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与“在商不言商”

2018-05-10 09:27周宏春
中国商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竞争力战略企业

文/周宏春

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巡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产业和政策研究

在商言商

言什么?可言的内容有很多,既可以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议题,也可以是外部环境话题。前者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人才、核心竞争力等等,后者则包括营商环境、国家发展大势、技术发展趋势等等。

商业,顾名思义,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行为。追根溯源,我国的商业兴起于先商时期的商国,初期是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换句话说,商业最初定位于社会活动,尔后才发展成为了经济活动。

演化为经济活动的商业,与其本质离不开“利”有关,如营利水平、营利能力等等。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中有一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而各奔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逐利是无可厚非的。一般而言,企业要能活下来就得有盈利能力、而活下来也是创业人员的第一追求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积累后,企业会谋划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以及发展能力等,这些就是所谓的企业战略。人们最初所说的“企业战略”,主要是指竞争战略。1971年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发表《竞争战略》以后,强化了人们的这种认识。在迈克尔•波特的著作中,企业战略被当作竞争战略的同义语,而我国的商业领域也有“商场如战场”一说。1997年德国专家汉克尔提出,企业战略应由双输向双赢战略转型(lost-lost to win-win),即由企业竞相压价带来的“两败俱伤”转向组成联盟以实现“双赢”。此后的企业战略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目的是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以问题导向梳理长远发展思路,谋划发展重点,培育有效消费群体以及提高发展后劲等,以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几乎是所有企业均要考虑的重大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随之由相关专家提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的决策力,包括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敢于竞争的创新力,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力,保证质量、诚实守信的亲和力等等。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优势,在竞争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简而言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人才、资金、专利和知识产权、标准等。当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变化的,如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低成本扩张是不少企业的竞争力。换句话说,哪个企业抓住了机会就能迅速做大。而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升级——创新成为驱动力,品牌成为影响力,因为品牌中蕴含了专利、知识产权和标准等等额外附加值。

为了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公司管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近些年,企业管理在国际上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按照国际惯例,公司达到一定规模时,将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组成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当公司治理结构也是所有者(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和绩效改进的监督、激励、控制和协调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责任分工和利益分享,并相互制衡。前些年,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热点,究其原因与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效率密切相关。

在商不言商,或不在商言商

这是讨论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一句简略语。大意是指,董事长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谈商业之道,至少在公共场合不谈商业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这一命题,而大谈情怀、社会责任之类的议题,其实这也是国际潮流。“不在商言商”是指专家学者虽然不办企业,但经过大量的研究积淀能将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说得清清楚楚。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既没有多少深入研究也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夸夸其谈,“忽悠”者即是。

提及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应忽视我国的发展转型和时代变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需要准确领会这一重要判断的精神:一是市场拉动力的人民群众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二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揭示了一些“短板”将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三是发展不充分的行业或区域仍然存在发展机遇。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相对应,“十三五”的政策导向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简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透这“十五个字”便是一篇大文章,每个企业都应当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修正自己的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的产品生产和供应须满足变化了的需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将之归纳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各行各业发展均是基本遵循。国内曾经出现过有关“夕阳产业”的讨论。什么是“夕阳产业”?考古发现,中国的酿酒已经有八千年历史,谁能说酿酒是“夕阳产业”呢?事实上,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那么,大数据、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能够替代衣食住行产业吗?答案显而易见。从201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为了科学揭示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规律,全面、及时、准确反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在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方面的进展和成效,积极探索“三新”统计改革。我国每年新诞生的企业何止百万家,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破产,其中的道理古人早已揭示过:“东方不亮西方亮”。企业的生死成败,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关键是内因,关键是企业家精神。为什么同在一个行业,别的企业成功了,你却破产了?!这很值得深思。

从商之道,不是听别人布道,而在于自己悟道。要顺应世界潮流,符合国家政策,发挥比较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唯有如此,方能发展壮大,并成为百年老店。

猜你喜欢
竞争力战略企业
企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