使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符合人类和社会需要,其价值取向是抑制利益最大化的纯粹追求。技术的推动是盲目的,是没有前进方向的,这时候就需要用户需求去拉动协同创新系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43]。因此,可持续发展三螺旋是一个“带动轮”。如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事件,用户作为主要的拉动力,带动大学和政府共同作用,确认了雾霾的起因,也最终出台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而资金联动三螺旋的主题则是借助资金的特殊地位,在“主动轮”和“带动轮”之间寻找既符合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最新方向、又符合用户需求,还符合自身投资目标要求的驱动力,是一个“平衡轮”。因此,三三螺旋模式的动力机理见图7。

图6 资金联动三螺旋内部协同机理

图7 三三螺旋模式的动力机理

3.2 协同机理

在三三螺旋模式中,其协同模式类似于双三螺旋,当我们将相同的机构进行重叠,我们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包含了政府、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用户、资本部门六个创新主体在内的交集形式(见图8-1)。多个主体之间是有交集地进行协同创新,但是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现实问题——系统的协同创新除了不同主体的独立创新以外,还有两主体协同创新、三主体协同创新、四主体协同创新等等形式,因此,这种协同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见图8-2)。在改进后的协同模式中,创新主体不仅会在子三螺旋中依照核心协同机理发挥功能,还会在整个模式中参与协同创新,此时,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变得更为丰富。

在确定了三三螺旋模式的协同模式后,将三个三螺旋的内部协同机理引入,形成六大主体之间的协同机理(见图8-3)。这种协同机理实际上是一个协同网络,主体之间彼此相互协同,发生不同的协同行为。多主体的协同创新是一个独特的组织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组织关系中,组织协同是保证系统内部协同稳定的关键。因此,组织协同是三三螺旋模式的协同核心,这种组织协同包含了结构固定、过程统一、运作合理的协同规范。

正是在三三螺旋模式下,子三螺旋之间的界线被打破,比子三螺旋内更为丰富的交互协同关系发生了[23]:一是产业和资本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资本部门会对产业进行投资,而产业的创新成果产出和反馈信息也会传递给资本部门,从而影响资本部门的后续金投入;二是产业和用户之间的协同关系。产业直接面向用户和市场,接受用户传递而来的需求信息,进而产出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出品不都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的,此时用户还会传达一个反馈信息;三是资本部门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关系。这之间的协同关系与资本部门和产业之间较为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大学和研究机构所产出创新成果可能是论文等研究成果(见图8-3)。

图8 三三螺旋模式的协同机理

4 结论与建议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同时回答相关研究中三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在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之上对该理论进一步延伸拓展,构建了由创新、可持续发展和资金联动三螺旋组成的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并分析了其内在机理。本研究明确了各大创新主体在三三螺旋模式范畴中的职能和定位,为这些主体在实践中的协同创新活动提供了指导意见;设计了三三螺旋模式下的协同创新系统的动力机理和协同机理,为多主体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转模式、核心机理的设置提供思路,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4.1 各主体通力协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三三螺旋模式是三个三螺旋构成的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螺旋体系,政府、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用户和资本部门是构成三三螺旋模式的基本主体单元。在这个模式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原因是三三螺旋中每个螺旋都包含政府。创新三螺旋由政府、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其主题是创新;可持续发展三螺旋由政府、用户、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其主题是关注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制约创新三螺旋存在的追求利益最大化问题;资金联动三螺旋由政府、用户和资本部门组成,其主题是通过资金的手段让创新能朝着需求、利益和社会协调的方向发展,同时保证资金自身的良性联动。

三三螺旋模式中的每个螺旋是一个独立的子创新系统,子三螺旋的运行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有所影响。因此,首先各主体应当通力协同,稳定有效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明确好自身在三螺旋中的角色定位;其次,各主体并不是仅仅只存在于单一子三螺旋中,各主体应当充分定位好在不同三螺旋中的角色,避免因主体职能的混乱导致协同创新系统的不稳定;最后,各主体主动发挥能动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外部的激励因素,此时政府的政策激励作用就愈发显著,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以政策法规的颁布来激励各个主体的职能发挥。

4.2 强化核心协同机理,引导动力机理正确运转,促进系统稳定和谐运转

创新三螺旋的核心协同机理是战略协同,以创新为主题,以共同战略目标为导向,指导创新朝着共同战略目标发展,是协同创新中的“主动轮”;可持续发展三螺旋的核心协同机理是需求协同,以需求为导向,制约创新向着各自主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带动主体协同朝着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是协同创新中的“带动轮”;资金联动三螺旋的核心协同机理是信息协同,充分的信息交互能使资金的联动达到良性循环,是协同创新中的“平衡轮”;三三螺旋的整体核心协同机理是组织协同,三三螺旋模式是个复杂的网络组织,具有复杂的跨组织关系,组织协同是这种组织关系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各个主体应当明晰系统所包含的核心协同机理和动力机理,使得自身功能在协同机理和动力机理的指导下正确发挥。此时,政策、环境和自身组织功能的发挥对此有重要影响:首先,政府应当持续重视自身的主导作用,以政策和法规来强化系统的核心协同机理,引导动力机理正确运转;其次,外部环境会对协同创新的协同机理和动力机理产生影响,因此各个主体应当主动引导外部环境向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方向发展;最后,系统自身应当充分发挥组织的特性,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协调协同创新系统的各个过程。

参考文献:

[1]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08):51-64.

[2]叶伟巍,梅亮,李文,王翠霞,张国平.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与激励政策——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J].管理世界,2014(06):79-91.

[3]王成军.中外三重螺旋计量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6(06):19-27.

[4]ETZKOWITZ H,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J].EASST review,1995,14(1):14-19.

[5]方卫华.创新研究的三重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1):69-72.

[6]涂俊,吴贵生.三重螺旋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初探[J].科研管理,2006(03):75-80.

[7]邹波,郭峰,王晓红,张巍.三螺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07):49-54.

[8]LEYDESDORFF L.The mutual inform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an indicator of the triple helix dynamics[J].Scientometrics,2003(58):445-467.

[9]PARK H W,LEYDESDORFF L.Longitudinal trends in networks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in south korea:the role of programmatic incentives[J].Research policy,2010,39(5):640-649.

[10]邹益民,张智雄.创新三螺旋模型的计量研究与实践进展[J].情报杂志,2013(04):85-90.

[11]叶鹰,鲁特·莱兹多夫,武夷山.三螺旋模型及其量化分析方法研讨[J].中国软科学,2014(11):131-139.

[12]陈强,刘笑.城市三螺旋创新体系测度——基于上海和东京的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09):17-23.

[13]蔡翔,王文平,李远远.三螺旋创新理论的主要贡献、待解决问题及对中国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1):26-29.

[14]王成军,付祥云,刘渐和.基于官产学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研究——以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7(09):138-145+177.

[15]张秀萍,黄晓颖.三螺旋理论:传统“产学研”理论的创新范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6.

[16]张秀萍,卢小君,黄晓颖.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11):82-88.

[17]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70-174.

[18]孙祥冬,姚纬明.双三螺旋模型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2(12):124-130.

[19]肖国华,杨云秀,王江琦.四螺旋参与度对技术转移及其效率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04):7-11.

[20]CARAYANNIS E G,CAMPBELL D F J.Open innovation diplomacy and a 21st century fractal research,education and innovation(FREIE)ecosystem:building on the quadruple and quintuple helix innovation concepts and the“mode 3”knowledge production system[J].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1(2):327-372.

[21]周春彦,李海波,李星洲,高晓瑾.国内外三螺旋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J].科学与管理,2011(04):21-27.

[22]李阳,原长弘,王涛,陈志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J].科学学研究,2016(11):1744-1757.

[23]袭著燕,李星洲,迟考勋.金融介入的政产学研用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19-25.

[24]刘芳.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01):103-111.

[25]柳岸.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三螺旋模式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1(08):1129-1134.

[26]ROBERT A,PASI A J,et al.Exploring quadruple helix.Outlining user-oriented innovation models[R].University of Tampere Working Paper,2010,p1.

[27]CARAYANNIS E,CAMPBELL D.Triple helix,quadruple helix and quintuple helix and how do knowledge,innov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relate to each other:a proposed framework for a trans-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c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0,1:41-69.

[28]金潇明.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J].系统工程,2010,28(01):90-94.

[29]吴琨,沈忠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四螺旋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3):84-87.

[30]MARCOVICH A,SHINN T.From the triple helix to a quadruple helix the case of dip-pen nanolithography[J].Minerva,2011(49):175-190.

[31]LINDBERG L,DANILDA I,TORSTENSSON B M.Women resource centres-a creative knowledge environment of quadruple helix[J].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2(3):36-52.

[32]LEYDESDORFF L.The triple helix,quadruple helix,…,and an N-tuple of helices:explanatory models for analyzing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J].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2(3):25-35.

[33]谢园园,梅姝娥,仲伟俊.产学研合作行为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3):35-43.

[34]肖丁丁,朱桂龙.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01):11-18.

[35]温平川,肖来运.我国信息产业“政产学研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J].企业经济,2010(01):110-112.

[36]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02):165-174.

[37]原长弘,章芬,姚建军,孙会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提升[J].科研管理,2015(12):1-8.

[38]孙宝庆,孙爱东.“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5(01):55-58.

[39]庄涛,吴洪.基于互信息的官产学研三螺旋国际合作测度研究[J].情报杂志,2013(12):145-150+174.

[40]孙萍,张经纬.市场导向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型及保障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6):17-22.

[41]陈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定位[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01):1-3+14.

[42]VON HIPPEL E,KATZ R.Shifting innovation to users via toolkits[J].Management science,2002,48(7):821-833.

[43]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07):52-56.

猜你喜欢
机理螺旋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旋风“螺旋丸”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