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的殡葬改革之路

2018-05-10 06:01
农家书屋 2018年4期
关键词:沂水沂水县骨灰盒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从2017年5月10日起,沂水县拉开殡葬改革大幕,不仅取得了新葬人员100%入公墓的成效,而且得到了全县人民的拥护,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广。

逝者有尊严 殡葬改革破冰前行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移风易俗、殡葬改革一直走在前面,但也存在着事前修坟、打棺等现象,给群众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沂水县许家湖镇长乐社区红白理事会会长王中兴以家庭为单位算了一笔经济账:过去这里修一座坟少则六七千元,买一口棺材少则两三千元。如果再加上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孝布纸扎等配套用品费用,以及宴请宾朋,整个流程,没有三万块钱下不来,相当于一般家庭一年的收入。

沂水县民政局副局长贾文勇则从社会角度算了一笔大账:一直以来,殡葬业都是暴利行业:火化费用高,殡葬用品贵,葬礼开支大,墓穴价格离谱。“我们沂水有一处经营性墓地,每个墓穴的价格在8000-12000元之间,均价在1万元左右。‘死不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城郊区失地村民、下岗职工等一些低收入群体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沂水县这个群体的人数,粗略统计大概在二十万人左右,占到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

“殡葬改革好比是要推倒两堵‘墙’:一堵是从众之风导致的殡葬费用不断升高;一堵是行业之风导致的殡葬暴利水涨船高。夹在中间的广大群众,倍感压力却又束手无策。其实,他们心里是最希望、最盼望开展殡葬改革的。改革,往往要面对各种阻力。而最大的动力源于人民群众。沂水县加大政府公共服务力度,采取殡葬全免费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死不起’的问题,让生者活得有质量,逝者死得有尊严。”沂水县委书记薛峰说。

2017年,沂水县把殡葬改革作为移风易俗的重中之重,实施了全民惠葬政策,最大限度地惠民利民。全民惠葬政策的核心主要是两个“全免费”:一是火化相关费用全免费。从2017年5月1日起,对具有沂水籍户口、在沂水死亡的居民,在殡仪馆环节所涉及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及其它配套用品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承担,不再向群众收取任何费用。二是进公墓安葬全免费。沂水县新死亡人员进公墓安葬全免费,自愿把老坟迁到新公墓全免费。

沂水县疏堵结合,坚决治理以建墓地为营生的、买卖墓地的、依靠殡葬业发财等行为。从2017年5月10日开始,不再审批、也不再扩建营利性公墓。严禁乡镇、村居向外租售土地用作墓地,严禁在基本农田修坟建墓。严查殡葬用品店,严禁木匠接造棺材的生意等。这些措施彻底打消了部分人“发死人财”的念头。

贾文勇介绍,实施全民惠葬政策后,每个丧事的支出由过去的平均3万元左右下降到目前千把块左右,每年可为群众节约2亿元。目前全县已有5900多户家庭享受到了殡葬全免费政策,2017年6月中旬以后实现了新逝人员100%进公墓。

旧俗换新风 殡葬改革改出新理念

近日,许家湖镇后坡村一位村民去世,安葬在了该镇福舜园公墓内。村红白理事会会长解孝杰说到:“赶上县里的新政策实施,到公墓安葬从运输到火化,从骨灰盒到墓穴,全部免费。而且,县殡仪馆服务也非常到位,提供的免费骨灰盒也不错,逝者家属很满意。”由于涉及拆迁坟,同镇的南小尧村2016年5月份就建成了一处公墓,总占地10.5亩,一期建成了155个双人墓穴。这些墓穴整齐排列,墓穴上方栽有柏树,下方是大理石墓碑。墓穴之间则铺设了地砖通道,在公墓入口处还开辟了停车场。沂水惠葬政策出台后,这处公墓还将分期扩建,成为周围8个村庄共同使用的公益性公墓。

村党支部书记李洪生介绍:“有附近的村民特意赶过来看,说这种档次的墓地像是公园,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葬在公墓,比葬在山林或自家地里强多了。”

“在农村,白事是个焦点,大家伙儿都盯着。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丧葬习俗在部分人心里根深蒂固,圈地占坟、大操大办、攀比成风,如果不改,就连保住耕地红线都要受影响,更谈不上移风易俗。”龙家圈镇党委书记刘洪达说,“县里出台的惠葬政策,抓住了打开移风易俗之门的门把手。”沂水县把殡葬改革作为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牛鼻子”,充分发挥村级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上门服务、积极帮群众解开“心结”等方式,让百姓来做百姓的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殡葬改革中来,让绿色文明殡葬在沂水大地扎根。

马站镇公益性公墓投入使用后,南杏山村一位村民去世,家属对进公墓有抵触情绪,村“两委”、红白理事会都来做工作。面对他们提出的“进入公墓路不好走”,村党支部书记马希祥立即联系施工队,从凌晨4点开始,用2个小时修整了村南到公墓的2.5公里道路,确保火化车辆顺利通行。

如今的沂水县,全县1040个村,村村都有红白理事会,现在村民家里有人去世,红白理事会第一个上门帮忙操持。

红白理事会发挥了“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的作用,实现了“大家帮一家、一家帮大家”的效果。道托镇牛岭村77岁村民孙永光生前按照原来的风俗已准备了棺木,修建了坟墓。他去世后,长子孙兴堂主动联系村“两委”及管理区人员,把去世多年的母亲张月菊从老坟迁过来,同父亲合葬在公墓。

在殡葬改革中,沂水县有的群众主动把原来修好未用的坟墓整平,把原来打好的棺材拆作他用;农村丧事程序礼仪开始简化,大操大办现象大为改观,用佩戴黑纱代替了披麻戴孝,用鞠躬代替了磕头,用献花代替了烧纸,“厚养俭葬”新风尚逐步形成。

沂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本开说,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沂水县因势利导,提出了“厚养俭葬”的理念,引导广大群众开展孝老爱亲等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个别子女在父母生前斤斤计较,怕花钱、怕受累,等父母去世时又想用丧事大操大办来弥补自己的过错,感觉这样做就是孝顺。”许家湖镇南小尧村党支部书记李洪生说,“人都没了,花再多的钱老人也享受不到。现在提倡厚养薄葬,身后事全免费了,那些子女没了后悔的机会,想花钱表孝心只能趁老人在世。”

据统计,近年来该县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十大孝星、好人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县级道德模范60人,沂水好人110名,市级道德模范35人,临沂好人20人,山东好人15人,中国好人5人。

干部勇担当 殡葬改革辟出新路径

薛峰认为,殡葬改革是个敏感的话题,不容一丝差错。但越是硬骨头,党员干部越是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挑重担,敢作为,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2017年8月15日,道托镇牛岭村村民孙永光的安葬仪式在楼山公墓举行道托镇副镇长刘云主持追悼会,亲朋好友臂缠黑纱胸戴白花,三鞠躬送别逝者,安葬仪式简单而隆重。刘云说,薛峰书记不止一次跟干部说过的一句话是:“我们希望老百姓真正明白、认可我们的殡葬改革。如果需要我去,我可以去说、可以去鞠躬。”

沂水县印发了《致全县党员、干部和企业家的一封信》,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将先人安葬在公益性墓地。党员干部以多种方式带头参与殡葬改革。县政协副主席主动把老家的家族墓林让出来建设公墓,并把13座家族老坟全部就地迁入新公墓;有的乡镇谁家有人去世,乡镇党委书记主动上门慰问,顺便解说政策,赢得了群众的尊重。

“党员干部带头,的确管用。很多老百姓原来那样做是抹不开面子。但是一旦看到已经有人带了头,自然就会选择公墓。”许家湖镇干部张世习说,后坡村支部书记解姝品的哥哥去世,他劝家里人把哥哥安葬到公墓里,村里的工作明显好做了。

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基础上,实施“殡葬全免费”改革,资金保障是关键。沂水县把殡葬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不仅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就连骨灰盒、墓穴都由政府免费提供,真正实现了全程免费。

在改革中,沂水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算好、算透、算清“六笔账”。一是经济账。过去沂水修一座坟少则七八千元,多则一两万元,买一口棺材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两三万元,再加上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及其它配套用品费,安葬一名逝者所需的费用,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按2015年国家统计的人口死亡率7.11‰计算,沂水县每年约有7500-8000人去世,实施殡葬全免费政策后,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左右,即可为群众节省殡葬费用约2亿元,这是1:10的关系。二是土地账。每座散葬坟头大约占地10平方米左右,再加上分布不规则,坟与坟之间还要保持一定距离,过去一亩地最多建20处散葬坟头,全县每年需要300-400亩地,而节地型的公益性公墓一亩地可安葬400具骨灰,一年仅需20-30亩地,节省了90%的土地,这又是一个1∶10的关系。同时,建好公益性公墓后,可以将原来散葬的坟头迁过去,恢复耕地的原貌,方便机械化耕作,这也是一种土地增减挂钩。在此基础上,下步,沂水县还将在公益性公墓设立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区域,推广更加节地生态的安葬模式,节地效果会更加明显。三是资源账。一个大棺材大约用1-1.5立方米木材,如果去世人员全部进公墓,全县每年可节约木材1万方左右。四是安全账。据统计,山林火灾80%以上是因上坟烧纸引发的,该县在公益性公墓设有专门焚烧区,有效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五是环境账。近几年雾霾已成为全民公害,上坟烧纸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该县通过引导文明祭祀、减少烧纸行为,有效防止了大气污染。六是祭祀账。散葬墓穴缺少管理,时间长了容易风化湮没,而公益性公墓配套设施完善,有专人看管维护,安葬在公益性公墓后,群众祭祀更方便。通过向全县人民算细账、算大帐,让全县上下都认为殡葬改革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势在必行。

“实施全免费政策,财政的确要掏一笔钱,但从长远看这是一笔很合算的民生账,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薛峰说。据统计,沂水县财政在殡葬改革上拨付了2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支撑殡仪馆运转,此后还将每年拨付1000万元;另1000万元是一次性的追加资金预算,以奖代补给验收合格的各个公益性公墓。

作为改革的关键一环,沂水县深化殡葬行业改革,把县殡仪馆由自收自支改为全额拨款;在殡仪馆环节免除了包括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及其它配套用品的所有费用;统一了火化标准、骨灰盒标准;运尸实行事后结算。这些措施从源头上杜绝了乱收费现象,也铲除了攀比滋生的土壤。

对于公墓建设这一难点,沂水县本着就近就便、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规划建设了109处镇级、1处县级公益性公墓,建设费用全部由县乡财政承担,2017年6月底所有公墓已建设完成,实现了全覆盖,满足了群众殡葬需求。

现如今,新的安葬模式带动了丧事简办,“厚养俭葬”新风尚已经在沂水蔚然成风。

猜你喜欢
沂水沂水县骨灰盒
浅析沂水油顶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暮春郊游
可携带骨灰盒风靡日本
沂水殡改,沉疴需猛药更需调理
沂水公路“一心为公 一路当先”
山东省沂水县东土沟钛铁矿矿床成因浅析
多措并举依法履职 不断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 齐鲁大地诸侯小国大发现
邓颖超的“骨灰盒”遗嘱
失踪的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